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鈞

王鴻鈞

王鴻鈞,副教授,中國書畫家聯誼會副秘書長。

1.北京中國書畫研究會副會長

王鴻鈞:(1953~ )筆名鴻伯,北京人。首都職工聯合大學藝術系主任、副教授。中國書畫家聯誼會副秘書長、中華書院副院長、北京中國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北京神州墨海書畫社副社長。發表有美術國畫作品《燕山秋色》、《楓葉盛似二月花》、《燕山深處有泉聲》、《春江水暖》、《四季平安圖》、《松泉》、《鐵骨爭春》等。參加編寫出版《帥將墨跡選》、《當代書畫家福壽作品大觀》等書。70年代後期創作和發表百餘書畫作品,其中代表作《齊白石畫像》、《壽》字、《雲崖飛瀑》、《神韻》、《鐵骨鑄春秋》等。作品收藏於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革命歷史博物館。《紅梅報春》、《峽江行船圖》獲中日友好榮譽獎。《工人日報》曾載文專題介紹其藝術成就。詞條編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2.早期革命家王鴻鈞

王鴻鈞(1909—1929),又名王宏漢,字秀民,號百舉,山西臨猗縣楚侯村人。早期革命家。1909年2月12日出生,1922年考入太原山西省立第一中學。1925年春加入共青團。同年8月任
太原團地委書記。10月由團轉黨。12月任中共太原地委執委、組織部主任。1926年1月赴北京參加中共北方區委黨校培訓。同年 6月兼任中共太原地委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參與榆次晉華紗廠、臨汾、霍州、祁縣、平定、汾陽、運城、夏縣等地中共地方黨組織的創建或指導工作。1927年8月任中共山西臨時省委代理書記。1928年2月臨時省委擴大會議上,當選為省委委員、宣傳部長和出席中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28年冬赴莫斯科學習。1929年在莫斯科病逝。

3.山東籍書法家

王鴻鈞(1876~1942)
字蔭堂,號樂天、老蔭。歷城人。早年當過學徒、文書。民國後,輾轉福建、直隸等省督軍衙門作幕僚。1930年歸寓濟南,以鬻書為生。先習北魏碑體,後習王羲之書,中年後專習書譜。善行草,精榜書。多為濟南商號書匾,亦為市民揮毫,故時有“泉城無匾不王書”之譽。

4.梨園書畫家

簡介
王鴻鈞,1946 年12 月生於天津,現任中國戲曲學院成人教育部副主任,長期從事戲曲教育管理工作,喜愛書畫藝術。書法主要選臨顏真卿(多寶塔)字帖,尤其喜愛楷、隸與行草,國畫主攻花鳥大寫意,包括魚、蝦、蟹、雞、鷹等。作品被海內外名人收藏。現為中國戲劇家協會、北京書畫藝術研究會會員,被國務院文化部評為副研究員,事跡入選《中國戲劇家大辭典》。
王鴻鈞先生的書法作品有《八仙組壽》等。他除了書法之外,還經常畫些國畫,尤其善畫鷹。
王鴻鈞出生在天津一個書香人家,自幼學習中國傳統京劇表演藝術,在傳統文化藝術方面有著深刻的領悟和深厚的藝術造詣。九十年代初,王鴻鈞開始潛心研習書法和中國畫。他的楷書端莊挺拔;行草氣韻生動,如行雲流水;尤其八仙上壽組字詩獨具風格,吉祥美好,備受人們喜愛,在書法界堪稱一絕。
書畫性格
他的中國畫擅長描繪福壽吉祥題材的寫意花鳥,構思精妙樸實大方。
藝術總是相通的,對王鴻鈞而言,國畫和京劇這兩樣國粹,是他生平最大的愛好。他自幼學習京劇,少年時進入中國戲曲教育的最高學府——中國戲曲學校,師從雷喜福、貫大元等名師,演出了大量觀眾喜聞樂見的劇目,後又回到中國戲曲學院從事教學管理工作。長期京劇藝術表演使他對傳統藝術和文化始終保持著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這使他的書畫創作一直充滿靈性,飽含藝術底蘊。
王鴻鈞的書畫藝術個性鮮明,別具特色,又因為他在戲曲表演上頗有建樹,故而被藝術界譽為“梨園書畫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