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聞識

王聞識,革命志士。新中國成立後,黨追認王聞識為革命烈士,烈士的遺物集中陳列於上饒烈士陵園紀念館。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聞識(1911—1942),原名王文拭,壯族,廣西南寧人。1911年12月24日出生於貧民家庭。1924年後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投身當地革命鬥爭。1926年在南寧第一次被捕。出獄後通過組織到上海,繼續從事革命工作。1929年後,不久被當時上海英租界巡捕房以共產黨員嫌疑逮捕,在捕房監獄囚禁三年余。1932年下半年經黨營救出獄,由共青團員轉為中共黨員,到杭州《江南日報》任編輯。1934年第三次被捕,國民黨反動派把他囚禁於杭州浙江陸軍監獄兩年以上。他三次入獄,雖迭經酷刑亦未暴露身份與黨的機密,1935年底出獄,中斷了黨的組織關係。抗日戰爭爆發後,王聞識在黨的浙江文委邵荃麟、葛琴等領導下,與陳叔時、翁澤永等同志創辦《戰時生活》旬刊,宣傳抗日救亡。1938年王聞識由駱耕漠、邵荃麟介紹重新入黨。1937年冬,在黨的安排下,王聞識任浙江省抗日自衛團三支隊政訓室主任。1938年底,王聞識任民族日報社社長兼支部書記,社內建立了黨的特別支隊。次年2月中共浙西特委成立,報社特支直屬浙西特委領導。1939年1月5日,《民族日報》創刊,以鮮明的政治立場堅持抗戰、堅持團結、堅持進步,宣傳黨的持久抗戰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深受人民民眾的歡迎。除杭、嘉、湖一帶外,影響及於上海,使游擊區和淪陷區的人民能不斷聽到黨的聲音。1940年下半年,國民黨反動派陰謀策劃第二次反共高潮,《民族日報》也遭到厄運。9月,國民黨軍統和CC聯合策劃向《民族日報》開刀,以接管、改組、繼續出版的方式來改變這個報紙的性質。至此,王聞識只好率領編輯部同志及其他部分人員撤離戰鬥崗位。1941年“皖南事變”後,王聞識在金華被逮捕,即被押到上饒中營囚禁。在特務的刑訊面前,堅貞不屈,保持了革命者的崇高氣節,保護了黨的機密。由於在獄中長期遭受非人折磨,王聞識於1942年10月10日在獄中病故。新中國成立後,黨追認王聞識為革命烈士,烈士的遺物集中陳列於上饒烈士陵園紀念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