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

珠海

珠海的海岸線長604公里,有大小島嶼146個,故有“百島之市”的美譽。 因此,珠海建縣時,由於這一地區位於珠江出海之處,故稱之為“珠海”。 珠海市作為中國的經濟特區,是外商投資的熱點地區之一。

珠海 珠海
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個重要城市,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地理坐標處於北緯21°48′~22°27′、東經113°03′~114°19′之間。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新會、台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珠海是中國的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珠海市面積有1952平方千米,人口141.57萬人(2005年統計),是廣東省人口規模最小的城市,人口分布為:香洲區81萬人,斗門區36萬人,金灣區24萬人,人口密度為:全市人口密度為839人/平方公里,其中香洲區1401人/平方公里,斗門區595人/平方公里,金灣區477人/平方公里;當中約有80萬為永久居民。珠海的海岸線長604公里,有大小島嶼146個,故有“百島之市”的美譽。在珠江口遼闊的水域上,大大小小的島嶼星羅棋布,計有146個,其中大部分集中於東部海域的萬山群島。

珠海位於珠江口的西南部,因位於珠江注入南海之處而得名。唐宋以前,西北江三角洲的濱海線處於五桂山(今中山市境內)以北,珠海全境為散落在珠江河口外的偏僻海島。公元前221年隸屬南海郡番禺縣,漢朝隸屬番禺縣,晉至陳朝隸屬東官郡,隋朝隸屬寶安縣,唐代隸屬東莞縣。宋朝以後,因這裡鹽業和銀礦業興旺,開始在山場村設定香山鎮。至紹興二十二年(1152)設定香山縣,隸屬廣州府,沿至元、明、清三代。1953年建縣,1979年建市,1980年設立經濟特區。

珠海由來

珠海 珠海
有關珠海地名出處的傳說頗多,但最經得起推敲的還應該是從地理角度給予的釋義。珠海唐家與伶仃洋之間海域, 古代就被當地居民稱之為“珠海”。在《唐氏族譜》上,有人取名為“唐珠海”(明朝永樂年間)。民國初年唐家三峰國小的《校歌》中,其歌詞有“前環珠海,後枕鵝峰”之句。可見這片海域早已有“珠海”之稱。因此,珠海建縣時,由於這一地區位於珠江出海之處,故稱之為“珠海”。珠海大部分地區原屬中山縣,1953年從中山、 東莞、寶安縣劃出一部分沿海地區和島嶼設立珠海縣,縣城設在今 唐家鎮。1958年珠海縣歸併於中山縣,1961年恢復珠海縣建制,縣城改設於香洲。1979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為省轄市。1983年,斗門縣劃入珠海市。

珠海經濟特區成立於1980年8月,當時特區面積只有6.81平方千米,以後經兩次調整,特區面積擴大到121平方千米。目前珠海市下轄香洲區、金灣區、斗門區(原斗門縣)、高新區。

城市概況

如果一條路能夠以生態來定位自己的特色,這對於道路的受益者來說,真是莫大的幸福。因為生態一旦融入人們的生活,它會帶來更多的舒適與文明。走在生態路上,不僅僅是一種青草鮮花式的視覺上的悅目、你還會感受到心靈上的放鬆、文化上的享受,最重要的是社會文明帶給你的滿足感。 

路面設計 融入生態元素

珠海 珠海
改性瀝青路面是構築景山路生態特色重要元素,這條路是我市第三條鋪設改性瀝青的道路,它具有改性瀝青路面的共同特點:因無需切縫而平坦;因平穩度高而噪音小;因顏色黑沉而減少反光,利於駕駛。這樣的路面,既可以提高司機駕駛舒適度,又可以減少交通噪音,保護環境。同時,與 迎賓南路九洲大道相比,景山路的突出優勢在於瀝青路面的軟化點高達70攝氏度,分別比迎賓南路和九洲大道高出15攝氏度和10攝氏度,非常適合珠海炎熱的氣候。
生態的含義重在為人類營造寬闊舒適的生活空間,景山路也不遺餘力地突出這一點,這也與市委、市政府 “ 為民辦實事 ” 的改造道路初衷相吻合。在百貨廣場前,人們從高處的樹木看到地面上的圖案,從左邊的花壇踱步到右邊的景點,親手摸一下高大的 油棕,坐一下石凳休息休息,仔細體會每一處的改變。市民走在景山路上可以感到陣陣綠意襲來,整條道路披上了綠裝,椰樹林立、花香四溢。
此次景山路的綠化改造主要突出〃生態園林〃的主題,借鑑迎賓路的棕櫚植物與九洲大道的盆景特色,形成以喬木、灌木、棕櫚、盆景等植物為主的綠色園林造景,突出多樣性與觀賞性,讓市民在可以納涼的基礎上,充分享受到綠色生態。
道路兩側的標準帶上一字排開的種植著 中東海棗,這是我市首次大規模種植高大、美觀的中東海棗,共500棵,每棵價值人民幣2000多元,在道路旁顯得十分整齊壯觀,椰葉搖盪樹冠充分顯示珠海的南國特色。而原種植在景山路上的400多棵 秋楓樹沒有被破壞,只是向外移了5米,幾乎全部成活,這種枝葉繁茂的喬木類樹木,可以為人們白天散步時遮陽。道路中間綠化帶則是鋪滿地被植物,配以 酒瓶椰華盛頓椰盆景等,營造出錯落有致的植物組景,整條道路上此類景觀共有20多組。
此外,住在水灣頭、吉大市場附近、原千帆廣場三地的居民更是笑逐顏開,他們在家門口附近多了個休閒的好去處。三處園林景園,分別命名為水灣北小遊園、采翠園、景蓮翠園,市民們在這裡讀書、談天、休息,景園內石桌小椅、綠樹鮮花為市民帶來愜意、輕鬆。白蓮路與景山路交匯處的景蓮翠園有270多個植物品種,其中僅樹種就有 大王椰棍棒椰木棉秋楓等100多種,山坡上漫布100多棵 龍眼;冠木有 花葉女貞含笑山瑞香等,是一個內容充實的生態園。

生態文化 提升城市格調

珠海 珠海
城市品位的提升,文化是萬萬不可缺少的。景山路是我市首次將文化內涵大量外現於道路之上,而這種文化的主旋律就是 “ 生態 —— 大自然與人的和諧 ” 。景山路的生態文化主要是通過壁畫與景牆體現出來的,這也是吸引許多市民駐足景山路的原因。任何一個市民第一次步行景山路,都會想仔細看一看道路兩邊的壁畫,水灣頭壁畫中的大海、 海鷗森林、牧童,體現著自然與人共生的追求;古代景窗中顯露的春蘭、 夏荷秋菊、冬梅,以及青松、 翠竹,引發人們思古情懷;山水華亭處的壁畫則演繹著小漁村到現代化小區的巨變,是我市城中村改造的寫實。
市園林處設計室主任 張家平,是此次景山路壁畫的主要設計人。據他介紹,壁畫採用的材料主要是自然感強烈的玻璃鋼仿古銅、仿石、彩色拼貼,甚至是直接使用蚝殼,以最自然的質地將生態的內涵與地域性結合起來。

生態經濟 魅力不容忽視

珠海 珠海
景山路沿線的商家們可是喜上眉梢,美麗的景山路就像一個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吸引了眾多的市民匯聚在這裡,帶來了可觀的人流量。珠百附近的一位商家表示,昨天的客人大量增加,看著錢包一點點鼓起來真是開心。那些在景山路改造期間停業裝修門面的商家,更是準備大幹一場,他們覺得 “ 景山路 ” 這張牌沒打錯。
生態經濟包括生態自身產生的經濟價值和由生態引發的效益連結經濟,後者則是以生態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有效方式。景山路成功地演示了這一經濟理念,不僅僅會促進零售業的繁榮。人們在來景山路購物之後,還需要飲食、娛樂。當景山路可以成為珠海標誌性的繁榮區域時,就會吸引來大量的外地遊客來欣賞這裡的美景,體會珠海的風情,從而形成生態 —— 商業 —— 旅遊業的不斷良性循環和效益增值。由此可見,生態理念,讓景山路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激情與活力。
很慶幸,珠海人現在就擁有了一條生態路 —— 景山路

景山路在經過改造後呈現出其鮮明的 “ 個性 ” :
—— 珠海歷史最悠久的公園之一的海濱公園拆去了圍牆後,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景山路的範圍,配合在白蓮路與景山路交匯處的景蓮翠園等幾個各具情趣的街中公園,讓道路與公園完美地結合起來;
—— 綠化改造是景山路濃彩重墨抒寫的篇章,道路兩旁的中東海棗,景蓮翠園裡種上了大王椰棍棒椰秋楓等270多種樹木和灌木,使景山路成為一個內容充實的 “ 生態園 ” ;
—— 透露現代城市風格的公共汽車候車亭是景山路的點睛之筆,充滿動感的帆船和海浪線條造型,配以一溜兒明亮的射燈,給人煥然一新的喜悅;
—— 水灣路兩旁的幾組大型壁畫如神來之筆,為景山路注入了歷史和文化的內涵。這些壁畫巧妙地將人融入以貝殼、海鳥、陽光、海浪、青山為主體的生態環境中,描繪出一派 “ 悠然見南山 ” 的怡人風情,體現我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城市主題 …… 漫步其中,一步一景,花木含笑,滿目蔥蘢,使人在休閒、購物之餘,領略到珠海這座南國海濱城市的別樣風情。一位旅歐歸來的市民說:在新的景山路上,我找到了法蘭克福慕尼黑的感覺,這種濃郁的人文與人本氣息,這種蓬勃向上的人格精神,更凸現了珠海這座國際化城市的開放性風采。
—— 路邊的直飲水機為路人提供了方便,為城市注入了現在代的氣息。

珠海經濟

珠海 珠海
珠海於1980年成為 經濟特區。為確保本身的高科技和旅遊地位,珠海抑制重工業發展。按總工業輸出額計,主要工業依次為:電子及通訊設備、 電子儀器及機械、辦公室儀器。以高科技為重點的工業體系,綜合發展的外向型經濟。珠海從昔日一個經濟落後的邊陲小縣,一躍成為新型花園城市。一個以高科技為重點的工業體系,綜合發展的外向型經濟格局初具雛型;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經濟實力大大增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珠海市作為中國的經濟特區,是外商投資的熱點地區之一。已有52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投資珠海,外商直接投資項目7303項。日本的三菱、三井、 伊藤忠、松下、 東芝佳能、日通,美國的埃克森美孚、塞拉尼斯、偉創力,英國的BP公司,德國的戴姆勒克萊斯勒、 西門子,法國的 家樂福,荷蘭的飛利浦等30多家著名跨國公司已落戶珠海。
2004年全市工業總產值達1291.3億元,其中外商投資企業占75.2%。珠海工業已逐步形成電子信息、家電電氣、生物醫藥、石油化工、機械製造、電力能源等六大優勢產業。

珠海特產

珠海珠海唐家灣的疊石
疊石蚝油:珠海 唐家灣 銀坑蚝場曾經是縣級農場,所產 疊石蚝油歷史悠久,是地方特產,有“海底牛奶”的美譽之稱,甘飴柔滑,色澤金黃帶褐,味道清香鮮甜,是調味的佳料。

橫琴鮮蚝:近年來,由於環境變化,銀坑蚝場規模縮小,珠海南部的橫琴島養殖鮮蚝業興起。

灣仔鹹魚:與澳門一河之隔的珠海灣仔原來是漁村,城市化之後,原先的漁民多數家庭從事鹹魚醃製和銷售,形成灣仔鹹魚品牌,是珠海頗具特色的旅遊產品。

黃金風鱔: 斗門縣沿海江河皆有出產,尤以黃金附近河段產風鱔歷史最長,數量最多,體肥肉嫩,暢銷港澳、日本。炒食清脆香爽,燜食膠滑甘甜。

小托山桔: 盛產於黃楊山東側之小托山。該村大家慣以茶加少許山桔款待客人。因小托山桔具有化痰止咳,利水通尿,開胃祛疳的功效,頗受歡迎。
黃楊荔枝:產於黃楊山西側的果木林場及蓮溪東灣鄉。果體特大,肉厚,呈翠玉色,透明,脆嫩爽口,清甜如蜜。

對蝦 : 又稱 " 大明蝦 " ,為海產八珍之一,是我國沿海重要的水產貨源。珠海市萬山島漁場養殖對蝦已有較長的時間。對蝦的烹飪,大致有蒸煮、油炸,既可製作各式品種精美點心,也可以炮製各種名菜鮮餚

珠海旅遊點介紹

珠海 珠海
珠海——新興的花園式海濱旅遊度假城,

是中國南海之濱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位於珠江入海口,地接澳門,水連香港,是中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

珠海自然環境優美,山清水秀,海域廣闊,有一百多個海島,素有“百島之市”美稱。城市規劃和建設獨具匠心,突出旅遊意識,自然和諧,優雅別致,極富海濱花園情調和現代氣息。1991年,珠海以整體城市形象為景觀被國家旅遊局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

珠海有各類旅遊飯店300餘家,年接待能力達700萬人次,其中星級酒店20多家。酒店建設多以園林別墅為設計主題,依山傍水,構成了一道獨特的城市風景線。還建有各類會議中心、展覽館10多個,可舉辦各種國際性會議及各類博覽會、交易會等。

在珠海,每兩年舉辦一次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和(珠海電影節)-只辦了兩屆吧,到現在早停辦了。兩大盛事在國內外影響極大。珠海還建有國際賽車場,每年都有國際性的汽車賽事舉辦,對廣大汽車運動愛好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珠海市的主要旅遊景點有大型歷史文化景觀圓明新園、四大名山旅遊風景區、珍珠樂園、九洲城、珠海漁女、竹仙洞、金沙灘,白藤湖水鄉風情游景區。正在籌建的有水族館、海洋公園和板樟山城市觀光索道等項目。

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珠海機場目前已和全國二十多個城市及部分東南亞地區通航。通過香港的伶仃洋跨海大橋(應稱港珠澳大橋,聽說已立項、真地就要動工了,不然只能成為傳說中了)、廣珠鐵路(08年已復建)、廣珠高速公路快要連通;廣珠輕軌工程進展順利,200年9如規劃的話將通車。不遠的將來,珠海國際性都市的格局就會形成,旅遊事業方興未艾,前景輝煌。

珠海 珠海
珠海最有名的一條 商業街叫“ 蓮花路”,蓮花路因其地理位置而聞名遐邇,拱北口岸附近,緊鄰澳門。特別具有南方風情;街邊酒吧林立(蓮花路上那種類似酒吧攤子,真正酒吧多的應是水灣路酒吧街),很多澳門,香港,台灣的遊客,來珠海的最愛!

美麗的珠海,正以無窮的魅力,迎接海內外遊客的到來。
珠海主要旅遊景點:珠海圓明新園、珠海漁女、梅溪牌坊、澳門環島游、珠海御溫泉度假村、珍珠樂園、東澳島、竹仙洞、珠海海泉灣度假城、外伶仃島、珠海博物館(九洲城)、白蓮洞公園、飛沙灘、沙灣古遺址拉塔石炮台珠海石景山、白藤湖、斗門御溫泉、珠海鱷魚島、珠海農科奇觀、石博園、黃楊金台寺珠海農業科學研究中心、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亞馬遜部落、石溪摩崖石刻群、寶鏡灣摩崖石刻畫、九洲島、淇澳島、蘇兆征故居珠海夢幻水城蘇曼殊故居、四大佛山、荷包島度假村、桂山島、金海灘、珠海國際賽車場、鳳凰山自然保護區、中山亭、夢幻水城高欄島岩畫、唐家共樂園、羅浮山黃龍觀、珠海烈士陵園、擔桿島、西枕灣、情侶路、黃楊山、廟灣島、銀沙灘。

珠海欣賞

 
臨港工業區圓明新園高欄港
鬥門油菜花日出迎賓大道
燈火斕珊浪漫婚禮夢係航太
五星級酒店五星級酒店小橋流水
夢裏水鄉人文景觀眺望澳門
如畫美景人文景觀三羊開泰
高爾夫球場海邊嬉戲國際賽車場
蜿蜒情侶路珠海機場五星級酒店
新景山路景山路浮雕海濱浴場
海濱浴場 情侶路 翠湖高爾夫球場
珠海機場珠海機場珠海度假村酒店之美麗島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海邊網魚海邊石欄
體育中心香洲漁業碼頭海邊夜景
夜色中的情侶路文化廣場立交橋

相關連結

1.www.zhedu.net/cms/20K2008-7-31

2.www.zhuhai.com.cn/58K2008-7-31

3.www.zhhouse.net/63K2008-7-3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