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與自由

《理性與自由》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作者:(印)阿馬蒂亞·李風華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7300074464

印次:1

紙張:膠版紙 出版日期:2006-9-1

字數:730000

版次:1

內容提要

理性與自由堪稱哲學與社會科學中最深刻也最富爭議的概念。《理性與自由》一書深入探討了當前關於理性的幾種通常的觀念,指出理性意味著我們必須將價值觀與選擇提交於批判性審查之下。在此基礎上,森考察了個人選擇以及社會選擇中的各種理性觀念,譬如不確定性下的決策、成本收益分析和環境評價等等。本書的另一個重要主題是自由。書中著重了考察了自由的機會方面與過程方面,其中涉及了當代關於自由理論的前沿問題,比如偏好的相關性、機會的基數性、多元偏好、帕累托自由的不可能等等。森認為,理性與自由之間存在著可逆關係,自由只有在考慮了個人的合理偏好和價值觀的前提下才得到充分評價,反過來,理性也要求思想自由。森運用社會選擇理論透闢地闡述了推理的種種要求和自由評價的各種方法。本書是森多年來對對經濟學理論與哲學問題思考的結晶,對理性、自由以及社會正義等問題提出了深刻的見解。眾所周知,森是一位關注貧困和不平等等問題的經濟學家,本書所闡釋的基本概念與邏輯集中體現了所以支撐森的現實關懷的理論基石。對於正處於轉型社會的中國來說,這種極其抽象的邏輯不失為一種反思處境與確證共識的有益工具。

作者簡介

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是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他1933年生於印度,現在仍然保持印度國籍。他1953年在印度完成大學學業後赴劍橋大學就讀,1959年取得博士學位。森曾執教於倫敦經濟學院、牛津大學、哈佛大學等著名學府,現任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長。森的學術思想繼承了從亞里士多德到亞當•斯密等古典思想家的遺產,他對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難的人們深切關心,享有“經濟學的良心”的美譽。森的思想已經產生了重大影響,聯合國出版的《人類發展報告》就是按照他的理論框架設計的。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肯尼思•阿羅認為,“在社會選擇、福利經濟學基礎理論、更廣泛的分配倫理學以及與這些領域相關的測量問題上,森是一位無可懷疑的大師。” 阿馬蒂亞•森的代表作《以自由看待發展》已於2002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最新力作《身份認同與暴力》也將於2007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目錄

第一部分 一般性導論

第1章 引言:理性與自由

第2章 社會選擇的可能性

第二部分 理性:形式與實質

第3章 選擇的內在一致性

第4章 最大化與選擇行動

第5章 目標、承諾與認同

第6章 理性與不確定性

第7章 非二元選擇與編好

第三部分 理性與社會選擇

第8章 理性與社會選擇

第9章 作為社會選擇基礎的個人偏好

第10章 社會選擇與正義

第11章 規範選擇中

第四部分 自由與社會選擇

第12章 自由與社會選擇

第13章 最低限度的自由

第14章 權利:表述與結構

第五部分 觀點與政策

第15章 位置客觀性

第16章 論達爾文的進步觀

第17章 市場與自由

第18章 環境評估與社會選擇

第19章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第六部分 自由與社會選擇:阿羅講座

第20章 機會與自由

第21章 過程、自由與權利

第22章 自由與機會評價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