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性視野中的陳三立

內容介紹現代性視野中的陳三立》由楊劍鋒所著,以現代性的視角,研究近代“同光體”詩人陳三立的文化保守主義思想及這種思想對其心境、詩境的影響,從而對長期以來中國和世界範圍內現代性、全球化道路的合理性,事實道路的歷史選擇及其所引起的諸多後果進行了反思。 以“文化託命人”自許的陳三立用畢生的精力,苦心孤諧地探索中國文化的未來之路;努力維護傳統文化的主體性,這是對“誰的現代性”問題的有益思考。 【目錄】導論陳三立與他的時代第一節陳氏一門與近代文化變遷第二節陳三立研究的歷史與現狀一1949年之前的陳三立研究二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陳三立研究三新時期以來陳三立研究的主要成果四目前陳三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第一章生平經歷及思想淵源第一節少年時期第二節精神導師第三節湖南新政第四節袖手神州第二章文化保守主義情結第一節作為現代性方案的近代文化保守主義第二節陳三立對“全盤西化”思潮的批判第三節“體合論”:儒學的價值和發展方向第四節人道之本:宗法、綱常第三章人的現代化第一節晚清“人的現代化”問題的緣起第二節陳三立的“人的現代化”思想(上)一智、力、德二啟民智,開群愚——陳三立的人才觀和教育觀第三節陳三立的“人的現代化”思想(下)一“人心風俗”觀與國民性批判二人的全面發展和自我完善第四節陳三立“人的現代化”思想的意義與價值第四章斷裂的焦慮第一節“仲尼已死”:近代文化轉型與儒學危機一“仲尼已死”!二“斯文將喪”!三“儘是失父人,呼天失怙恃”第二節心境與詩境一幻滅與虛無二孤獨感與邊緣感三生趣與鬼趣第三節陳三立的精神遺產與陳寅恪的焦慮一從《王觀堂先生輓詞序》看陳寅恪對王國維與陳三立的理解二陳寅恪對陳三立精神遺產的繼承與發揚第五章陳三立與舊體詩的現代轉型第一節詩教傳統的堅守與背叛一儒家詩教的近代命運二堅守與背叛三詩人主體性地位的確立第二節散原詩歌意象的扭曲與變形一柳、月、鼠意象的扭曲與變形二“陌生化”與“間離效果”三現代性與世界範圍內的藝術艱深化趨勢第三節陳三立與近代舊體詩的現代轉型結語全球化背景下的身份認同附錄陳三立年譜主要參考文獻後記

內容介紹

現代性視野中的陳三立》由楊劍鋒所著,以現代性的視角,研究近代“同光體”詩人陳三立的文化保守主義思想及這種思想對其心境、詩境的影響,從而對長期以來中國和世界範圍內現代性、全球化道路的合理性,事實道路的歷史選擇及其所引起的諸多後果進行了反思。以“文化託命人”自許的陳三立用畢生的精力,苦心孤諧地探索中國文化的未來之路;努力維護傳統文化的主體性,這是對“誰的現代性”問題的有益思考。 【目錄】導論陳三立與他的時代
第一節陳氏一門與近代文化變遷
第二節陳三立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一1949年之前的陳三立研究
二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陳三立研究
三新時期以來陳三立研究的主要成果
四目前陳三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章生平經歷及思想淵源
第一節少年時期
第二節精神導師
第三節湖南新政
第四節袖手神州
第二章文化保守主義情結
第一節作為現代性方案的近代文化保守主義
第二節陳三立對“全盤西化”思潮的批判
第三節“體合論”:儒學的價值和發展方向
第四節人道之本:宗法、綱常
第三章人的現代化
第一節晚清“人的現代化”問題的緣起
第二節陳三立的“人的現代化”思想(上)
一智、力、德
二啟民智,開群愚——陳三立的人才觀和教育觀
第三節陳三立的“人的現代化”思想(下)
一“人心風俗”觀與國民性批判
二人的全面發展和自我完善
第四節陳三立“人的現代化”思想的意義與價值
第四章斷裂的焦慮
第一節“仲尼已死”:近代文化轉型與儒學危機
一“仲尼已死”!
二“斯文將喪”!
三“儘是失父人,呼天失怙恃”
第二節心境與詩境
一幻滅與虛無
二孤獨感與邊緣感
三生趣與鬼趣
第三節陳三立的精神遺產與陳寅恪的焦慮
一從《王觀堂先生輓詞序》看陳寅恪對王國維與陳三立的理解
二陳寅恪對陳三立精神遺產的繼承與發揚
第五章陳三立與舊體詩的現代轉型
第一節詩教傳統的堅守與背叛
一儒家詩教的近代命運
二堅守與背叛
三詩人主體性地位的確立
第二節散原詩歌意象的扭曲與變形
一柳、月、鼠意象的扭曲與變形
二“陌生化”與“間離效果”
三現代性與世界範圍內的藝術艱深化趨勢
第三節陳三立與近代舊體詩的現代轉型
結語全球化背景下的身份認同
附錄陳三立年譜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