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國開行]

王益[國開行]

王益,生於1956年4月12日,雲南劍川人。擁有學歷為北京大學歷史系本科、碩士研究生;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曾擔任國務院證券委辦公室副主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和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有多本經濟學論著,是《證券知識讀本》和《證券市場導論》主要編寫和審稿人之一。工作之餘,喜歡音樂創作,作品有《香格里拉》、《夢麗江》、《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等。於2008年6月8日被“雙規”。2010年02月03獲悉,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王益因涉嫌犯受賄罪,已被市檢一分院起訴至北京市一中院。據悉,王益受賄1700萬元。法院將在2月份開庭審理此案。

基本信息

履歷

1956年4月生於雲南龍陵一個普通家庭

1978年9月-1984年2月北京大學歷史系本科、碩士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1985年11月-1992年9月中央顧問委員會辦公廳,曾任薄一波秘書

1992年10月-1995年10月任國務院證券委辦公室副主任

1993年12月-1994年8月任北京百峰新技術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4年9月-1996年9月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並獲博士學位

1995年11月-1999年2月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分管發行、基金等重要業務

1996年與妻子王昭明離婚

1999年2月至2008年6月初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升為副部級

2004年開始策劃《神州頌》演出

2005年王益作詞作曲的合唱《去遠方》在國家交響樂團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音樂會上首次登台

2006年12月王益作曲、作詞的《神州頌》在北京音樂廳首演, 至今已演出五十多場

2007年12月28日太平洋證券上市,王益親屬持有原始股

2008年2月-4月王益的前任秘書孟濤、其弟王磊李濤相繼被調查

2008年4月以來王益被有關部門監控,並被限制出境

2008年5月6日出席涌金董事長魏東自殺後的追悼會

2008年6月8日出席在寧波召開的“博鰲現代物流與自由港國際論壇”,返京時被中央紀委特偵組“雙規

主要學歷

1978.9-1984.2:北京大學歷史系本科、碩士研究生,分別獲學士碩士學位;

1994.9-1996.9: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並獲博士學位。

人生軌跡

1、王益1956年4月生於雲南龍陵一個普通家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如同你我他,一張白紙般的純潔。

2、1978年,恢復高考次年即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84年北大研究生畢業。可見其年少得志且有才華,學富五車,經典子集,無所不曉。歷史系,研究歷史興替,在歷史的長卷中感悟年華,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更應該看透榮華富貴,生死沉浮。在一窺我中華文明傳承的寶庫後,作為北大的歷史系莘莘學子,當會敢為天下先,驕傲我中華文明的璀璨。西裝革履之下,應該是愛我中華的拳拳的心,滿肚子裝的是中華文明知識和仁義道德。

3、1985年11月-1992年9月中央顧問委員會辦公廳工作,曾任薄一波秘書。有道是三十而立,王益本人可謂風華正茂,沒有背景,卻分配到了那么好的單位。也許組織部門幼稚的想到,學歷史的,就讓他和老幹部們在一起,研究研究歷史吧。過來之人都知道,其實,那時候的中央顧問委員會,是沒有職務的實權派,是比中央政治局還有權的政治權威。有資格在南海指點江山的老人家就是中顧委乃至全中國的無冕之王。宰相門房七品官,在中顧委工作,顯然是踩在巨人的身上,機會多多,前途廣廣。

4、1992年10月-1995年10月任國務院證券委辦公室副主任。了不起的位置,不得了的職務,當然,懂經濟的老幹部薄老手下的秘書,想當然會得到有關領導的青睞。此期間,正是我國證券行業初起步,摸著石頭過河的年代,證券業作為經濟行業的領頭,證券委的領導可是比機關具體,比實體高貴的行業。從其1993年12月-1994年8月任北京百峰新技術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簡歷來看,正是機關辦實體,全國上下都下海做生意的年代,從中看出王益已經不屑沉下心做學問了,頭腦還沒有被歷史搞得僵化,知道做董事長體面而實惠,名利雙收且符合政策。公務員和老闆兼得,兩頭好處一個不落。但筆者不知道王益的新技術開發是學習歷史中的活字印刷再現呢,還是指南針的新偽裝呢,一個學歷史的就這樣做了個現代科學的掌門人了。腦子夠活,從此一帆風順,一發不可收。

5、1995年11月-1999年2月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分管發行、基金等重要業務。這是個人皆眼紅的職務,雖然不是證監會正職,卻是實權派。想王府門前定是車水馬龍,拜訪者絡繹不絕。公家的,有市長行賄,好讓本市企業上市,私家的,個體老闆先支付重金,要支持私營經濟么。都合乎政策的方向,苦了一大堆蒙在鼓裡的股民,拿出血汗錢,排隊申購新股,走上血本無收的不歸路。一大堆行賄資金攤入成本,轉嫁給股民了,肥碩了王老闆這樣的老鼠。人生得意,但還要更上層樓,雖然沒有閒暇,但是學歷還不夠,所以啊,用錢也可以掙來個1996年9月獲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學歷史的,搖身一變,成為中國當代響噹噹的經濟學家了。不知道是否自比他從歷史中學到的清代紅頂商人胡雪岩。人生得意須盡歡,身為經濟學界一精英,家中的髮妻黃臉婆,顯然不登大雅之堂。1996年,與妻子王昭明離婚。自此,沉醉於金山銀海中,沉醉於社會歌頌中,有了這一切,想什麼,什麼不來?看到以後,所謂四十不惑之年,王益可是糊塗的很啊。

6、 1999年2月至2008年6月初,任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在證監會這個風口浪尖上,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所以功成身退,早日回歸不擔責任的職務。雖然副行長仍然有權,但是,在銀行系統(銀行是企業)里可以遠離政府公務員的廉政要求,(他可能過低的估計紀委都是在找公務員的麻煩)又可以拿年薪百萬,何樂不為?王益自己可能都為自己的金蟬脫殼而自鳴得意。但他學歷史的,應該早早知道,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的成語。2007年12月28日,太平洋證券,“非正常”上市,王益的親屬被證實持有原始股。曾作為證監會副主席的親屬持有老鼠倉,不能不說是當代中國股市的悲哀和滑稽。

7、多財多藝的王益。2005年,由王益作詞作曲的合唱《去遠方》,在國家交響樂團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音樂會上首次登台。2006年12月,由王益作曲、作詞的《神州頌》在北京音樂廳首演,至今已演出五十多場。王的多藝,顯然是其最好的偽裝。但筆者知道,精英往往就會栽在最得意之處。騙子張俊以是個詩人,央視導演趙安是個受賄犯。精英們是有真才實學的,他們缺少的只是道德和法制的規範。所以說,中國領導幹部德才兼備才是之上的原則。

8、 2008年2月-4月,王益的前任秘書孟濤、其弟王磊及與之來往從密的深圳商人李濤相繼被調查。沆瀣一氣,蛇鼠一窩。

9、2008年4月以來,王益被有關部門監控,並被限制出境。東窗事欲發,惴惴不安,食寢難安。既知今日,何必當初?

10、 2008年5月6日,出席涌金董事長魏東自殺後的追悼會。兔死狐悲,走上不歸路,都是不義之財所致。但王益仍然來參加追悼會,看出其還有點人味,值得一夸。

11、 2008年6月8日,出席在寧波召開的“博鰲現代物流與自由港國際論壇”,返京時被中央紀委特偵組“雙規”。垂死掙扎,在精英們參加的經濟論壇上出現,是告訴大家,我沒事,我無辜?還是強作鎮靜?

12、2009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簽發批捕令,以涉嫌受賄罪逮捕王益 。報應時刻來到,身陷囹圄。一切為空,地位沒有了,金錢沒有了,頭髮被剃了,還好,在牢房裡給犯人們上上歷史課,可謂手到擒來,小菜一碟,如果在講解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同時,再結合自身的歷史,一定會更加生動了。

主要論著

著作:

1.《證券公司成功之道:決策、經營、管理》;

2.《企業結構、環境與運行機制》;

3.《證券知識讀本》和《證券市場導論》主要編寫和審稿人之一。

論文:

《風險資本市場及其動作機制研究》;

《證券市場結算與存管體制的國際比較》;

《固定資產投資管理現行模式與改革取向》;

《正確認識和運用資本經營》;

《建立風險管理體系促進證券市場健康發展》;

《利用證券市場促進國企發展》;

《網路時代證券市場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論證券市場的孵化器功能》。

歌曲作品

王益[國開行]王益

王益的音樂創作活動始於2002年夏,幾年來他的一些作品已陸續出版和演出。

2005年和2006年,王益創作的《去遠方》由國家交響樂團分別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音樂會和紀念李德倫先生逝世五周年音樂會上演奏,獲得廣泛好評。著名作曲家,國家交響樂團團長關峽先生稱之為“中國的安魂曲”。該曲目還曾由不同的樂團多次演出過。

2006年,王益創作了《神州頌》,獻給正在復興中的偉大祖國。作品主題宏大,結構嚴謹,旋律優美,樸質感人,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民族性和大眾性,唱出了中華民族的心聲。該作品2006年12月9日由中國交響樂團北京首演。2007年2月,修改後的《神州頌》在北京演出三場。2007年4月,《神州頌》修改第三版到上海杭州廣州珠海深圳巡演11場,獲得巨大成功。在演出結束之後,全場觀眾自動起立,隨著指揮的雙手,與舞台上的合唱隊一同縱情高歌《神州頌》的篇尾合唱《飛吧,我的中國!》。樂隊指揮說,他指揮交響樂這么多年,從未見過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一部交響樂作品不但能夠引起全體觀眾的共鳴,而且還可以當場齊唱。吳祖強喬羽閻肅徐沛東呂其明陸在易等一批著名音樂家對作品給予了積極評價。《人民日報》、新華社、《人民音樂評論》等媒體也給予作品充分肯定。

王益創作的歌曲作品還有《香格里拉》、《夢麗江》、《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家鄉》、《祝福》、《將軍歸》、《額爾古納》《好男兒》、《百姓平安天下安》等。

新浪專題:《神州頌》2007新春交響音樂會

雙規最早傳聞

王益[國開行]王益

2008年6月16日,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前證監會副主席王益被正式“雙規”已經6天,離涌金系掌門人魏東跳樓整整40天。

2008年5月10日,《理財一周》曾以《魏東之死:券商流下第一滴血》為題,對有關券商進行了重點報導。6月8日,王益被“雙規”,隨著調查的深入,其間的利益食物鏈亦逐漸浮出水面。“此次調查王益只是個開始,”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因為涉及的利益群體錯綜複雜。”

據了解,王益任職國開行副行長期間利用職務之便幫助過很多企業家,因而自然有企業老闆投桃報李,包括對其相關活動提供贊助和其他利益承諾。

幾年前,在不少論壇,均有某著名電視台一名清純型主持人與王益有染的傳言。多方渠道證實,王益已離婚,那名主持人確實是王益曾經的女友。據可靠訊息證實,有一名深圳老闆幫王益的女友出錢買房子,就是本次王益被“雙規”的真正起因。據了解,深圳的這名企業老闆已在半年前被有關部門關押。

雙規原因

2008年6月8日,王益出席了寧波“博鰲現代物流與自由港國際論壇”並做公開發言。但是在返京的飛機上,王益乘坐的頭等艙已被中央紀委特偵組成員控制。飛機著陸後,王益即被特偵組成員帶至其位於阜成門外大街的開行辦公室,而後被正式隔離審查。

王益被雙規的原因涉嫌如下幾個事情:

河南鄭東新區貸款項目

《經濟觀察報》報導,2008年2月,國家審計署在審計國開行對河南鄭東新區的貸款項目時,發現25億貸款中,少林寺和嵩山中學只用了2億多,其餘款項去向不明。王益的秘書孟濤在其中有4萬元非法收入,王益的弟弟王磊在該項目中以“財務諮詢費”的名義獲得高達6400萬元收入,因此王益被雙規。

廣發證券內幕交易案

2006年4月中下旬起,“S延邊路”股價持續飆升。當年6月2日,S延邊路才承認廣發證券借殼一事。後來,監管部門發現廣發證券總裁董正青等人在上述過程中存在內幕交易嫌疑,隨後該案被移交至司法機關。2008年6月15日,天河區人民法院宣傳科人士表示,檢察院已對廣發證券內幕交易案提起公訴,但該案尚未排出開庭時間,亦無法確定是否會公開審理。

太平洋上市

2007年12月28日,太平洋證券在上交所掛牌,令市場頗為震驚。資料顯示,太平洋證券2004年、2005年分別虧損1623萬元和2億元,2006年才盈利。令人奇怪的是,太平洋證券通過與雲大科技股東換股而上市。這一路徑既非新股發行也非借殼,因為新股發行要通過發行部和發審委,借殼上市涉及到重大重組,需要重大重組審核委員會的審批,從使用新的股票代碼來看不屬於借殼,但又達不到IPO標準。更加蹊蹺的是,太平洋證券掛牌是由證監會辦公廳向上交所發文。但這一批文卻從來沒有公開過,證監會網站上只公布了機構部於2007年4月同意其增資擴股的批覆。據證監會有關人士向《財經》記者私下解釋稱,這是“股改特例”,現在對外的統一口徑是“集體決策”。

2008年初有舉報稱,證監會、雲南國資局的官員涉嫌內幕交易,在股改之前曾購入太平洋證券原始股。太平洋證券上市開盤價達到46元,即使按照6月20日19.03元的收盤價計算,也獲利近20倍。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王益是雲南人,能把當地與肖建華(原太平洋證券實際控制人)聯繫起來,並打通必要關節的,正是王益。”《財經》記者調查發現,截至2007年3月31日,也就是太平洋證券籌劃上市前後,該公司進行了兩輪增資擴股,股本擴大了1倍,股東數量也增加到16家,其中不乏鮮有耳聞、來歷難辨的“神秘股東”,其中更有一家小股東與王益的親屬有直接利益關係。這家公司名為天津市順盈科技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出資1503萬元,持太平洋證券1%的原始股,但上市後的當前市值則高達近3億元。該公司註冊於2001年,註冊時的法定代表人即為王益胞弟王磊,後將主要股權轉讓至其胞妹王薇。之後,王薇亦於2007年5月16日名義上退出。2008年3月18日,該公司股東會決議,原股東再次將股權轉讓給宗建文覃偉橋兩位法律界人士。知情人士分析,最後一次股權轉讓,發生在2008年2月太平洋證券上市被調查後,不排除現在的股東均為代持人。而覃偉橋目前已公開否認了他是該股權的受益者。

企業給女友買房

深圳利聯太陽百貨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濤曾以自己企業的名義,替王益送給中央電視台一名女主持人兩套房。該公司亦為太平洋證券的小股東(持股0.67%),並贊助了王益詞曲的《神州頌》在深圳的一場演出。李濤還是《神州頌》演唱會DVD項目的策劃人之一。

而多位熟悉王益的人士均評價王益行事十分謹慎。“太平洋證券以這種不同尋常的方式上市後可能引起的爭議非常容易預見,王益不會‘馬虎’。”

據《財經》報導,太平洋證券籌劃上市前後,該公司進行了兩輪增資擴股,股本擴大了1倍,股東數量也增加到16家,其中一家名為天津市順盈科技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的企業持有太平洋證券原始股的1%。該公司最初法人代表即為王益胞弟王磊,後將主要股權轉讓至其胞妹王薇。之後王薇亦於2007年5月16日名義退出。2008 年3月18日,原股東將股權轉讓給宗建文、覃偉橋兩位法律界人士。接近王益的人士稱,得知親屬牽涉此事,王益勃然大怒,“勒令”全部退出。資深業界人士分析認為,王益在金融系統浸淫多年,以如此簡單的鏈條讓親屬去受益,“讓人難以置信”。

國開行回應

2008年6月25日國家開發銀行以檔案的形式,向河南省分行下發了《請協調鄭州市政府有關澄清“25億元貸款”謠言的通知》。這份通知直接要求河南省分行協調鄭州市政府,出面澄清此前媒體報導的王益批覆25億元給鄭州並挪用一事。

此前一周,處於“風暴眼”中的國開行河南省分行,已緊急進行內部項目的清理,梳理自1999年之後國開行與鄭州市所有項目的評審承諾、契約簽訂及發放情況。

“我們對鄭州市沒有承諾過25億的貸款,也沒有發生巨額‘財務顧問費’的支付。” 6月30日上午,該行一位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披露了自查結果。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通過相關渠道,獲得了一份由河南省發改委和國家開發銀行河南省分行的檔案,這份檔案向河南省直單位和有關企業印發了這個紀要。《紀要》中一共出現了三個數字,分別是提及表內貸款規模時,要求國開行河南分行在2007年完成對河南省85億元新增貸款餘額的任務,並在省政府關注項目的軟貸款一欄提及了“重點落實鄭西鐵路的5億元軟貸款和永煤集團的10億元軟貸款”,沒有提及“25億元”這個數字。

“一般這樣的開放性協定,很少具體簽署金額的。”一位知情人士評論說,“即使有,也不是某一個領導個人能夠批准的。”

國開行河南分行的負責人也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否認了“25億元”這個貸款數字,“我們給鄭州市貸的款沒有一個或者一捆涉及到25億這個數字。”其提供的國開行內部數據顯示,在2007年3月王益來鄭州考察之後至今,國開行河南省分行對鄭州市承諾的貸款共為1.35億元,投向了3個項目,分別是鄭州市道路改建、登封市嵩陽國中以及北環西路建設項目、鄭州商業技師學院。“我們還查閱了檔案,裡面也沒有王益個人關於鄭州貸款的批示,這些貸款的發放與他個人無關。”該負責人強調說。

2007年4月25日至27日,王益來到鄭州,出席第二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在這個博覽會上,國開行與中部六省7個開發區簽訂了一張大單。這張大單總額高達70億元,基本都是基礎設施項目的借款契約和貸款協定。

當月26日下午,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開行河南分行簽訂了一份意向合作協定書。意向書內,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提出在“十一五”期後幾年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對國開行的項目融資需要為10億元,主要項目為開發區內城中村環境綜合整治改造項目,融資平台為一家名為河南正和實業有限公司的企業。

到目前為止,這筆貸款仍停留在意向階段,並沒有直接支付。

同時,河南省內的另一個開發區——開封經濟開發區,也與國開行簽訂了一份借款契約,借款總額為8309萬元,用於道路新建工程項目建設。簽署時,國開行河南分行時任行長劉勇代表國開行簽字。

相關評價

雷波在中國證監會工作期間擔任當時中國證監會副主席王益的秘書。在王益被雙規後,對王益的評價是:“在我的印象中。王益是一個比較隨和、喜歡學習、勤奮工作的領導。”。對傳聞他和王益有眾多的利益往來,雷波說“現在外界多是拿我10年前的工作背景對我和國金做一些無端猜忌。我要說三點:一是當初我擔任王益的秘書,是組織上的安排;二是王益1998年12月就已從證監會調往國開行工作。我做他秘書是10年前的事情了;三是證券和銀行分屬兩個不同行業,我們並無任何業務往來,我和他僅僅是作為昔日老下屬和老上級的私人情感聯繫。”

搜狐部落格蘇占軍在部落格里評論說:

王益同志雖然犯了錯,但他的音樂才華,國人少有人能比(在我外行人看來)。八十年代大學曾流行過交響樂,曾狂聽過一陣子,但受到啟蒙的大多為外國的古典作品,少有中國的。那時一個月生活費雖然才三、四十塊錢,也曾花十塊錢買過交響樂的磁帶。王益出事後,才知道他是個業餘音樂家,知道他創作了《去遠方》和《神州頌》。昨天聽完這兩部作品,激動地差點流出眼淚來。太好了,想不到中國當代竟有如此好的音樂和音樂家,評論家對這兩部作品的溢美之辭並不過分。王益是學歷史的,學歷史出身的音樂家的內心世界,應該跳動著歷史的音符。從他的作品裡,聽到了主旋律,聽到了民族復興,也聽到他的對祖國的那份摯愛與赤誠。王益的錯在我看來,絲毫不掩飾他作品的偉大。交響樂《神州頌》曾在2007年搬上了維也納的金色大廳,可見其藝術水準不低。王益在政治上犯錯、在經濟上犯罪,但其作品不應因此而受到株連。如果我是北大歷史系書記,絕不會說他是北大的恥辱,頂多為他犯了錯,感到遺憾而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