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作為最年輕的法學分支學科,在本專業學者的共同努力和整個法律界的積極支持下,得以迅速和健康地發展,“十一五”期間更被列為法學核心課,這對於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教材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書的編寫旨在博採眾長,整合本專業多年來教學科研實踐成果,促進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教材向系統化、標準化、成熟化方向發展,更好地適應環境與資源保護法作為核心課的教學需要。與法學其他分支學科相比,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內容更為龐雜,與更多的相關學科相交叉,這種特點在教材中不能迴避,尤其在緒論和總論中,邊緣化的知識占有一定比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新版封面新版封面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第2版)》內容簡介:法學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並居於先導性的戰略地位。在我國社會轉型的新世紀、新階段,法學教育不僅要為建設高素質的法律職業共同體服務,而且要面向全社會培養大批治理國家、管理社會、發展經濟的高層次法律人才。近年來,法學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法科數量增長很快,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培養層次日漸完善,目前已經形成了涵蓋本科生、第二學士學位生、法學碩士研究生、法律碩士研究生、法學博士研究生的完整的法學人才培養體系,接受法科教育已經成為莘莘學子的優先選擇之一。隨著中國法治事業的迅速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法學教育的事業大有可為,中國法學教育的前途充滿光明。
教育的基本功能在於育人,在於塑造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法學教育的宗旨並非培養只會機械適用法律的“工匠”,而承載著培養追求正義、知法懂法、忠於法律、廉潔自律的法律人的任務。要完成法學教育的使命,首先必須認真抓好教材建設。我始終認為,教材是實現教育功能的重要工具和媒介,法學教材不僅僅是法學知識傳承的載體,而且是規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對法學教育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學建議

根據本科教學的實際,要在有限的課時內讓學生看得懂、記得住,有必要對教材內容在教學中作出適當安排。建議緒論、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和國際環境法這三個部分作為邊緣知識對待,為學習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提供必要的知識準備;環境污染防治法和自然資源保護法作為分論對待,在巨觀上掌握其知識體系,為今後做深入專題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礎;總論中的其他各章節應作為本科教學的重點內容。

法律概括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是環境法自然資源法的統稱。
“環境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關於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規範的總稱”
自然資源法是調整人們在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自然資源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一般包括土地法、水法、礦產資源法、水產資源法、森林法草原法海洋法、風景名勝區法、野生動植物資源法等。自然資源法與環境法是兩個聯繫密切,相互交叉,又有所不同的法律部門。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性質:不否認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具有階級性,但階級性不是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唯一的本質屬性。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特點:1、綜合性。2、技術性。3、社會性。4、共同性。

圖書目錄

第一編環境法學總論
第一章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
第一節環境與環境問題
第二節環境保護
第三節可持續發展概述
第四節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第二章環境法概述
第一節環境法的概念和特徵
第二節環境法的目的和價值
第三節環境法的調整對象和環境法律關係
第四節環境法的體系
第五節環境法的基本原則
第三章環境法的主要制度
第一節環境影響評價與“三同時”制度
第二節環境行政許可制度
第三節環境標準與限期治理制度
第四節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制度
第五節排污收費制度
第六節環境事故報告制度
第四章環境法治
第一節環境立法
第二節環境行政
第三節環境司法
第四節環境教育
第五章環境侵權與環境民事責任
第一節環境侵權
第二節環境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
第三節環境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和免責事由
第四節環境民事責任的承擔
第五節環境侵權的救濟途徑
第二編環境污染防治法
第六章環境污染防治法概述
第一節環境污染概述
第二節環境污染防治立法及主要法律制度
第七章大氣污染防治法
第一節大氣污染防治法概述
第二節防治大氣污染的主要法律規定
第八章水污染防治法
第一節水環境污染問題
第二節防治水污染立法概述
第三節我國防治水污染的法律規定
第九章海洋環境保護法
第一節海洋環境污染問題
第二節海洋環境保護立法概述
第三節我國海洋環境保護的主要法律規定
第四節海域和海島保護
第十章環境哚聲污染防治法
第一節環境噪聲污染問題
第二節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立法概述
第三節我國防治環境噪聲污染的主要法律規定
第十一章有毒有害物質污染防治法
第一節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
第二節放射性物質污染防治法
第三節有毒化學品污染防治法
第四節農藥污染防治法
第三編自然資源保護法
第十二章自然資源保護法概述
第一節自然資源與自然資源保護法
第二節生態保護與建設
第三節生態安全和自然災害防治法
第十三章生物資源保護法
第一節生物多樣性保護
第二節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法
第三節漁業資源保護法
第四節森林資源保護法
第五節草原資源保護法
第十四章非生物資源保護法
第一節土地資源保護法
第二節水資源保護及水土保持法
第三節礦產資源保護法
第十五章特定區域環境保護法
第一節特定區域環境及其法律保護概述
第二節人文生態環境保護法
第三節自然保護區法
第四節城市環境的法律保護
第五節農村環境的法律保護
第十六章能源法
第一節能源法概述
第二節能源法的具體制度
第四編國際環境法
第十七章國際環境法概述
第一節國際環境問題及國際環境保護
第二節國際環境法的概念、淵源和體系
第三節國內環境法與國際環境法的關係
第四節國際環境法的基本原則
第十八章國際環境法的淵源
第一節國際環境保護決議和宣言
第二節國際環境保護條約
第三節國際環境保護習慣法
第十九章國際環境法中的國際組織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政府間國際環境保護組織
第三節非政府問國際環境保護組織
第二十章國際環境責任和國際環境法的實施
第一節國際環境責任
第二節國際環境法的實施
第二十一章國際貿易與環境
第一節WTO環境保護規則
第二節綠色貿易壁壘問題
第三節WTO環境貿易爭端解決機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