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香

王素香(1924——2012),女,漢族,上海崇明人。 歷任甘肅省畜牧廳總畜牧師,全國婦聯第五屆執委。

人物簡介

1982年被評為甘肅省勞動模範。1983年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和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王素香同志1954年畢業於西北畜牧獸醫學院畜牧系。畢業後她懷著發展西北畜牧事業的理想,立志在甘肅從事種草養畜研究,先後在甘肅省畜牧廳、甘肅省科委工作。

人物經歷

她的人生道路是從坎坷不平的道路上走過來的。1959年,批判“右傾”機會主義路線時,她因向中央寫信反映大躍進存在的問題,蒙受錯誤批判。在文革十年動亂時期,又以“惡毒攻擊”,“仇視社會主義”等罪名被打成“現行反革命分子”,多次遭受批判。1970年受到開除公職處分,被迫離開工作崗位,送到幹校監督改造。直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才予以平反,恢復名譽,重新開始工作。

政治上獲得新生的王素香同志,當時雖然已經五十四歲,你她想到的是事業,是工作,是把過去失去的時間奪回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效黨,報效祖國,報效人民。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鼓舞下,她向黨組織第四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同時還積極要求到甘肅省最貧困的山區去蹲點,決心為改變那裡貧困落後的面貌貢獻自己的力量,以實際行動接受黨組織的考驗。

1979年春,王素香同志離開在蘭州的家,毅然來到地處甘肅省中部乾旱貧瘠的通渭縣隴陽鄉申家山村。幫助農民種草致富。指導農民種植牧草--紅豆草。使農民從種草中看到了希望。到1983年,僅草畜收入到三萬一千八百萬元,人均口糧達到六百多斤。經過五年的艱苦奮鬥,申家山變了,成為甘肅省第一個靠種草養畜翻身的典型,為省乾旱山區開闢了種草起步、以草養畜、促農促林、治窮致富的希望之路。王素香同志的這項成果獲得了個農牧漁業部三等獎。1979年在通渭縣申家山700多畝荒地里試種優質牧草紅豆草獲得成功,緩解了當地燃料、飼料、肥料俱缺的矛盾。後逐步推廣到河北、山西、內蒙古等二十多個省區種植。

1984年至1986年,她和其他技術人員一道,採取技術承包的形式,幫助甘肅省中部地區推廣種草一百多萬畝。在她的推動下,甘肅省乾旱山區出現了種草養畜的新局面。

在種草養畜工作中,王素香同志和農民民眾打成一片,深受他們的愛戴。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國家和省上分別授予她省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並且被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1984年,她光榮的加入了黨組織,並被《半月談》雜誌評為全國十大新聞人物之一;1985年榮獲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並榮獲“五一”勞動獎章,中共蘭州市委、蘭州市政府也授予她“振興蘭州地帶頭人”光榮證書;1986年,中共河北省邢台地委和邢台地區行署為表彰她為太行山區傳授紅豆草種植技術的功績,給她記一等功,並贈她“功在太行”和“譽滿冀南”的鏡匾。2010年,在甘肅省婦聯組織開展的甘肅省傑出女性評選活動中,王素香同志被評為“甘肅省傑出女性”

王素香同志1990年退休後,懷著人退志不退的精神,心裡仍想著山區人民的致富,還積極出主意想辦法,發揮著餘熱。她關心下一代的成長,心繫貧困山區的學生。1995年起,她和老伴一起在甘肅省隴南山區資助了5名貧困學生,直到大學畢業。每年都從自己微薄的工資拿出一部分捐助災區和貧困地區。在省科委工作的近二十年時間裡,各項工作都能按照組織要求完成任務,她熱愛黨的科技管理事業,熱心為科技工作服務,勤奮敬業,踏實肯乾,吃苦耐勞,為省科技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地貢獻。

王素香同志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她在工作中對自己要求嚴格,以身作則,廉潔奉公,任勞任怨,堅持原則,作風正派,團結同志。工作作風嚴謹,為人樸實,對人誠懇熱情,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退休後,還注意關心國家大事和甘肅省科技事業的發展。表現出一位老同志高尚情操和優良品質。

2012年11月18日零時十分王素香同志因病在鄭州去世,享年89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