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銀行家]

王麗麗[銀行家]

王麗麗[銀行家],2000年11月加入中國工商銀行並任副行長,曾任中國銀行信貸一部副總經理、信貸管理部總經理、風險管理部總經理、中國銀行行長助理等職,並曾任中國銀行(加拿大)董事長、香港鹽業銀行董事長。目前還擔任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理事會中國代表、APEC世界婦女領導人組織成員、國際掉期與衍生交易協會董事會成員、中國國際商會副會長、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中國工商銀行(倫敦)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國債協會副會長等職。2009年12月30日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決議會議決定提名王麗麗女士為本行執行董事候選人。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王麗麗,女,中國國籍,1951年4月出生。王麗麗女士畢業於南開大學,後獲得英國伯明罕大學國際金融專業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自2005年10月起任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長。其任職尚需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及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

王麗麗有著異常豐富、自如、率真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流露出一種你通常並不會預期能在女性身上發現的那種特立獨行的豪氣,或者照她自己的說法,有點“大大咧咧”——工作上的事“什麼都忘不了”,;而處理個人事務時,“總是丟三落四”。

身為全球盈利最高、市值最大的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王麗麗分管的業務之一仍是自己的本行——全球金融市場部。這個部門有100多人,其業務卻涉及工商銀行近一半的資產,而且內資銀行,無論規模大小,交易員出身的總行級領導,大概只有王麗麗一個。

從業經歷

女性交易員

作為“文革”後的第一批大學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南開大學後,王麗麗被分配到財政部,端起了當時人人艷羨的“鐵飯碗”。但她卻不滿意,“居然”徑直找到人事部,要求換到當時的財政部國外業務局—亦即後來的中國銀行,從事國際業務。大概從未見過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字輩”,據王麗麗回憶,人事部的領導看著她“直發愣”—言及此,一陣爽朗的大笑。不過,不知為什麼,她的要求竟然獲得了批准,而且一下子就將她分到外匯交易室,從事外匯賬目管理工作。

她後來才知道,這次看似平常的工作調動背後,經過了一番對她家庭背景和本人表現的周密審查,因為在當時,外匯交易室是個“核心”部門,辦公桌上的紅色電話機可以直通總理、副總理,而外匯賬目也屬於國家核心機密。

1979年,中國銀行自建國以來首次通過考試從全國範圍內選拔優秀的年輕員工赴國外學習。一向爭強好勝的王麗麗也報名參加選拔,“一共考了5門,我的成績全行總分第一”。

“好吧,反正也沒出過國,連飛機都還沒坐過,有這樣一個機會出去看看應該也挺有意思。至於別的理想,等回來再說!”就這樣,王麗麗揮別了自己的文學夢,來到倫敦金融城,到當時的英國四大銀行——勞埃德銀行(LloydsBank)、國民西敏寺(NationalWestminster,現併入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巴克萊和米蘭銀行學習。一位英國同行曾問過她想做什麼業務,她隨口說“期權”。英國同行不禁莫名驚詫:“中國的銀行有這項業務嗎?”對於當時中國銀行業同國際同業間的差距,王麗麗至今記憶猶新。

女性交易員在當時是“性別少數派”,身為“少數派”的一員,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一個聽起來像玩笑,但卻頗為真實地描述倫敦金融城交易員生存狀態的說法是,交易員的壽命比一般人短,離婚率比一般人高,因為交易員用腦過度,容易興奮,而且,全球金融市場一天24小時交易,交易員的作息時間同圈外人也有時差,同家人的溝通自然受到很大影響。

做了16年交易員,因為熟諳業務且精通英語,其間王麗麗得到諸多令人艷羨、甚至嫉妒的學習機會。除了外匯和衍生品交易,王麗麗還有機會陪同總行領導出訪世界各地,以致經常會被誤認為是領導的翻譯或秘書。

提拔副處級

不久,王麗麗成為中國銀行“文革”後首批提拔到副處級崗位的三位青年才俊之一。

在王麗麗看來,經營仕途經濟總需要動些專業之外的心思,如果自己能把握住,當然沒什麼不好,但有的人把握不住,心思動得多了,結果偏離得太遠。她表示寧願做一個“專業幹部”,努力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在專業方面不斷提升,超越自己,而其他的事則順其自然。

國外金融界常見的一種說法是,交易員要改變職業軌跡,成為一個成功的領導人,需要克服的一項重大挑戰是人際能力,或曰溝通能力,因為交易員的工作更多是和數字打交道,缺乏處理“人”的問題的歷練。

在國際舞台上

王麗麗回憶著參加APEC峰會時的情景,臉上洋溢著幸福、陶醉的光彩。任職於亞太經合組織(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以下簡稱APEC)已歷10年,王麗麗是APEC工商諮詢理事會中國代表,及APEC世界婦女領導人組織成員。

事業家庭

王麗麗並不諱言曾有過的“焦頭爛額”。結束在倫敦的任期回到中國銀行總部,本想休息一下,好好享受家庭生活,卻立即被行長委以領導全行信貸改革的重任,其後的三五年間,王麗麗幾乎每天“幹得昏天黑地,不到晚上10點不下班”。有一年的元旦,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過,王麗麗還在辦公室加班批貸款。時任中行行長劉明康也在加班,離開辦公室時,特地叫人給王麗麗送來一塊點心,“當時我太餓了,感覺那是我有生以來吃過的最好吃的點心。吃完後還要繼續加班”。

還有一次,王麗麗的先生在英國學習,留下她獨自一人照料當時才上國小二年級的兒子。一天,王麗麗讓兒子放學後在某捷運站等著她去接,可那天因為工作太過繁忙,直到晚上10點,王麗麗才如夢初醒地記起兒子還在等著她,其時正下著雪。

“為了事業真的需要付出很多,但沒必要到這種程度。雖然我是這么過來的,但其實並不贊成女性專業人士要這樣做。”雖然時隔多年,談起這個小插曲時,王麗麗的神情和言語間還帶著些愧疚。

現在,雖然還是幾乎每天加班,周末也經常要出差,但王麗麗表示,加班時間不會那么久了,儘量和家人共進晚餐,周末如果不出差,“一定要和家人好好安排一些活動”。

雖然先生有時會“擠兌”她“不食人間煙火”,已經上大學的兒子也會就“人生價值”之類的問題同她爭論,但談起這類家庭生活瑣事時,王麗麗的臉上洋溢著一種對家人的深深的眷戀與由衷的幸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