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族竹筒

瑤族竹筒,又稱竹筒琴。 竹筒較短、筒徑較小、筒壁較厚者發音就高,反之則音低。 以筒身順直、筒壁較薄的老竹發音最佳,音色亮、共鳴強、傳遠好。

瑤族竹筒,又稱竹筒琴。是瑤族落擊體鳴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的上林縣等地。

形制

用一段竹筒製成,筒長120厘米~140厘米、筒徑9厘米~10厘米,上端敞口,中間打通竹節,下端底部留節。以選用筒身順直、筒壁較薄的毛竹為好,並在筒身外表飾以各種花紋圖案。

使用

演奏時,奏者立於筒側,雙手持握竹筒上端,以竹筒的底部衝擊地面,發出有節奏的“咚咚 ”之聲。其發音高低、音量大小與竹筒的長短、筒徑和筒壁厚薄都有直接關係。竹筒較短、筒徑較小、筒壁較厚者發音就高,反之則音低。以筒身順直、筒壁較薄的老竹發音最佳,音色亮、共鳴強、傳遠好。用於民間歌舞伴奏。在民族節日喜慶場合,常常是幾個或十幾個竹筒同時擊奏,音響諧和,氣氛熱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