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思想的核心觀念

現代中國思想的核心觀念

《現代中國思想的核心觀念》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紀霖。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現代中國思想的核心觀念現代中國思想的核心觀念
《現代中國思想的核心觀念》為編選本思想史論著作,系統地匯集了國內思想史學界關於20世紀中國思想研究的重要成果。書中論文均出自國內思想史研究領域的一流專家和學者。該書分四輯,第一輯為五四專輯,從經濟倫理、自由與保守等多個角度解析力五四這個複雜而矛盾的大時代,探討了20世紀中國社會思想變化的根本原因。第二、三輯重點討論了20世紀中國思想史上風起雲湧的各種觀念與論戰,第四輯梳理了五四以來激盪中國的各種思潮。

圖書目錄

一、時代、公理與進化

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

公理世界觀及其自我瓦解

清末民國中國認知和理解世界秩序的方式——以“強權”與“公理”的兩極性思維為中心

進步與樂觀主義

生存鬥爭學說的中國演繹與興替一近代中國思想世界核心觀念通檢之一

現代性的歧路?清末民初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思潮

二、個人與自我

中國近代個人觀的改變

群己之間一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的兩個循環

大我的消解:現代中國個人主義思潮的變遷

從新民到新人——近代思想中的“自我”與“政治”

五四時期知識分子對個人主義的詮釋

三、民族、國民與國家

關於中國近代史上民族主義的幾點省思

共和愛國主義與文化民族主義——現代中國兩種民族國家認同觀

國權與民權:晚清的“國民”論述

理想與現實:清季民初世界主義與民族主義的關聯互動

清末的國家觀:君權、民權與正當性

道德、正當性與近代國家:五四前後陳獨秀的思想轉變及其意涵

四、自由與民主

“國家”與“個人”之間一略論晚清中國對“自由”的闡述

自由與自治——梁啓超政治思想中的轉折

近代中國轉型時代的民主觀念

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的“民主”觀念——一個以李大釗為主要文本的討論

五、民間社會與公共領域

從“群”到“社會”、“社會主義”一中國近代公共領域變遷的思想史研究

傅斯年早期的“造社會”論——從兩份未刊殘稿談起

中國歷史上“公”的觀念及其現代變形——一個類型的與整體的考察

從追求正道到認同國族——明末至清末中國公私觀念的重整

六、意識形態與革命

扮演上帝:世紀中國激進思想中人的神化

論現代中國“革命”話語之源——世紀初“革命”、“□”和“Revolution”的翻譯過程

魯迅思想的特質及其政治觀的困境

宇宙革命論:試論章太炎、毛澤東、朱謙之和馬克思四人的歷史與政治思想

七、思想史研究方法論

他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史慈史學思想與人文精神初探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如何詮釋“中國”及其“現代”?

編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