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島

琴島

青島別名“琴島”,古稱膠澳。是山東省下轄的一個省轄市,副省級城市。是中國東部沿海重要的港口和旅遊城市,有著“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美譽。同時也是中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5個計畫單列市和8個國際會議城市之一。琴島上蒼松翠柏,四季常青,來往的漁民、客商沒有一個不想多看它幾眼。天色漸漸暗了,琴妹擔心漁哥他們找不到靠岸的灣子,就找來一堆破爛魚網,纏在竹竿上,蘸上桐油,點成一支火把,插在最高的礁石岸縫裡。”說時遲,那時快,海蛇又爬過來把漁哥纏得動彈不得,空著前胸後背讓眾鯊魚撕咬衝撞。

介紹

廈門鼓浪嶼也素有“琴島”之稱,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位於福建省廈門市西南隅,與廈門島隔海相望。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蝕洞受浪潮衝擊,聲如擂鼓,明朝雅化為今名。由於歷史原因,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築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龍頭路商業街還有張三瘋奶茶、趙小姐店鋪、三老肉脯乾等諸多火熱商鋪,小島還是音樂的沃土,人才輩出,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設有鋼琴博物館,得美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

來源

青島的由來

很久以前,有個小漁村,叫姜家莊。姜家莊裡有對小兩口,男的叫漁哥;媳婦彈得一手好琴,人們叫她琴妹,小兩口恩恩愛愛,日子雖然清苦些,但很甜蜜。 這一年,新年剛過,漁哥看著天氣好、風道順,就約合村上的打漁人,一起拔錨出了海。誰知天有不測風雲。漁哥他們剛撒下漁網,忽然變了天。一剎那,風捲雲,浪攪水,大海翻了個底朝天。“漁家出海下遠洋,妻子望夫斷肚腸”。琴妹惦記著出海的漁哥,吃飯不香,合眼難眠。她抱起古琴來到海岸邊的大礁石上,面朝發了狂的大海彈了起來。天色漸漸暗了,琴妹擔心漁哥他們找不到靠岸的灣子,就找來一堆破爛魚網,纏在竹竿上,蘸上桐油,點成一支火把,插在最高的礁石岸縫裡。但是,漁哥他們卻沒有回來。 原來是海中的鯊魚怪故意興風作浪,把漁哥他們打得天昏地暗,翻進海里去了。等他醒過來以後,發現自己竟在海底鯊王宮中,海蛇正把他一道道纏在珊瑚柱上。鯊魚怪看見漁哥醒過來了,連忙上前假惺惺地呵斥海蛇:“嗨,我叫你們請他來作客,你們怎么這樣無禮!”說完,拉開海蛇鬆綁,請漁哥坐到上席,吩咐斟酒上菜。漁哥瞪著尖嘴突眼的鯊魚怪問:“有什麼事情找我?你掀翻了那么多漁船,淹害了那么多鄉親。要吃要剮你找我就是,何必這樣傷天害理!”鯊魚怪說:“你的水性好,不攪它個海底朝天,哪能請到你這樣的船老大呀。”“有什麼事,你直說吧。”“好好好,不瞞你說,我這兩三年來,時常到海邊借著浪頭望人間。你家琴妹果然名不虛傳,是個才藝雙絕的好媳婦。多看了幾回,鯊仙我也少不得動了凡情,一心想娶她到我這鯊王宮裡來享福。實話說了吧,你們兩口子也是鹹魚淡飯,苦熬苦過,不如把琴妹讓給我,我給你一把珍珠,一株珊瑚樹,足夠你回到人間享盡榮華富貴……”漁哥不等他說完就把酒席給掀了,大喝一聲道:“痴心妄想!你這海中妖怪,黑了心,瞎了眼,你四下里打聽打聽,我漁哥是不是昧良心、賣老婆的人!”鯊魚怪見漁哥不依,臉色徒然一變,說:“好一個窮打漁的,你別以為我身為水族,上不得乾岸。我自有本事興風作浪,別說你家的破茅棚子,就是磚牆瓦屋,我也有法力用海水卷它入海去。她一個婦道人家,能逃得出我的手心嗎?我只是估摸著琴妹戀著你,就把你先請來了。”“你不要白日做夢!”“好啊,敬酒不吃吃罰酒。來呀,把這窮打漁的纏上!”說時遲,那時快,海蛇又爬過來把漁哥纏得動彈不得,空著前胸後背讓眾鯊魚撕咬衝撞。漁哥痛得死去活來,但始終不肯討饒。3天3夜過去了。鯊魚怪又來對漁哥說:“今天可是最後一天了。你答應了,還來得及;你若還是死心眼兒,我先吃了你,再掀海浪去把琴妹卷到這裡來。”漁哥閉上眼睛想了一會兒,突然睜開眼睛說:“好吧,你送我去姜家莊,我自己跟琴妹說去。”鯊魚怪聽了大喜:“哎呀,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我派海蛇送你回岸上去,帶來琴妹以後,我重重地賞你。” 一連3天3夜,琴妹站在海礁石上。海水打濕了衣服,她不覺得;海風吹散了頭髮,她不知道。這時,她突然看見漁哥從海浪中掙扎出來,走上沙灘,簡直不想信自己的眼睛。她一頭撲到漁哥的懷裡,有多少心裡話對他說呀。可是漁哥半天也不吭氣,琴妹以為漁哥死裡逃生,太乏了,拉住胳膊就要扶他回家。這時,漁哥開了口,說:“琴妹,鯊魚怪要搶你去。你別管我,趕快遠走高飛吧!”琴妹聽見了,如同睛天霹靂。仔細一看,漁哥的腿上一邊纏著一條海蛇,後邊還有許多水怪。漁哥使盡氣力,把琴妹推回到礁石邊上,一面拚命扯住海蛇和水怪,不讓它們接近琴妹。海水漲潮了,漁哥又被海浪捲走了。琴妹重新爬起來,抱起了古琴,呆呆地望著漁哥被捲入大海的方向。海潮越卷越猛,越撲越凶,眼看就要吞沒姜家莊了。 琴妹滿臉淚痕,彈起了古琴,琴聲跟海濤聲一起,一陣陣撕扯人心。這時候,海浪花越來越高,浪中隱約看到一條鯊魚怪時隱時現,海蛇和水怪也在浪中翻騰。 突然一陣海風吹來,琴妹身上披著的一條紗巾,在她的兩邊吹開來,變成了兩隻雪白的翅膀。琴妹一下子變成了一隻海鷗,騰空而起,挾著那把錚錚作響的古琴,在浪尖上掠過,直上雲霄,然後又沖向海面。忽然,她對準海浪中的鯊魚怪和海蛇,拋下了古琴。古琴立刻變成了一塊大石頭,把鯊魚怪一夥全都鎮在離姜家莊不遠的海水中了。頓時,海面重新平靜下來,快要淹沒姜家莊一帶的海潮退去了,鄉親們保住了。 那塊古琴一般的石頭從此就成了一座小島,因為它是古琴化成的,仍像一把浮在海面上的古琴,鄉親們都管它叫琴島。琴島上蒼松翠柏,四季常青,來往的漁民、客商沒有一個不想多看它幾眼。天長日久,琴島就出了名,可是名字也叫走了音,成了青島。

鼓浪嶼“琴島”由來

鼓浪嶼風景鼓浪嶼風景

這要追溯到1601年,中國歷史上知名的外國人――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將兩羽管鍵琴帶到北京,獻給了

明神宗,明神宗選派四名宮廷樂師學琴,由澳門聖保羅教堂教士龐迪我任教,這是我國第一個西洋鋼琴學習班,標誌西洋鋼琴藝術正式傳入我國。19世紀中葉,隨著外國傳教士進入廈門,帶來了管風琴。

直到20世紀初,現代鋼琴才傳入廈門。鼓浪嶼教堂、教會學校、教會醫院較多,習琴者眾多,風琴、鋼琴引入量大。近代西洋音樂在這個島上與中國傳統音樂交流、融合,形成了島上獨具特色的音樂文化。

鼓浪嶼的名字富有詩意與想像力。那海灘上高大的礁石在風浪衝擊下發出神奇的“隆隆”、“咚咚”音響,那聲音震盪如鼓,細瞅,這塊礁石上邊有個神秘的洞穴,聲音就是從洞穴中迴旋而出的。小島的靈性來自於聲音的靈性。進入島上的居民區,深入任何一條小巷,隨時都可以從一幢幢陳舊的樓房裡聽到清脆悅耳的鋼琴演奏。樓房多半是陳舊的,它們大多為西式建築,門窗上方的造型可以品出歲月的韻味,從這樣的院落傳出的鋼琴聲似乎更具魅力,透出的是一種藝術文化的滲透與傳承。鋼琴在鼓浪嶼響了百餘年。百餘年來,島上有多少人學會了彈鋼琴?這裡居住的人口為兩萬來人,島上擁有的鋼琴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已擁有了500多架,其密度居全國之首,無愧於“鋼琴之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