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廣州、香港、深圳 、澳門、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惠州、清遠、雲浮、陽江、河源、汕尾共16個城市所形成的珠三角城市群,是我國三大城市群(其它兩個是長三角城市群,京津唐環渤海灣城市群)中經濟最有活力、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區。珠三角城市群,是三個特大城市群之一,是中國乃至亞太地區最具活力的經濟區之一,它以廣東70%的人口,創造著全省85%的GDP。大珠三角”面積18.1萬平方公里,以經濟規模論,“大珠三角”相當於長三角的1.2倍。2015年1月26日,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顯示,珠江三角洲超越日本東京,成為世界人口和面積最大的城市群。

形成因素

城市群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政府政策機遇。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發展出現了新的契機,尤其是改革前沿的廣東省,更是從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改革開放先行一步的經濟和政策優勢,對珠三角城市群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這種經濟體制的改革與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極大的吸引了全國的資金、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在這裡聚集,為珠三角城市群的形成鋪平道路。
行政區域規劃優勢。珠三角同屬一個省管轄,在資源整合協調上明顯優於長三角或京津唐地區,後二者由三省市管轄,整合協調相對較難。這一因素可以使得珠三角能夠更好的在統一的規劃與安排下整合各城市的資源,發揮各個城市的優勢,相互分工合作,這能夠使城市群進行良性循環。
地緣優勢。珠三角區位優勢十分明顯:珠三角比鄰港澳,且改革開放初期正逢港澳產業結構升級換代,需要依託大陸轉移其成本日漸高昂的輕型產品加工製造業,於是大量資金流入珠三角城市;面臨南海,與東南亞隔海相望,越過海洋能與整個世界連結在一起。
具備極大包容性的文化。嶺南文化毫不排斥的接受來自五湖四海的投資者、企業家和各方面的人才,也填補了本土很多資源的不足。綜觀珠三角的發展歷程,外來人員所做的貢獻是巨大的,幫助珠三角形成世界級的城市群他們還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足夠的資金流入。珠三角是我國著名的僑鄉,港澳同胞、海外僑胞最多,與海外有天然便利的人文聯繫。珠三角吸引的外資中,港澳和僑資占絕大部分,這對珠三角外向型經濟發展起了主導作用。
珠三角城市群的

結構演變

筆者按照不同的歷史時期,將珠三角城市群空間結構的演變劃分為四大階段:建國前由單中心向雙中心轉化階段;建國後到改革開放前衰退階段;改革開放後至20世紀末由雙中心向網路化轉化階段;21世紀發展的新趨勢——城市主導區域形成階段。
(一)建國前珠三角城市群空間結構
在這一歷史階段,珠三角城市群空間結構演變屬於港口驅動階段。隨著港口地位和功能的變化,珠三角城市群呈現出不同的空間形態。
元代以前的單個城市中心階段。這一時期,以廣州為單中心的一極化特徵明顯,而港口交通的便利條件是珠三角單中心格局形成的主要推動力。明初至新中國成立的區域雙中心階段。16世紀後,澳門被葡萄牙人占領後作為一個國際貿易港而崛起,改變了過去廣州在珠三角單中心發展模式,而代之以廣州澳門雙中心發展模式,在空間布局上呈“T”字型結構。鴉片戰爭後,由於香港的崛起和澳門的衰落使原來的雙中心格局發生了變化,由以穗—澳為中心轉化為以穗—港為中心。這一時期,廣州的城市功能發生了重大變化,逐漸向現代工商業、貿易金融中心和交通樞紐的方向轉變,成為多功能綜合性的經濟中心。
(二)建國後到改革開放前珠三角城市群空間結構
在這一歷史時期,珠三角城市群空間結構演變屬於政治壓制階段。建國以來由於政治等方面原因,內地與港澳間的交往被人為限制以至幾乎隔絕。國家開始大規模工業化建設,但處於國防前線的沿海城鎮發展緩慢。建國近30年間,珠三角城鎮化水平由1949年的15.72%微升到1977年的16.26%,基本處於停滯狀態;港澳與珠三角之間的經濟聯繫也出現明顯的邊界分割;珠三角內部的城鎮空間格局仍以廣州為中心,但功能衰退,關係鬆弛。
(三)改革開放後到20世紀末珠三角城市群空間結構
在這一階段,珠三角城市群空間結構演變屬於外資導向型的工業化模式和城市化模式為驅動階段。改革開放後,深圳的崛起,使之成為與廣州並肩的中心城市,以廣州和深圳為雙中心的城市群體成為珠三角城市群結構特徵。近年來,珠海、佛山、中山、東莞等相繼進入大城市之列,城市群體功能呈多樣化,交流更加密切,發展為城鄉一體、類型完備的多層次城鎮體系,雙核模式逐漸向網路化、多中心模式演化。目前已經形成東中西三大城市群體。東翼地區包括深圳、東莞和惠州三個城市,中部以廣州為中心,包括佛山市(順德、南海),西翼地區指珠江口以西、銀湖以東地區,包括珠海、中山、江門。這三大城市群在空間布局上呈“人”字型結構。香港和澳門的回歸,珠三角城市群將以新的組團方式出現,形成大珠三角城市群。
(四)21世紀珠三角城市群空間結構
進入新世紀,促進珠三角經濟發展和城市化的動力機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來的外資導向型的工業化模式和城市化模式也因此出現了新的趨向,新的動力主要來自於城市經濟的發展、國際國內聯繫的加強以及民間資本的壯大。如今,形成了以廣州為中心的內部交通網路和以香港為中心的外部交通網路,為珠三角迅速融入全球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新一輪政府主導的大型基礎設施投資的推動下,珠三角將逐步成為城市主導區域並在全球經濟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
綜觀珠三角城市群空間結構的演變,按照各個不同的歷史階段,其大致經歷了單中心—雙中心—多中心網路化三個階段。目前,正在向城市主導區域階段演化,城市主導區域是超越了多中心網路化階段的更高級階段,它強調各個城市的協調有序發展,以及在全球經濟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珠三角城市群

政策建議

為了使珠三角城市群繼續保持良好的競爭力,並參與國際競爭,本文對其未來的發展給出了如下意見:
加快產業發展的協調與規劃,促進珠三角協調發展。為實現產業的合理髮展,珠三角應加強區域內主導產業的整體統一規劃。首先,應與港澳地區形成新型的“前店後廠”模式。2003年8月粵港聯席會議雙方達成共識,廣東將致力發展成為製造業基地,香港則發展物流、金融和服務業中心,這對區域產業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其次,根據珠三角各城市的工業基礎、資源票賦與區位優勢,統籌規劃製造業的發展,使區域重點的製造業,如電子製造、家電等行業合理分工。再次,從總體上提升區域產業技術水平,形成一批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支柱產業群,推進產業結構的提升。最後,適時將技術相對落後的工業按照梯度原理轉移到周邊城市或省區,以擴大經濟腹地,形成完善的區域產業等級序列。
積極調整政府角色。珠三角雖然同屬於廣東省,但是各個城市都各自為政,形成諸侯紛爭的局面。城市群內行政壁壘是制約城市群協同效率發揮的最大障礙。因此,政府政策的協調性和公平性顯得尤為重要。政府的調節作用是積極的、有效的、連續的,主要表現在:制定發展戰略目標、提供經濟立法和法律體系、完善市場體系、政策規範市場行為、協調資源配置,為整個經濟運行創造一個高效的、公平的和穩定的巨觀環境。所以在整個城市群內各政府間要以區域全局為出發點,統一規劃,共同發展。
細劃城市群內各城市的職能分工,進一步促進珠三角的專業化,使城市間相互交錯,融為一體,形成廣泛的協作關係。香港廣州由區域中心節點職能向更為廣泛的整合職能轉型,而相應的職能正逐步由周邊的城市承擔。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香港在金融、信息、物流等優勢和成熟的市場經濟意識,需要與內地的腹地空間相結合。從核心城市職能分工的綜合指數來看,廣州應大力提升核心城市的服務和管理水平,重點發展商業、服務、文教、交通、科技等職能,建成更具國際競爭力的商貿流通中心、科技研發中心和現代服務中心。深圳重點發展商業、金融和服務等職能,向商貿、物流、金融和信息一體化的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邁進;珠海立足於自身基礎,憑藉各大學科研機構進駐,發展為信息技術產業和現代商業及旅遊業發達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加強大珠三角城市群的整合力度。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不斷調整和最佳化產業結構,逐漸形成了資金、人才、管理、技術、環境等優勢,全面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不斷增強。從歷史發展角度來看,其內部的合作已經擁有很好的根基,在原有的特殊政策優勢日漸淡化的情形下,基於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入世的新發展背景,它需要通過強化城市群內整合,實現城市群核心心城市之間的互補與錯位共享,重構區域的整體競爭力以及創造新的競爭優勢,保持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地位。

城市群 

《規劃》在城市化戰略格局中提出,“推進環渤海、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最佳化開發,形成3個特大城市群”。這意味著將珠江三角洲地區列為國家層面的最佳化開發區域,並明確了該區域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

《規劃》提出,通過粵港澳的經濟融合和經濟一體化發展,共同構建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南方地區對外開放的門戶,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主體區域,全國科技創新與技術研發基地,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輻射帶動華南、中南和西南地區發展的龍頭,我國人口集聚最多、創新能力最強、綜合實力最強的三大區域之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