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玲[湖北省政協副主席]

王紅玲[湖北省政協副主席]

王紅玲,女,漢族,1964年4月出生,湖北江陵人,民革成員,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教授,1987年10月參加工作。 現任湖北省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湖北省委會主委。

人物履歷

1980.09——1984.07,華中農學院農業經濟系學生,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1984.07——1987.10,中南財經大學農經系農業經濟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87.10——1996.06,湖北大學經濟管理系教師(1993年晉升講師,其間:1993.09—1996.06武漢大學經濟學院當代西方經濟學博士研究生學習,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6.06——2000.01,湖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教授(1996年晉升副教授,1998年任碩士研究生導師。1998年晉升為教授。其間:1997.03—1999.12中南財經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

2000.01——2001.03,湖北大學商學院教授(其間:2000.02—2001.12國家留學基金會公派英國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後研究);

2001.03——2002.01,湖北大學科研處副處長(正處級);

2002.01——2004.02,湖北大學科技開發辦主任、科研處副處長(正處級)(其間:2003.03任第九屆省政協常委、兼職副秘書長;2003.12任省婦聯副主席);

2004.02——2008.10,湖北省農業廳副廳長、省婦聯副主席(兼)、民革湖北省委副主委;

2008.10——2011.01,湖北省農業廳副廳長、湖北省孝感市副市長(掛職)、省婦聯副主席(兼)、民革湖北省委副主委;

2011.01——2016.03,湖北省農業廳副廳長、省婦聯副主席(兼)、民革湖北省委副主委;

2016.03——2017.06,民革湖北省委主委、湖北省農業廳副廳長、省婦聯副主席(兼)。

2017.06——2018年1月,民革中央常務委員、民革湖北省委會主委,湖北省政協常委,省農業廳副廳長(正廳級)。

2018年1月——,湖北省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湖北省委會主委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

全國人大代表。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28日,政協湖北省十二屆一次會議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王紅玲當選政協副主席。

學術研究

主講課程

《政治經濟學》、《國民經濟管理學》、《農業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外國經濟學說史》、《西方基本經濟理論》。

項目

1)2002—2004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城鄉居民消費需求模型及實證研究

2)1998—2000 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我國所有制經濟結構調整與最佳化研究

3)2001—2003 主持國家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項目:我國糧食主產區耕地撂荒問題研究

4)2001—2003 主持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中國消費函式及有關問題的研究

5)2001 獲中央統戰部華夏英才基金資助出版專著:《當代西方政府經濟理論:研究與借鑑》

6)1997—1999 主持博士後研究項目:當代西方政府經濟理論研究

7)2001—2003 主持湖北省高校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消費需求的變動趨勢及消費政策研究

8)2001—2003 主持湖北省高校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高校社會科學管理研究

9)2002—2003 主持湖北省軟科學項目:湖北省農產品競爭比較優勢研究

10)1999—2000 主持湖北省軟科學項目:中國暨湖北省對外經濟的動態分析與對策建議

11)1998—1999 主持湖北省軟科學項目:湖北省所有制結構變遷的動態模擬及相關分析

12)1997—1998 主持湖北省軟科學項目:科技計畫面向市場經濟改革的困難與對策

13)1996—1997 主持湖北省軟科學項目:市場經濟下湖北省科技投向政策與重點研究

14)2002—2004 參加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排名第二):重建與激活我國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的研究

15)2001—2003 參加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排名第二):糧食主產區耕地撂荒問題揭示及其規避研究

16)2002—2004 參加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排名第二):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的國際比較與我國產業損害實證研究。

17)1993—1996 參加八五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國家重點研究項目:當代西方經濟理論研究

論文

1.《中國城鎮居民醫療需求的實證分析》,獨著,《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2年第6期。

2.《中國工業所有制結構差異及其影響的實證分析》,獨著,《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1年第5期。

3.《中國城鎮職工健康及醫療服務需求的模型分析》,獨著,《統計研究》,2001年第5期。

4.《中國所有制結構變遷的統計特徵及實證研究》,獨著,《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0年第8期。

5.《關於農業剩餘勞動力數量的估計方法與實證分析》,獨著,《經濟研究》,1998年第4期。

6.《農業經濟成長因素分析的一種統計方法》,第一作者,《中國農村經濟》,1998年第4期。

7.《估算我國農業剩餘勞動力數量的一種方法》,獨著,《統計研究》,1998年第1期。

8.《我國農業隱性失業的統計測算》,獨著,《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98年第1期。

9.《資源配置最佳化模型與我國農業剩餘勞動力數量估計》,獨著,《中國博士後第二屆經濟學管理學論文集》,1998年。

10.《東南亞金融危機與開發中國家的金融自由化》,第一作者,《98全國世界經濟學會中青委學術論文集》,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年。

11.《對一個農業制度變遷模型的再探討》,獨著,《經濟研究》,1997年第10期。

12.《農業科技進步的一種度量方法及我國農業的實證分析》,第一作者,《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97

13.《剖析年環比價格指數中翹尾因素的疊架模型》,獨著,《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97年第7期。

14.《農業經濟成長中廣義技術進步的度量方法研究》,第一作者,《統計研究》,1997年第6期。

15.《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周期理論及其評議》,獨著,《經濟學動態》,1997年第1期。

16.《不完全信息與新凱恩斯主義價格剛性理論》,獨著,《經濟評論》,1997年第5期。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理論經濟學》雜誌,1997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7.《農業經濟成長因素分析》,獨著,《中國博士後首屆經濟學管理學論文集》1997年。

著作

1)《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 副主編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2)《新經濟知識辭庫》 參編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3)《外國經濟學說研究專輯》 副主編《經濟評論》增刊1995年出版。

4)《當代西方經濟理論研究叢書》 參編 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1997年陸續出版。

5)《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副主編 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年出版。

6)《新凱恩斯主義》 獨著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出版。

7)《當代知識經濟研究》 主編 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年出版。

8)《政治經濟學大辭典》 參編 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9)《當代西方政府經濟理論研究與借鑑》 主編 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5月。

人物榮譽

1)1997年獲湖北省高校工委、教委頒發“高校先進女職工”獎。

2)《經濟系統技術進步度量的實用模型》第一作者1988年獲中國數量經濟學會優秀論文獎,1990年獲湖北大學科研成果三等獎。

3)《湖北省產業結構體系和產業政策的確定與選擇》獨著1989年獲湖北大學首屆學術報告月優秀獎。

4)《一個生產資源配置最佳化模型及其套用》1998年獲湖北省統計科技進步三等獎。

5)《剖析年環比價格指數中翹尾因素的疊架模型》1998年獲湖北省青年學術論文獎。

6)1998年 獲國家統計局全國統計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7)1998年 獲國家統計局經濟統計改革與發展研究成果一等獎。

8)1998年 獲湖北省經濟團體聯合會經濟學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9)1998年 獲武漢市人民政府社會科學成果優秀獎。

10)2002年獲首屆湖北省“優秀博士後”(政府獎)。

11)2002年 被評為湖北省“十大傑出青年”(第六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