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港

珠海港

珠海港地理坐標為114°20′ E ,21°44′ N 。珠海南與澳門陸地相連,東與深圳、香港隔海相望,西隔虎跳門、崖門與台山新會相望,北與中山接壤。全市766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積6030平方公里,擁有146個海島,陸域面積1630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691公里,距離大西國際水道僅1海里,通過西江可實現江海聯運。經過20多年的建設,初步建立起了陸海空立體化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為未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珠海港是全國25個沿海主要港口之一。2010年9月16日,粵富華更名珠海港。

基本信息

概述

1
珠海港地理坐標為114°20′E,21°44′N。珠海南與澳門陸地相連,東與深圳、香港隔海相望,西隔虎跳門、崖門與台山新會相望,北與中山接壤。全市766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積6030平方公里,擁有146個海島,陸域面積1630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691公里,距離大西國際水道僅1海里,通過西江可實現江海聯運。經過20多年的建設,初步建立起了陸海空立體化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為未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珠海港是全國25個沿海主要港口之一。2010年9月16日,粵富華更名珠海港。

珠海港自然條件

風況:常風向東南及東南偏東,最大風力42米/秒;春季多東北風,風力12米/秒;夏季多東南風,風力24米/秒;秋季多南風,風力22米/秒;冬季多北風,風力11米/秒;颱風季節為6-10月,平均風力大於30米/秒。
降水:平均降水量2015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年平均降水日數136.8天。
霧況:一般霧天發生在12月-次年4月,每年2-3月為多霧天。
氣溫:年平均氣溫22.4攝氏度。
潮汐:屬不規則半日潮,有日潮不等現象。最高潮位2.27米,最低潮位-1.90米,平均最高潮位0.4米,平均最低潮位-1.7米。
潮流:漲潮流速0.36米/秒,落潮流速0.2米/秒。

助航信息

錨地:九洲港區共有錨地四處,高欄港區錨地位於航道口門東側,面積為8325萬平方米
航道:高欄港區航道均為人工航道,分主航道和通至各作業區的分航道,九洲港區進港航道底寬100米,走向329度-149度。唐家港區進港最大船舶為3000噸級,目前最淺處為-4米。

交通狀況

珠海市各港的交通便捷,幹線公路可直達中山、江門、廣州市,前山港區有兩條公路通香洲港區。水路前山港區至中山港77公里,距廣州港231公里;桂山港區距香港僅3海里;珠海港區距澳門23海里,距離香港45海里。

經濟腹地

珠海港的經濟腹地為珠海市轄區、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區。

歷史沿革

水路運輸是珠海市交通的最大優勢。解放後,特別是珠海建市後,沉睡了近半個世紀的珠海航運事業迅速發展,對外貿易運輸嶄露頭角。隨著珠海特區的經濟發展,珠海九洲港發揮著“城以港興,港為城用”的重要作用。1989年,珠海市政府吹響了向西部進軍號角,提出了“大港口、大工業、大經濟、大發展、大繁榮”開發東西兩翼的戰略決策,西部地區和橫琴島納入了廣東省90年代重點發展計畫。

港口現狀

珠海港已形成西區以高欄港區為主,東區以桂山港區為主,市區以九洲、香洲、唐家、前山、井岸、斗門等港區為主的三個港口群體,其中高欄和桂山為深水港區,其它為中小泊位區。2004年末珠海港共有生產性泊位98個,其中深水泊位9個(含多點系泊泊位1個),貨物通過能力2459萬噸,其中貨櫃30萬TEU,客運傳送能力771萬人次。2004年實際完成貨物吞吐量3203萬噸,其中貨櫃45萬TEU;旅客吞吐量521萬人次。在三個港口群中,高欄港區是珠海港的主體港區,已開發南水和南逕灣2個作業區。南水作業區擁有高欄國碼2個2萬噸級多用途碼頭,珠海電廠2個5萬噸級煤碼頭以及油碼頭和重件碼頭各1個,粵裕豐鋼廠2個5000噸級、1個500噸級的原料碼頭;南逕灣作業區以中轉儲運油氣化工等危險品為主,已建有華聯、九豐阿科、岩谷、一德、恒基達鑫等油氣化工品泊位10個,年通過能力為666萬噸。2003年末高欄港區共有生產性泊位19個,其中深水泊位8個,貨物通過能力1796萬噸,2003年實際完成貨物吞吐量1227.1萬噸,約占全港吞吐量的5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