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塔

琶洲塔

琶洲塔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的琶洲(今新港東路),靠近珠江邊,琶洲塔為八角形樓閣式,青磚砌築,外觀9級,內分17層,高50餘米。坐落在廣州市海珠區琶洲。首層直徑12.7米,邊長4.95米,壁厚3.97米,辟3門,南北門進首層塔心室,西門原有磚砌梯級上二層(暗層)塔心室。梯級穿壁繞平座式,從第二層起,各層四面開門如十字巷縱橫貫通,相鄰兩層相對錯開闢門;其他各面無門而設龕為假門。是清代羊城八景之一,有“琶州砥柱”的美譽。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結構特點

琶洲塔琶洲塔

琶洲塔青磚砌築,內膛為八角直井式,每層對開四門,另外四面均設佛龕。從第二層起,每級溢出腰檐。塔身由下至上逐漸變窄。這就和我們的傳統建築風格一至,拿黃鶴樓來對比,兩者皆講究對稱,有腰檐逸出,塔身隨高度增加變窄。從塔內的佛相可以看出中國人當時的思想,如宗教信仰。而且,身住在琶洲塔附近的人一直都有每逢重陽登塔遠眺的習慣,這是廣州習俗繼承的一個反映。塔基須彌座邊長5.6米,高1.15米。紅砂岩壘砌,基面以灰色斑岩鋪砌,上枋八面按方

位刻有八卦符號,束腰轉角處均鑲有石刻托塔力士。塔身轉角均置紅色倚柱,柱頭施黑色額枋。牆身以灰漿批盪成白色。額機上以6疊菱角牙磚疊澀出檐,首層出檐0.85米。各級腰檐上,以4疊菱角牙磚疊澀挑出平座,第二級平座寬0.69米。各級平座設木護欄。塔頂為八角攢尖頂。鐵鑄復盆上鑄有道光重修字樣。頂檐有鐵鑄雁形角梁伸出懸鐘。塔旁尚存《琶洲鼎建海鰲塔記》石碑。1991年,得港商湯寶森捐助,琶洲塔全面修葺。

琶洲塔,坐落在海珠區琶洲。琶洲塔呈八角形,青磚砌築,外觀九層,內分十七層。塔內設梯,沿梯而上可達塔頂。塔高59米,塔底直徑12.7米,全塔占地111平方米。門洞如一巷橫貫。從第二層起,每級逸出腰檐。塔內每層對開四門,另外四面均設佛龕。各層鋪成木樓,沿壁建有梯級直通塔頂。塔基由花崗岩石塊砌成,每角有石雕托塔力士一尊,西方人形象,跪狀,刻工古樸,這是廣州罕見的明代石雕。

琶洲塔為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所建,名海鰲塔,因在琶洲,故稱琶洲塔。為八面9級磚塔,內有木板隔為17層,有木梯可登塔頂,今木樓板、梯已不存。塔底直徑幾米,高約38米。每層四面開門,各層門朝向錯開,其他四面設神龕。塔身底腳有西方人形象的托塔力士石雕,粗壯有力,二層以上每層均有腰檐挑出。塔旁原有海鰲寺,久圯。塔在清代為羊城八景之一,名曰“琶洲砥柱”。

旅遊貼士

琶洲塔琶洲塔

琶洲塔位於廣州市新港東路的琶洲村,又稱海鰲塔,是清代羊城八景之一,有“琶州砥柱”的美譽。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該塔於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建成。塔平面呈八角形,外觀外9級,內11層,高50餘米。塔基為八角形,紅砂岩石砌築,每邊立面分別刻八卦紋式,基角處有西人形象的跪狀塔力士,用雙手或單手托塔,神態生動。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琶洲村

交通:乘76、137、203、229、262、306、507路公車到琶洲塔站或乘捷運二號線到琶洲站。

開放時間:10:00—16:00 (閉館前30分鐘停止進場) 逢星期一休館

票價:10元

雷峰塔 小雁塔
大雁塔 少林寺
泰山 黃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