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術後鎮痛學

《現代術後鎮痛學》是2008年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春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術後疼痛是人體受到手術傷害刺激後的一種反應。長期以來人們認為術後疼痛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現象,只能默默忍受。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已知道疼痛本身可以導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變,例如對機體自主神經系統的影響,疼痛使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壓上升、心肌氧耗增加,增加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發生的可能性;精神方面的影響表現為煩躁不安、憂

現代術後鎮痛學
郁,繼之影響到消化系統功能和體力恢復;疼痛使胸腹手術病人呼吸受限、痰液不易咳出,增加肺炎、肺不張的發生。

術後疼痛的發生必然與手術有關,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多種因素的綜合結果,其中有切口本身引起的疼痛,又可有內臟牽拉和探查後病理生理改變所引起的疼痛,還有體位、環境、人為因素等引起的各種不適導致的疼痛。因此,疼痛的表現較為複雜,有時難以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解除。由於術後疼痛在某種程度上不能對病因處理,疼痛又往往隨著傷口的癒合而減輕、消失,因此,處理上以對症治療為主。處理時間主要在術後24-48h,尤其關鍵的是術後最初的數小時。疼痛的解除方法有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其中以藥物治療為主,其效果確切、可靠、安全。常用的術後鎮痛藥有:麻醉性鎮痛藥,如嗎啡、哌替啶等;非麻醉性鎮痛藥,如NSAIDs類和局麻藥等。主要以麻醉性鎮痛藥為主,非麻醉性鎮痛藥僅起輔助作用。常用的鎮痛方法有:局部鎮痛、神經阻滯、胸膜間鎮痛、神經刺激、針刺鎮痛、冷凍鎮痛、椎管內鎮痛和病人自控鎮痛、平衡鎮痛或多模式鎮痛。目前最常用的術後鎮痛方法是硬膜外病人自控鎮痛和靜脈病人自控鎮痛,具有簡單、方便、安全、效果確切的優點,病人可根據需要調整用藥量。

術後鎮痛已在國內醫院廣泛套用,幾乎所有接受侵入性操作的病人都可接受術後止痛,在減輕病人痛苦、節省醫療費用和醫療資源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廣套用價值。但是,術後鎮痛方法多種多樣,病人病情不一,怎樣選擇合適的鎮痛方法?怎樣規範臨床用藥?在保證病^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取得最佳的鎮痛效果?這些都是臨床醫生所面臨的難題。鑒於國內外目前沒有一本全面介紹術後鎮痛的專著,我們撰寫了《現代術後鎮痛學》,以填補國內空白。

目錄

第一章 疼痛發生機制

第一節 痛覺感受器和痛覺傳導纖維

第二節 痛覺的分子生物學基礎

第三節 傳遞傷害性信息的神經束

第四節 痛覺傳人通路

第五節 痛覺傳導的神經遞質通路

第六節 痛覺中樞

第七節 術後疼痛調節 機制

第八節 疼痛的機制

第二章 術後疼痛的危害和鎮痛的必要性

第一節 術後疼痛的危害

第二節 術後鎮痛的必要性

第三章 術後疼痛的影響因素

第一節 心理因素對術後疼痛的影響

第二節 PCA心理學:病人保持“自我控制”的意義

第三節 年齡對術後鎮痛的影響

第四節 影響術後鎮痛療效的其他因素

第四章 臨床疼痛的測定方法及其評價

第一節 成人疼痛的測定

第二節 兒科疼痛的測定

第五章 鎮痛鎮靜藥物藥理學

第一節 鎮痛藥物選擇原則

第二節 局部麻醉藥

第三節 阿片類藥物藥理學

第四節 解熱鎮痛抗炎藥

第五節 鎮靜藥

第六節 a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

第七節 NMDA受體抑制劑

第六章 常用鎮痛途徑

第一節 鎮痛途徑選擇原則

第二節 病人自控鎮痛(PCA)

第三節 術後靜脈病人自控鎮痛

第四節 硬膜外術後鎮痛

第五節 胸膜間局部鎮痛

第六節 蛛網膜下腔術後鎮痛

第七節 阿片類局部用藥術後鎮痛

第八節 經皮電刺激

第九節 其他術後鎮痛用藥途徑

第七章 常用術後鎮痛方法

第八章 術後鎮痛的副作用和併發症

第一節 鎮痛與呼吸抑制

第二節 術後鎮痛與噁心、嘔吐

第三節 硬膜外麻醉與鎮痛並發神經功能障礙

第四節 術後鎮痛藥對胃腸動力的影響

第五節 硬膜外腔和蛛網膜下腔使用阿片類藥物引起的瘙癢

第六節 術後鎮痛並發尿瀦留

第七節 術後鎮痛誘發低血壓

第八節 其他

第九章 術後鎮痛病人的護理

第一節 護士在術後鎮痛治療中的作用

第二節 術後鎮痛的護理常規

第三節 專科病人術後鎮痛護理

第十章 術後鎮痛各論

第一節 老年人術後鎮痛

第二節 小兒術後鎮痛

第三節 新生兒術後鎮痛

第四節 心血管外科術後鎮痛

第五節 高血壓病人術後鎮痛

第六節 頑固性心絞痛的硬膜外治療

第七節 肥胖病人的術後鎮痛

第八節 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術後鎮痛

……

第十一章 手術引起的慢性疼痛

第十二章 門診手術術後鎮痛

第十三章 術後鎮痛治療的規範和管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