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天花板效應

玻璃天花板效應

玻璃天花板效應是一種比喻,指的是設定一種無形的、人為的困難,以阻礙某些有資格的人(特別是女性)在組織中上升到一定的職位。

玻璃天花板效應(Gless Ceiling Effect)
玻璃天花板效應玻璃天花板效應

主要內容

玻璃天花板效應是一種比喻,指的是設定一種無形的、人為的困難,以阻礙某些有資格的人(特別是女性)在組織中上升到一定的職位。
玻璃天花板一詞出現於1986年3月24日的《華爾街日報》的[企業女性]的專欄當中,用來描述女性試圖晉升到企業或組織高層所面臨的障礙。
“天花板效應”是莫里森和其他人在1987年的一篇文章——《打破天花板效應:女生能夠進入美 國大企業的高層嗎?》(Breaking the Glass Ceiling:Can Women Reach the Top of America’s Largest Corporations ?)中首先使用的概念。一年以後,瑪里琳·戴維森和加里·庫珀在其《打碎天花板效應》(Shattering the Glass Ceiling)一書中也討論了這個問題。
玻璃天花板基本上的意涵為,女性或是少數族群沒辦法晉升到企業或組織高層並非是因為他們的能力或經驗不夠,或是不想要其職位,而是一些針對女性和少數族群在升遷方面,組織似乎設下一層障礙,這層障礙甚至有時看不到其存在。
因此,如果組織中的女性或少數族群想順著職涯發展階梯慢慢往上攀升,當快要接近頂端時,自然而然就會感覺到一層看不見的障礙阻隔在他們上面,所以他們的職位往往只能爬到某一階段就不可能再繼續上去了。這樣的情況就是所謂的玻璃天花板的障礙。

產生的原因

時間的因素

玻璃天花板效應玻璃天花板效應
人們認為,即使是最優秀的女性,也往往沒有時間穿過長長的企業晉升渠道達到企業的高層。對於高級管理人員來說,基本的條件是:碩士學位加上25年的工作經驗。20世紀70年代,正是當今高層經理們畢業的時候,那時僅有不到5%的法律和工商管理碩士的學位授予了女性。而現在美國有40%的法律學位和35%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被女性獲得。
所以,有理由相信女性在企業中占據管理職位的數字將會在未來有所上升。比如在美國,1972年女性在企業中占據17.6%的管理職位,現在則是35%。但是,女性在企業的高層職位方面的進步並不明顯。
母性理論
有時人們認為,天花板效應是由於女性特有的天性和特質造成的。女性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容易為家庭和撫育子女而分心。即使她們能夠很快地返回工作,她們也 已經落後於其他的男性同事了。尤其是照顧嬰兒的原因,她們往往錯過了一些重要的發展機會。比如,到海外的長期工作任務,與客戶連續幾晚的談判,很快地改變計畫等等。很少有公司能忽視這些問題,所以大多數企業安排女性進入不承擔類似工作的部門(比如人力資源和信息溝通等部門)。這樣一來,女性的職業經驗受到限制,也就難以達到更高的職位了。
男性的刻板印象
還有人認為,天花板效應主要是與男性的刻板印象相關。在很多企業,這種刻板的印象甚至已經約定俗成了。升遷的標準往往掌握在白人男性手中,那些想要升職的女性要按他們的標準衡量。
“我們勝任這項工作,不是嗎?所以,我們的繼任者應該和我們一樣。”大多數企業的繼任計畫原則,就是這么簡單。所以,男性提拔的幹部也往往是男性。羅薩貝斯·坎特在1977年出版了她的著作《企業里的男人和女人》,其中提到,因為在組織中,女性的管理人員在她們的工作環境中常常是非常引人注目的,這使得她們(和她們的失誤)更明顯,而且還 誇大了她們和占統治地位的男性文化的區別。
1991年,美國政府開始建立名為“天花板協會”(The Glass Ceiling Commission)的機構。這個機構由21名國會和總統委任的成員組成,並且由工會秘書長擔任主席。作為人權法案的一部分,這個部門的職能就是找出並消除那些私有企業中阻礙女性職業發展的阻礙因素,幫助她們獲得平等的機會和權利。這個協會主要關注3個方面的問題:
★企業管理和決策部門職位的配置
★職能培訓活動
★薪酬和獎勵體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