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花蒿系

球花蒿系

球花蒿(Artemisia smithii Mattf.),菊科,蒿屬的一種植物。 多年生草本。主根明顯,近木質,側根少數;根狀莖稍粗,直徑3—6毫米,稍木質,生於海拔3200—46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與坡地上。模式標本采自四川 。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球花蒿

海拔:3200-4600
命名來源:(中國高等植物圖鑑)[Fedde,Rep.Sp.Nov22:246.1926]
中國植物志:76(2):138
系中文名:球花蒿系
系拉丁名:Ser.11.SmithianaeY.R.Ling
組中文名:艾組
組拉丁名:Sect.3.Artemisia
亞屬中文名:蒿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Artemisia
亞族中文名:菊亞族
亞族拉丁名:CHRYSANTHEMINAEO.Ttoffm.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主根明顯,近木質,側根少數;根狀莖稍粗,直徑3—6毫米,稍木質,偶有營養枝。莖單生,稍少數,高15—60厘米,縱棱明顯,通常不分枝,紫褐色,被灰白邑蛛絲狀絹質絲狀柔毛.葉紙質,兩面被灰白色蛛絲狀絹質柔毛,背面尤密;基生葉近成蓮座狀密集著生,橢圓狀卵形或長卵形,長7一12厘米,寬5—6厘米,一至二回羽狀深裂,每側有裂片(3一)4—6枚,中央與兩側裂片倒卵形,長2—4厘米,寬1—3厘米,再次羽狀深裂,小裂片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稀為卵狀披針形,長1—1.5厘米,寬3—5毫米,基部裂片通常不再分裂,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裂片或小裂片先端鈍尖或有硬尖頭,中軸具狹翅,翅寬3—4毫米,葉柄長6一7(一15)厘米,基部稍寬,近成鞘狀;莖下部與中部葉少數,疏離著生,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2.5—5(一6)厘米,寬1.5—3.5(一4)厘米,羽狀全裂,每側有裂片3—4枚,裂片披針形、線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1—3(一3.5)厘米,寬2—3毫米,無裂齒或偶有1、2枚淺裂齒,中軸具狹翅,葉柄長1—3厘米;上部葉與苞片葉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3—5厘米,寬2—4毫米,近無柄。頭狀花序半球形,直徑6—10毫米,單生於苞片葉腋內,具梗,梗長3—10毫米,下垂,在莖上組成細長的總狀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略短小,卵形,背面密被淡黃色柔毛,邊緣狹膜質,中層總苞片長卵形,背面密被淡黃色柔毛,邊緣寬膜質,內層總苞片長卵形或長圓形,背面毛略少,半膜質;花序托半球形,凸起;雌花10—16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3裂齒,紫色,常有短柔毛,背面有腺點,花柱長,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長,叉端尖;兩性花50—60朵,花冠管狀,背面有腺點,檐部紫色,具短柔毛,花葯線形或披針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具短尖頭,花絲長,下部略彎曲,開花後花葯略伸出花冠外,花柱與花冠近等長,先端2叉,叉端截形並具睫毛。瘦果倒卵形或長圓形。花果期7一10月。

生存環境

生於海拔3200—46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坡地上。模式標本采自四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