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頲

王頲

王頲 ,別名王新民,原籍浙江寧波市,1952年9月生於上海市。1978年9月至1981年12月師從韓儒林教授為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專業元史方向研究生。並於1982年12月獲碩士學位。1985年3月至1989年6月,師從譚其驤教授為復旦大學歷史系歷史地理專業歷史政治地理方向研究生,並於1989年了月獲博士學位。1990年11月至1991年10月,在美國華盛頓大學(LJniversity of Washington)亨利-傑克遜國際研究學院(Henry M.JacksonSchool of Interaaational Studies)為博士後研究員,學術指導和學術合作者為陳學霖(Hok-lam Chan)教授。回國後,轉在復旦大學歷史系工作,為講師;1993年4月,升副教授,兼中國古代史教研室主任。2000年12月,升教授。2001年,調暨南大學古籍研究所工作,為研究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王頲 ,別名王新民。1952年9月出生於上海市,原籍:浙江寧波市。

學歷

1978年4月-1979年8月,安徽師範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本科生。
1979年9月-1981年11月,南京大學歷史系歷史專業元史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韓儒林);1982年12月獲碩士學位。
1985年3月-1989年7月,復旦大學歷史系歷史地理專業歷史政治地理博士研究生(導師譚其驤);1989年10月獲博士學位。履歷:
1981年12月-1983年10月,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助教。
1983年11月-1985年2月,1989年8月-1990年11月,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講師。
1990年12月-1991年10月,華盛頓大學亨利傑克遜國際研究學院博士後研究員(學術合作和指導者陳學霖Hok-lamChan)。
1991年11月-1993年3月,復旦大學歷史系講師。
1993年4月-1999年8月,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1999年9月-2000年1月,高麗大學校東洋史系客座教授。外語:英語和法語、日語、韓語(只限閱讀)。

專著

■《黃河故道考辯》,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5年,175千字。
■《聖王肇業----韓日中交涉史考》,學林出版社,1998年,210千字。

論文

■《馬可波羅遊記中的幾個地名》,《南京大學學報》1980年第3期,4千字。
■《元代糧倉考略》,《安徽師範大學學報》1981年第2期,11千字。
■《斂財之臣與元世祖》,《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5輯,南京大學元史研究室,1981年,10千字。
■《元代極東北三族雜考》,《北方論叢》1982年第1期,6千字。
■《遼天祚帝被俘前行蹤考辨》,《江海學刊》1982年第5期,4千字。
■《忽必烈與蒙哥的一場鬥爭》,《元史論叢》第1輯,中華書局,1982年,12千字。
■《遼的西南面經營及其與西夏的關係》,《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6輯,1982年,10千字。
■《元代人口問題芻議》,《元史論叢》第2輯,1983年,12千字。
■《元代屯田考》,《中華文史論叢》1983年第4期,34千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