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縣中學

珙縣中學

珙縣中學,全稱四川省珙縣中學校。坐落在宜賓市珙縣珙泉鎮南城街,洛浦河畔。學校以悠久的歷史,優良的傳統,幽靜的環境,最佳化的管理,優異的業績享譽省內外,學校有八十年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底蘊,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精業報國、勤勉誠樸、求實向上、民主創新的優良教育傳統。學校占地面積31432平方米,建築面積12877平方米,現有高國中共24個班,學生1480餘人,教職工9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15人,中級職稱35人。

基本信息

簡介

珙縣中學珙縣中學
學校創建於1930年,歷經“珙縣縣立鄉村師範學校”、“珙縣縣立農藝職業中學”、“珙縣縣立簡易鄉村師範學校”、“珙縣縣立初級中學校”、“珙縣初級中學校”等名,1960年四川省教育廳批准為完全中學,定名為“四川省珙縣中學校”。1990年四川省教育委員會批准為籃球項目“全國培養體育後備人才試點學校”。1996年、2002年兩度被宜賓市批准為“校風示範學校”;2001獲宜賓市“綠色學校”;2003獲宜賓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校”、“縣國語教學示範學校”;2004獲宜賓市“校務公開先進學校”、縣“領導班子創‘四好’先進單位”;2005獲宜賓市“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學校”、市“平安校園”、縣“文明學校”、稱號。
珙縣中學在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依靠教職工辦好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和教職工聘任制。學校建校75年來,已為社會輸送了高國中畢業生16000餘人,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人才,已為北大、清華、復旦、中國人大、南開、西安交大、北京師大、吉林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大、同濟大學、山東大學、東北大學、華中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華東師大等全國著名重點大學輸送了一批批優秀學生。
自建校以來,歷代珙中人始終堅持“智力、人格、思想方面高品位育人”的教育理念,走出了一條“立足山區,放眼世界;因材施教,面向全體”的辦學之路,為祖國培養了大量的高素質人才。上萬畢業學子遍布祖國大江南北,成為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
學校在管理過程中既注重繼承辦學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又注重與時俱進,吸納先進的辦學理念。學校既注重“嚴格管理、嚴密組織、嚴謹治學”,又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學生個性得到張揚。

成績

珙縣中學珙縣中學
珙縣中學校是全國“培養體育後備人才試點學校”。積極開展各項體育活動和課餘訓練。
學校男女籃球隊曾獲1990年全四川省中學生“三好”杯籃球賽冠軍,並將代表四川參加福建泉州廣州揭陽的全國中學生籃球賽,女籃獲第六名。1991年,到北京參加“首屆中國中學生‘麗源杯’籃球賽,獲第六名”。1993年珙縣中學男籃又獲四川省中學生籃球賽冠軍,1994年代表四川省到大連參加全國中學生男子籃球賽,獲第三名。1999年,珙縣中學女籃代表四川省到山東濟南、廣東番禺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中學生運動會,獲預賽第四名,決賽。第二名。2005年我校學生獲宜賓市第二屆“中學生聲樂、器樂比賽”樂器組一等獎、聲樂組一等獎。
珙縣中學積75年的辦學歷史,教學質量一直在全縣領頭,始終保持市、縣一流的水準,其良好的教學質量,美好的社會聲譽,被珙縣人們譽為“川南山區人民放心、滿意的學校”。

其他

校長

現任校長吳明仲

治校箴言

崇敬三尺講台,現代文明從這裡出發。
教育民族振興的基石,是青少年成人成才的保障。也是教師成就自我的事業。治校之本在教師,教師溫馨的叮嚀,往往決定一個人生奔赴。治校之道在於“德”。為校之長比樹德,為人之師定講德,莘莘學子應立德。德乃為人之本,無德乃無立身之基。治校之理在於“法”。嚴禁治校,法度為先;規範管理,校風純正。學校工作必須在教育方針的指引下,在制度化、規範化、系統化的軌跡上運行;無規矩不成方圓,“無法”乃“五天”。
學校一切重在“學”。教師嚴謹治學,體現自我價值;學生學業有成,鑄就人生輝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堅韌不拔,步步攀登,終有成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