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林[廣州吉必盛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躍林[廣州吉必盛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躍林,男,廣州吉必盛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 雖然自稱“新兵”,但王躍林並非資本市場的初哥。1999年,深交所開始籌備創業板,時任廣州白雲粘膠廠常務副廠長的他,力主將這家國有企業改制上市,並且取得了上級領導的支持,但更高層面的領導卻並不同意,最終未遂,但顯然王對資本並不陌生。

基本信息

早年經歷

和創業板的多數創始人一樣,王躍林也是做研發出身,並且擁有多項技術專利,還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但他說自己“把市場永遠擺在第一位”,這種對商業的重視和他早年的經歷有關。

1992年,王躍林離開“晨光院”,去廣東南海嘉美精細化工公司工作。老闆是一個香港人,當時這個新成立的公司沒什麼技術人員,王躍林扮演了多面手的角色,除了主要負責的技術開發,還對生產、市場、推廣、宣傳、客戶服務都有很多接觸。1995年,王躍林轉往廣州白雲粘膠廠,在此期間,他主持開發了玻璃密封膠、結構密封膠等項目,並成功將其產業化。

“我在廣東最大的收穫是市場經濟的理念,我們開發的產品如果不被市場認可,就是空中樓閣,沒有任何意義。”王躍林說。

2002年,廣州白雲粘膠廠終於開始改制,作為副廠長,王躍林出資幾十萬元獲得了部分股權,但在他看來,這次改制並不太成功。也許是一種巧合,這一年,王躍林被委任負責開發氣相法白炭黑項目,不久這個項目從白雲粘膠廠內部孵化出來,成立廣州吉必盛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王將自己在白雲粘膠廠的股份全部置換到吉必盛,後來吉必盛通過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王躍林又與幾位合作夥伴掏錢成為吉必盛的最大股東,此時,他才真正開始自己的創業。

公司發展

王躍林 王躍林

到2002年,王躍林做機矽膠科研已有14年。作為技術負責人,王躍林在離開白雲粘膠廠的時候簽署了保密協定,但並未簽更為嚴格的同業禁止協定,這意味著他可以隨時重起爐灶,進入他最為熟悉的領域,但他還是等了3年,才以投資參股的方式回到矽膠行業。

吉必盛的產品是氣相法白炭黑,這種納米新材料主要套用於橡膠、塗料、醫藥等領域,並且它是以多晶矽的副產品為原料。簡單來講,吉必盛是用光伏產業的副產品作為原料,生產出極具商業價值的新材料,“它可以把多晶矽行業的副產品轉化成有價值的產品,變廢為寶,可以說是真正的循環經濟。”王躍林說。

但和所有創業者一樣,王躍林的創業過程遠非一帆風順。2001年,吉必盛引進烏克蘭250噸氣相法白炭黑裝置,經過3年的調試改裝擴容,到2004年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即將進入規模生產時,其工廠所在的江西當地政府引進一家跨國化工公司,這家公司要求當地不得有同類企業,吉必盛江西公司被強行關閉。

2005年,吉必盛吉林工廠建成不久,遭遇“11. 3大爆炸”,爆炸點就在其工廠正對面200米處,廠房被毀,加上松花江污染,整個工廠停產半年多。這兩次打擊對吉必盛來說,幾乎都是致命的,“整個2006年,公司只有幾十萬利潤,和2001年的時候差不多。”

“我這輩子走的艱辛實在是太多了,該遇到的問題全遇上,不該遇到的也遇上。我很無辜,但碰上這種事情能怎么辦?完全沒轍。”王躍林說,“你處在這個社會,要學會接受,我心態好,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