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誠齋

堂,西援鳳翔革命。 鳳翔於10月29日光復後,清軍反撲。 1912年,王受命出任宜川縣縣長。

王誠齋(1873~1924)名玉汝,字成齋,又作誠齋,號覺一。陝西扶風人。青年時
期曾受業於關中著名學者劉古愚門下,與于右任、焦易堂、馮孝伯、茹欲立等人交往
密切。
光緒三十四年(1908)到北京應考。回陝後經臨潼志士曹印侯介紹加入中國同盟會,
即與同鄉魏象樞秘密從事革命活動,一度被捕入扶風監獄。在獄中從容鎮定,數月時
間竟通曉中醫,使獄吏為之傾服。時扶風知縣陳綰紹同情革命,暗中為之開脫,遂獲
釋。不久,借知縣命他組織地方團練之機,暗中組織革命武裝獵虎隊,以保定軍官學
校畢業的李雲溪為隊長,其下趙七、谷中齡等皆一時扶邑俊傑。辛亥革命前夕,王擔
任西路暴動總指揮。
1911年10月22日西安起義爆發。王當即在扶風舉義回響,然後向東聯合武功焦易
堂,西援鳳翔革命。
鳳翔於10月29日光復後,清軍反撲。當地名士李逢春倡議向省城請兵。陝西軍政
府命副大統領萬炳南坐鎮鳳翔,並調曹印侯新組之敢死軍往援。印侯遂以所部到扶風
會合王成齋及焦易堂部。王以獵虎隊為基本隊伍,臨時在扶風募集新兵,扶邑志士踴
躍爭先, 後來的靖國軍名將董振五即在此役參軍。曹率敢死軍和扶、武新募之眾共3
000人向西開拔,王為參謀,與曹共決軍中大事。
時清軍約1.2萬餘人, 正從西、南兩面鉗擊鳳翔。革命軍守城部隊不足6000人,
武器裝備極差。敢死軍到達後,印侯不幸臥病,軍事指揮一概委託王成齋。王治軍
明,布置有方,運用伏擊、突襲、迂迴進攻等法,出敵不意,沖入敵陣,斬殺清軍數
百,繳獲槍枝、彈藥、駱駝等戰利品甚多。
1912年,王受命出任宜川縣縣長。到任後即查訪民隱,開倉濟貧,繼而剪除惡紳,
親課農桑,振興教育,創辦宜川國小,政聲著於當時。1914年陸建章主陝,陝西政權
完全落入北洋軍閥手中,陝西民黨人士策劃反對袁世凱及其在陝代理人陸建章。王棄
官歸里,謀在西府起事。1916年春,被陸建章派來的騎兵偵緝隊捕送西安監獄。適獄
吏仰慕王之文才,陰為保護,並得同盟會會員王伯髦齲滌幢緩ΑM曷?建章被逐,王遂出獄。
護法之役後,受命執扶風縣事,主要辦了四件事:(一)整理戶籍田糧,劃全縣為
24里,各里依土地優劣定等級,依等級定田賦。里長司一里之事,使多年田賦混亂現
象告一終結;(二) 嚴令禁種與吸食鴉片;(三) 熱心地方教育,發展地方教育事業。
(四)提倡天足運動,教育婦女放棄纏足陋習,並從自己的女兒做起,以為示範。整頓
扶風縣政見了成效之後,又被調任彬縣縣長。在彬縣期間,剪除當地土匪豪紳吳柏梁,
又為百姓平反冤獄,深得當地民眾愛戴。
陳樹藩投靠北洋軍閥段祺瑞後,強化武裝勢力,預征田賦,並出賣全省棉業及銅
元製造業給日本以換取太倉銀行借款。革命黨人聯繫反段倒陳。1918年組織靖國軍,
于右任任總司令,委王任籌餉總局局長兼游擊司令。籌餉之法除正額田賦外,多向富
戶捐派,王時以家中資財接濟軍需。至靖國軍各部都有了固定駐地,籌餉局才撤銷。
1920年,靖國軍總部在轄區設臨時議會於三原,由各界人士投票選出議員27人,
王任議長。議會成立後,渭北各縣原任議員多衝破劉鎮華的羈縻來三原參加臨時議會。
當時,靖國軍控制區域的政治措施多經議會討論決定。
同年,靖國軍各路司令俱已先後接受奉系或直系軍閥改編。王與茹欲立、柯謙益、
李元鼎、惠又光、石象儀、甄士仁、楊虎城等雖持反對態度,終未能挽狂瀾於既倒。
于右任與王成齋、楊虎城在武功重組靖國軍司令部,戰鬥力量惟楊虎城部、郭堅殘部、
王成齋原轄之游擊騎兵及手槍營。 1922年5月武功戰役後,楊虎城率師退入陝北,於
右任南下向孫中山請示;王經陝北赴北京以觀時變。農商部總長李根源素重王之德才,
任命其為開發西北實業專使,王堅辭不就,後病逝於家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