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山[河北人]

王金山[河北人]

王金山(1945.2—),吉林公主嶺人,歷任吉林省梨樹縣委副書記,安徽省委副書記、省長,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基本資料

王金山王金山

王金山

男,漢族,1945年2月生,吉林公主嶺人,1967年9月參加工作,1971年1月入黨,在職研究生學歷、經濟學碩士

簡歷

一九三五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二十五軍七十五師二二五團戰士,警衛員,看護員,看護班長;參加了嶗山,榆林橋,直羅鎮、東征和山城堡等戰役。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八團司藥,軍醫助理,軍醫;新四軍三師十旅旅部門診部主任,新四軍三師淮海六分區衛生部休養所所長,淮海六分區衛生部幹事,主任;參加了平型關,反九路圍攻等戰役,一九三八年在張莊戰役中負傷。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華東野戰軍第七野戰醫院副院長兼手術隊隊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衛生部科長,華東軍區海軍衛生部科長;參加了七戰七捷,萊蕪,孟良崮,沙土集,豫東,淮海等戰役;參與了華東軍區海軍衛生系統的組建。

政治生涯

 1964.09——1967.09,吉林省四平師範專科學校理化科物理專業學習
1967.09——1968.12,畢業後留校待分配
1968.12——1976.12,吉林省懷德縣八屋公社中學教師,公社教育幹事、宣傳幹事、公社黨委委員,縣委宣傳部幹部,縣農業局副局長等職務[3]
1976.12——1982.03,吉林省四平地區農辦副科長、地委政研室研究員、地委常委秘書
1982.03——1983.04,吉林省梨樹縣委副書記
1983.04——1988.01,吉林省副省長(其間:1983.09—1984.01在中央黨校進修部進修班學習)
1988.01——1989.12,吉林省白城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
1989.12——1990.08,吉林省白城地委書記、行署專員
1990.08——1991.02,吉林省白城地委書記
1991.02——1992.03,吉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
1992.03——1992.12,吉林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
1992.12——1993.04,吉林省委副書記、省委組織部部長
1993.04——1996.08,吉林省委副書記兼省委政法委書記、省委黨校校長(其間:1993.09—1996.04在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政治經濟學專業讀在職研究生,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5.09—1995.11在中央黨校進修一班學習)
1996.08——1998.11,浙江省委副書記、省委黨校校長
1998.11——1999.01,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副書記
1999.01——2000.09,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2000.09——2002.09,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副主任、黨組書記(正部長級)
2002.09——2002.10,安徽省委副書記
2002.10——2003.01,安徽省委副書記、代省長
2003.01——2007.11,安徽省委副書記、省長
2007.11——2007.12,安徽省委書記、省長
2007.12——2008.01,安徽省委書記、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
2008.01——2010.05,安徽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
2010.06——至今,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從政軼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華東軍區海軍衛生部科長,副部長,海軍總醫院院長(上海),海軍舟山基地衛生處處長。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九年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衛勤系學習。畢業後,歷任海軍舟山基地後勤部副部長兼衛生處處長,海軍東海艦隊後勤部衛生部部長,海軍上海基地後勤部部長,海軍東海艦隊後勤部第一副部長。一九八二年以正軍職離休。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校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三級自由獨立勳章,三級解放勳章,一九六二年晉升為上校軍銜,一九六五年晉升為大校軍銜。一九五四年被評為三等甲級殘廢軍人。一九八八年榮獲二級紅星功勳榮譽勳章。
一九九二年二月在上海去世。

從政理念

王金山現在的理念不是統一,而是和平。他的原話是:打造精銳新國軍,確保台海無戰事。他的兩岸政策是有兩面性的,一方面,他不會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上主動挑釁大陸,在諸如開放大陸遊客赴台觀光等事務性經濟型問題上會大開綠燈,為台灣經濟發展創造條件,也符合大陸一直希望的增加兩岸交流與合作。另一方面,馬英九希望重整台灣目前的經濟和軍事狀況,提高台灣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確保台灣不會太明顯地落後與大陸,為將來可能的兩岸談判提高自己的籌碼。按照他的原話,如果台灣自己沒有實力做後盾,談判就等於投降。所以馬英九仍然會繼續購買美國武器以抬高台灣的軍事實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