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塘寺

理塘寺

理塘寺又名長青春科爾寺,位於理塘縣縣城城北山坡。是三世達賴·索南嘉措於公元1580年開光建成,占地面積900多平方米,寺容僧侶4300多人,常駐800人左右,為康區第一大格魯派(黃教)寺廟。

基本信息

簡介

理塘寺理塘寺
理塘寺風情又名長青春科爾寺,位於縣城城北山坡。是三世達賴·索南嘉措於公元1580年開光建成,占地面積900多平方米,寺容僧侶4300多人,常駐800人左右,為康區第一大格魯派(黃教)寺廟。其宏偉的建築與厚重的文化底蘊為康區之最,被視為"上有拉薩三大寺,下有安多塔爾寺,中有理塘長青春科爾寺",可見該寺早已聲名遠揚,名震康巴。

特點

寺院依山而築,高低錯落,層次分明。主體宮殿佛舍位於寺院最高處,拾級而上,給人以步步登天,極目雲外,絕塵歸神之感。佛舍內從門到內壁,從主柱到橫樑,都繪有獨具風格的壁畫,每幅畫都表現一個完整的佛教傳說。這些壁畫線條繁雜,變化多端,人物形象姿百態,栩栩如生,而且寓意深。在大殿內的禪房,設有一、二世香根靈塔,塔高三米左右,以紫銅鍍金,塔身鏨有各式花紋圖案,鑲嵌有如子母綠、金剛石、珊瑚、瑪瑙、珍珠、松耳石、琥珀、翡翠等各種珍寶,製作工藝精湛,別具匠心。

文化

理塘寺理塘寺
雄偉壯觀的理塘寺就在縣城北面與民居房屋相接,整個寺廟依山而築,高低錯落,最高的殿宇上高矗著金質的尖頂,遠遠就瞥見金碧輝煌的建築群落,氣勢非凡。

沿著縣城邊緣朝理塘寺院方向行走,路邊有一座座藏式房屋,方正厚實的造型,土黃的牆壁,艷麗繁複的雕花窗欞,快到院門時,四周圍牆上層疊著如塔的瑪尼堆,瑪尼石上用飽滿的紅黃藍顏色雕刻著經文,寺院前幾座高聳的白塔,經幡隨風飄揚著。偶爾可以看到藏民從寺院裡搖著轉經筒走出來,迎面道聲“扎西德勒”。跨進寺院大門,看到有來往的喇嘛信眾,寺院大門右側一間屋裡,點著幾百盞酥油燈,長明不滅的燈光,照亮著信徒們長駐心中的殷殷祈望。據說,每年藏曆正月十五,該寺舉行的酥油塑花會,堪稱藏區一絕。

理塘寺又名長青春科爾寺,位於理塘城北山坡。是三世達賴•索南嘉措於公元1580年開光建成,占地面積900多平方米,寺容僧侶4300多人,常駐800人左右,為康區第一大格魯派(黃教)寺廟。其宏偉的建築與厚重的文化底蘊為康區之最,被視為“上有拉薩三大寺,下有安多塔爾寺,中有理塘長青春科爾寺”之譽。

走進主殿,牆內四壁繪滿了艷麗華美的佛教壁畫,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佛像陳列正面,中間二十來根高大的藏紅色柱子森然穆立,上百的蒲團井然排列,幾十個喇嘛正在咿呀嗚哇地唱誦著佛經,藏香混合著酥油的氣味濃濃地薰染著闊大的殿堂,鐘磬聲聲,空靈地傳入耳鼓。主體宮殿佛舍位於寺院最高處,拾級而上,給人以步步登天,絕塵歸神之感。佛舍內從門到內壁,從主柱到橫樑,都繪有獨具風格的壁畫,每幅畫都表現一個完整的佛教傳說。這些壁畫線條繁雜,變化多端,人物形象姿百態,栩栩如生,而且寓意深。在大殿內的禪房,設有一、二世香根靈塔,塔高三米左右,以紫銅鍍金,塔身鏨有各式花紋圖案,鑲嵌有如子母綠、金剛石、珊瑚、瑪瑙、珍珠、松耳石、琥珀、翡翠等各種珍寶,製作工藝精湛,別具匠心。理塘寺每年都要舉行各種大法會,獨具特色的跳神、辯經、轉山、展大佛及酥油花會等。

寺內除了富麗堂皇的建築,琳琅滿目的法器,千姿百態的佛像,還有精美絕倫的雕塑和浩瀚的藏書文獻等,成為一座當今藏族宗教、文化、藝術的寶庫。作為佛教信徒和旅遊觀光者來說,把能目睹理塘寺的尊榮視為一種極大的幸事。據說該寺最初屬於黑教,明萬曆年間,由三世達賴開光改為黃教,後來又因為理塘出了兩世達賴,理塘寺遂規模日隆香火日興盛起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