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華[南宋周密詞]

瑤華[南宋周密詞]

瑤華,南宋周密詞,出自《苹洲漁笛譜》,作品以花喻宋亡後守節之士。

基本信息

原文

瑤華

周密

朱鈿寶玦,天上飛瓊②,比人間春別。江南江北,曾未見、謾擬梨雲梅雪。淮山春晚,問誰識,芳心高潔?消幾番、花落花開,老了玉關豪傑③。

金壺剪送瓊枝,看一騎紅塵,香度瑤闕。韶華正好,應自喜、初識長安蜂蝶。杜郎老矣④,想舊事、花須能說。記少年、一夢揚州,二十四橋明月。

注釋

[注釋]

①瑤華:吳文英創調。

②飛瓊:天上仙子。

③玉關:玉門關。

④杜郎:指杜牧。

譯文

仿佛朱鈿和玉。又宛如天上的仙葩,與人間的凡花迥然有別。從江南到江北,人們從未見過第二棵。只能空自把她想像成雲似的梨花,雪一般的寒梅。淮山一帶春天即將離去,試問誰能理解她的高潔?用得著幾次花開花落,便會空自老去。那些戍守邊關的精英和豪傑。看著剪下的瓊枝裝入金瓶,隨著快馬揚起的紅塵進入宮闕。那時她正是含苞初放的美好時節,應該暗自欣喜初遇京師里的香蜂艷蝶。杜郎如今已經老去,料想往昔的風流韻事,花兒也能述說幾許。仍記得少年時節,揚州風光繁盛奇絕。那美麗多姿的二十四橋,輝映著一輪清清的明月

賞析

這首詞吟詠揚州后土祠瓊花,似別有寄託。開頭寫瓊花顏色、姿態,以花喻宋亡後守節之士。但又為豪傑之士的衰老而感到悲哀。下闋“金壺”數句,寫瓊花當年曾得到朝廷特別賞識,花開燦爛,送到京城,使得滿城蜂蝶興奮迷亂。“杜郎老矣”數句,流露出對往日生活的追憶,暗示出遺民不忘本朝的高尚節操。

作者

周密周密

周密(1232-1298)字公謹,號草窗,又號霄齋、苹洲、蕭齋,晚年號四水潛夫、弁陽老人、弁陽嘯翁、華不注山人,宋末曾任義烏令等職,南宋末年詞人、文學家。祖籍濟南,先人因隨高宗南渡,流寓吳興(今浙江湖州),置業於弁山南。一說其祖後自吳興遷杭州,周密出生於杭州。宋寶祐(1253—1258)間為義烏縣(今年內屬浙江)令。景定二年(1261),任浙西帥司幕官。宋亡,入元不仕,隱居弁山。後家業毀於大火,移居杭州癸辛街。

周密善詩詞,能書畫,雅好醫藥,為南宋末年雅詞詞派領袖,有詞集《萍洲漁笛譜》等。多載當朝史事傳聞、杏林軼事、民俗風情,是研究宋代文化史的珍貴索引。書中所載錄的醫事制度、醫家史料、典籍訓釋、養生知識、各科醫案,特別是治病療疾的驗方效劑,多為作者蒐集、使用後的驗證,大都真實可信。

周密的早期作品多惆悵之作,如〔木蘭花慢〕《西湖十景》,韻美聲諧,中期以後轉為憂傷淒楚,多抒發思國懷鄉之情,如〔拜星月慢〕“膩葉陰清”、〔秋霽〕“重到西泠”、〔玉京秋〕“煙水闊”、〔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等。他善自度曲,也有過分追求形式美的傾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