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

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

2006年3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年-2020年)》。《規劃》明確提出:天津市是我國直轄市之一,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天津市的發展建設,要按照經濟、社會、人口、資源和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以濱海新區的發展為重點,不斷增強城市功能,充分發揮中心城市作用,將天津市逐步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科教發達、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

百科名片

2006年8月8日,國內官方網站公布了國務院對《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年-2020年)》的批覆。批覆中明確指出,天津市是我國直轄市之一,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要逐步將天津市建設成為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

背景介紹

環渤海經濟圈指以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京津冀為主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改革開放以來,環渤海已經形成了發達便捷的交通、雄厚的工業基礎、先進的科技教育、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密集的骨幹城市群等五大優勢。這些優勢助推環渤海經濟圈加速崛起,成為中國經濟板塊中乃至東北亞地區極具影響力的經濟隆起地帶。環渤海經濟圈是保證我國政治和經濟穩定的核心地區,現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三大增長極。
天津市是中央直轄市,位於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天津區位條件優越,逐步形成以港口為中心的海陸空相結合立體交通網路。天津港是我國北方第一大港,也是我國沿海港口碼頭功能最齊全的港口之一,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是目前北方最大的貨物空運中心。
天津經濟實力雄厚,在全國工業城市中,天津工業的規模、總產值、經濟效益等均居前列。天津已形成以汽車和機械裝備為重點的機械工業,以微電子和通訊設備為重點的電子工業,以石油化工、海洋化工和精細化工為重點的化學工業,以優質鋼管、鋼材和高檔金屬製品為重點的冶金工業等四大支柱產業,金融、商貿等第三產業也日益發達。天津的科技力在全國各大中城市中也居於前列。
改革開放20多年來,天津經濟實力日益增強。隨著天津市落實“環渤海經濟圈”戰略計畫的推進,天津已是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之後的新一輪投資熱點。

區位優勢

全球GDP的50%產生在距海岸線50英里的範圍內。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崛起了最具經濟活力的三大都市圈——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都市圈,三大地區GDP的總和占全國的50%以上。但是,長期以來,與其它兩個都市圈相比,環渤海都市圈的發展都明顯滯後,中國的經濟發展呈現出南快北慢的局面。
天津濱海新區建設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布局後,給環渤海地區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環渤海地區的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環渤海地區正抓住這一歷史性的契機,加快發展步伐,與長三角、珠三角共同打造中國經濟三足鼎立的格局。
一、歷史上天津就是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
天津歷史上就是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工商業中心和對外開放城市。天津是“天子渡津”之處,是在首都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水運樞紐和經濟輔助城市,在津的統治集團的權力和財力曾是其有利發展條件之一。由於天津既有河海運通航條件,又有很接近首都的特殊區位優勢,曾被多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占用,在此進行不平等貿易,形成華北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即華北經濟中心城市。而北京因是封閉的帝都,經濟不但沒有發展起來,反而隨著封建王朝的衰落而蕭條,至清末民國初年,天津不僅工商業規模遠遠超過北京,而且人口數量也超出北京。辛亥革命後,天津已成為僅次於上海的全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至解放前夕,天津工業產值約是北京的7倍。直至70年代初,北京城市人口和經濟規模才超出天津成為全國第二大城市。
二、新形勢下天津具備成為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的條件
天津是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已經得到了國家的肯定。國務院1997年12月對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覆中提出,“天津市是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要努力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科教發達、設施完善和環境優美的現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國北方重要的經濟中心。”。
天津是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不僅是因為國家的定位,更主要的是因為天津具備了新時期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應該具備的條件,具體表現為,天津在環渤海地區的綜合經濟優勢較為突出,既具備天然的區位優勢、港口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又是一個高度開放的城市,具有開放的優勢。這些優勢使天津具備了為環渤海地區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發揮服務與協調功能的基本條件,符合新形勢下對經濟中心的新要求。相對比而言,環渤海地區其他成員都不具備這種綜合的經濟優勢,即要么具有產業優勢,缺少區位優勢和港口優勢,要么具有港口優勢缺少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等等,這些缺陷都使得這些成員難以在新形勢下發揮經濟中心功能。
1、區位優勢。
天津位於我國華北、西北、和東北三大區域的結合部,是環渤海地區的中樞部位。是我國北方地區進入東北亞,走向太平洋的重要門戶和對外通道,是連線我國內陸與中亞、西亞和歐洲的歐亞大陸橋的重要起點之一,又是聯結歐亞大陸橋中路途最短的海港城市,處在“東來西往,南聯北開”的重要位置。天津與北京地區共同成為環渤海地區的中軸線地帶,擁有全國最發達的海、陸、空綜合交通網路體系。天津港距北京市僅142公里,1個多小時就可將天津港和北京聯通。因此天津港是北京最佳的出海通道。
在環渤海地區的“弓箭型”城市群布局結構中,環渤海沿線港口城市成為“弓上的弦”,廣大河北省地區為“弓”,京津城市帶為“箭”,北京為“箭柄”,天津為“箭頭”。天津的“箭頭”是環渤海地區經濟起飛最重要的位置。
2、港口優勢和資源優勢。
具有國內一流的開發區和保稅區的、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現代化的綜合性港口。海港與航空港距離之近為現有經濟區域中罕見的,有利於整合兩港的優勢。天津港能夠為環渤海的經濟腹地提供物流條件和發展高科技產品,並將其輸往海外與內地。
天津港有大片可利用的荒地、灘涂、濕地及海洋資源,是環渤海地區其他地區稀缺的寶貴資源,可以為整個環渤海地區的政府和企業共同開發使用。天津的重化工業基地即臨港工業區尤其適合京津地區共同開發使用,這樣能夠騰出京津等中心城市市區內大片的黃金地帶,不但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也能提高京津中心城市環境質量。
3、產業優勢。
以濱海新區為主的現代化製造業和物流業的發展在國內外已經具備了相當的競爭能力。在已形成的京津高科技產業帶中,天津占有重要地位。天津已經培植出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生物醫藥、新材料及新能源5個具有一定規模、結構合理、技術水平領先的產業群。以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洋高新技術開發區、冶金工業區、化學工業區為代表的現代化工業基地已經成型。天津港已經成為億噸大港,邁入世界級大港行列。天津的產業優勢有利於帶動環渤海地區的產業轉移,物流業的優先發展能夠有效發揮服務功能。
4、開放的優勢。
天津已經成為高度開放的城市,對外貿易與外商投資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在對外開放與合作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在環渤海區域的對內對外全方位開放中發揮協調功能奠定了基礎。僅就濱海新區而言,已有約70個國家或地區的企業落戶,外貿依存度已超過60%,高於全國平均值40個百分點,濱海新區已成為外商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地區。
三、第三增長極的核心功能區
中國的區域經濟發展正在加速,呈現東中西部競相發展的態勢,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之後同日韓隔海相望的環渤海地區正在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環渤海地區最大的優勢,就是聚集了北京、天津、大連、青島等一大批城市群。而天津作為環渤海地區的核心地帶,其經濟地位和各項功能正日益完善。
圍繞促進和加快區域經濟發展,天津正在加快構築現代化大交通體系,重點是集中力量建設“兩路兩港”,即高速公路、快速鐵路和海港、空港。
天津正在大力發展優勢產業,重點是汽車、化工、冶金、生物技術與現代醫藥、新能源及環保6大支柱產業和12個產品基地。
天津正在加快建設北方國際物流中心。制定了天津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實施綱要,重點是增強國際貿易、現代物流、旅遊休閒、區域金融等四大功能,完善商貿流通、社區服務、信息服務、中介服務、文化服務、房地產業六大體系。
天津將進一步加強城市建設與管理,加大對濕地和各類自然保護區、歷史風貌建築區的開發和保護,努力改善生態和人文環境。
“立足天津、輻射三北、服務全國、面向東北亞”,天津正逐漸滿足新時期對經濟中心的新要求,用科學的發展觀,高瞻遠矚,明確了在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與發展中應該承擔的歷史責任。天津巨大的發展潛能,為各類行業和企業在津投資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任何一項產業都可以在更廣闊的領域尋求新的合作。特別是在加工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歷史風貌建築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合作空間很大。這是我國加快區域經濟進步、環渤海地區發展的戰略機遇,也是各界商業精英展示才華的舞台。

國務院批覆選摘

在《國務院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天津濱海新區的功能定位是:依託京津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努力建設成為中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製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逐步成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宜居生態型新城區。
《意見》中指出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主要任務是:以建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為契機,探索新的區域發展模式,為全國發展改革提供經驗和示範。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中心環節,進一步完善研發轉化體系,提升整體技術水平和綜合競爭力。充分發揮區位、資源、產業等綜合優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努力提高綜合競爭力和區域服務能力,提高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統一規劃,綜合協調,建設若干特色鮮明的功能區,構建合理的空間布局,採取有力措施,節約用水、集約用地、降低能耗,努力提高單位面積的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率。搞好環境綜合整治,維護生態平衡,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人與自然、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相和諧。推進管理創新,建立統一、協調、精簡、高效、廉潔的管理體制。
《意見》批准天津濱海新區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並從天津濱海新區的實際出發,先行試驗一些重大的改革開放措施。要堅持重點突破與整體創新相結合、經濟體制改革與其他方面改革相結合、解決當地實際問題與攻克面上共性難題相結合,不斷拓展改革的領域,通過綜合配套改革推進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近期工作重點是:
1、鼓勵天津濱海新區進行金融改革和創新。在金融企業、金融業務、金融市場和金融開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則上可安排在天津濱海新區先行先試。本著科學、審慎、風險可控的原則,可在產業投資基金、創業風險投資、金融業綜合經營、多種所有制金融企業、外匯管理政策、離岸金融業務等方面進行改革試驗。 2、支持天津濱海新區進行土地管理改革。在有利於土地節約利用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前提下,最佳化土地利用結構,創新土地管理方式,加大土地管理改革力度。開展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及土地收益分配、增強政府對土地供應調控能力等方面的改革試驗。 3、推動天津濱海新區進一步擴大開放,設立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為適應天津建設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的需要,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創新體制、分步實施的原則,借鑑國際通行做法,在天津港東疆港區設立保稅港區,重點發展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採購、國際轉口貿易和出口加工等業務,積極探索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管理制度的創新,以點帶面,推進區域整合。 4、給予天津濱海新區一定的財政稅收政策扶持。對天津濱海新區所轄規定範圍內、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比照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所得稅優惠政策,對天津濱海新區的內資企業予以提高計稅工資標準的優惠,對企業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予以加速折舊的優惠;中央財政在維持現行財政體制的基礎上,在一定時期內對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建設予以專項補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