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鐘鳴

王鐘鳴到任時,莊浪已是城池殘破,百姓流亡,田地荒蕪。 莊浪縣以往沒有縣誌,待社會稍為安定,王鐘鳴便著手編纂。 爾后庄浪百姓樹立王鐘鳴的德政碑於城外大堤上,以志紀念。

王鐘鳴系清雍正朝御史王璋生父。王鐘鳴另兩個兒子王原威與王際慧,稍後於王璋先後中舉,分別任過浦城教諭和龍海教諭,為當時惠北的名門望族。
清初,由於王忠孝追隨鄭成功,沙格村以及整個惠北屢遭清兵洗劫,其中順治十三年(1656年),最為慘烈,“殺傷受擄者無數”。1661年,清廷強行“遷界”和“封海”,沿海百姓被迫內遷三十里,流離失所,在水深火熱中煎熬。王鐘鳴家同樣生計維艱。1683年台灣鄭氏政權降清,清廷敕令“復界”,繼而取消“海禁”後,王鐘鳴的兒子王璋王際慧等隨族人東渡台灣,入籍於台灣府台南縣鳳山。不久後,兩位兒子先後回閩鄉試中舉,均在大陸為官。
王鐘鳴於順治八年中舉後,應會試不第,便在吏部登記註冊(清代遠省舉人一次會試不第後,便可到吏部註冊候選),於康熙二年(1663年)被選授甘肅省莊浪縣知縣,直至康熙十一年(1672年)辭官回籍。
莊浪位於甘肅東部,地處中原通往西域的要道邊上,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清軍曾於此同農民起義軍對峙。王鐘鳴到任時,莊浪已是城池殘破,百姓流亡,田地荒蕪。志書上這樣記述當時莊浪縣的景狀,“其人多鶉衣鳩面,貧莫舉火者;其村落皆穴居野外,寥寥不數家;其土皆服耕隴畝,不甚詩書禮讓;其田連阡荒蕪;其戶口逃亡;其事繁冗。”王鐘鳴因此感嘆道:此地人何不幸而至於此!但他毫不氣餒,立即派員四處招徠流民,給原籍百姓恢復田產戶籍,對外地流民也給予妥善安置。同時,他鼓勵百姓開荒墾地,植草種樹;倡導採用南方的先進生產工藝。除了採取上述一系列恢復農耕的措施外,他還不辭辛勞,常常是單人匹馬,四處勸導流民定居立業。因此,莊浪一改昔日的荒涼,廣袤的原野上見不著一塊拋荒的田地。莊浪縣的民生很快得到改善,社會也就安定下來。
在醫治戰爭創傷,恢復經濟的同時,王鐘鳴極為重視教化。社會稍為安定後,他便著手“倡修學宮,興建義學”,募集士人執教,並常常親往學宮講解經典要義。莊浪縣的文教之風自此日盛,面貌煥然。
莊浪縣的西北面皆是高山。山麓平曠處河流不暢,一遇大雨,山洪暴發便要淹沒田園沖毀房舍,百姓深受其苦。於是王鐘鳴便發動吏民疏浚河道,修築長堤以抵擋洪水,使侵擾百姓多年的水患得以治理。
王鐘鳴善於化解民間糾紛,判斷公正。當時莊浪民間不靖,他總能注重教化,勸解百姓相互禮讓,使訟務銳減。
莊浪縣以往沒有縣誌,待社會稍為安定,王鐘鳴便著手編纂。他親自踏勘莊浪的關隘山川,查閱蒐集資料。歷經兩年時間,終於編成莊浪縣有史以來的第一部縣誌。
王鐘鳴連任莊浪縣令的最後一年——康熙十一年(1672年),莊浪大旱,農耕無收,饑荒遍於城鄉。王鐘鳴立即上報請求賑災。他沒有坐等上司批覆,立即打開官倉放糧賑濟饑民。縣衙屬吏們都勸他萬萬不可因私放官糧而獲罪,以致貽誤前程——當時他已接獲朝廷“內調”他上京任職的聖旨,私啟官倉對他極為不利。王鐘鳴卻慷慨激昂地說:“俟報而後發,是索吾民於枯魚之肆,吾豈以一官易民命哉!”意思是:坐等上司批覆爾後發糧賑濟災民,等於把百姓當作撈上水的魚擱在店鋪里。我哪能用百姓的生命來保住自己的官職呢!他把百姓的生命看作比什麼都重要,明知將獲罪於朝廷而貽誤前程,卻義無反顧。果然,不久後他便被撤職回籍(“削秩歸”,《泉州府志》寫成“謝病歸”)為了拯救百姓,王鐘鳴毅然放棄“烏紗”,永別官場。族譜里說他“飄然歸里”,其實對於一個歷寒窗十載,一生追求功名的書生來說,他心中的痛苦和失落是可以想像的。王鐘鳴被罷職將欲返鄉時,莊浪上萬百姓堵住路口,攔住車道,爾後送出百里之遙(“攀轅臥轍者萬計,送數百里”)。爾后庄浪百姓樹立王鐘鳴的德政碑於城外大堤上,以志紀念。
康熙十二年(1673年),回到家鄉的王鐘鳴主持續修沙格村的《蟹谷王氏族譜》並為之作序。族譜記載,王鐘鳴回鄉後“鬱郁中殂,識者悲之”,在鬱郁憂悶之中病逝,大約卒於康熙十三或十四年(1674-1675年)。
志書載,王鐘鳴的著述有《莊浪縣誌》數卷和其他一些文章。他逝世後,因兒子王璋貴,被朝廷追贈為“戶部山東司郎”。
參閱清道光版《惠安縣誌·續志》、《蟹谷王氏族譜》等
-----本篇林明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