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霞

王田霞

王田霞,女,西河大鼓演員,1930年生人。 她出身西河大鼓世家,自幼隨父親王德臣學藝,11歲開始為父親伴奏,17歲正式登台,此後輾轉北京、天津、齊齊哈爾、營口、張家口各地演出,在觀眾中享有極高的聲譽。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王田霞先生 王田霞先生

她出身 西河大鼓世家,自幼隨父親王德臣學藝,11歲開始為父親伴奏, 17歲正式登台,此後輾轉北京、天津、齊齊哈爾、營口、張家口各地演出,在觀眾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她和艷桂榮、孫雅君(北京)並稱西河大鼓的“三匹馬“,她們都生於1930年,歲在庚午。解放後參加天津市河西區書曲隊,1962年第一屆“津門曲薈”,她表演了《薛家將》的片段《薛剛反唐》。“文革”期間被迫脫離舞台,直至1996年,在梅花大鼓演員花五寶的邀請下,王田霞二度出山,參加了天津市老年藝術團,風采不減當年。1997年成功舉辦了個人專場,表演了西河大書《薛家將》的片段《夜探定海關》,長達兩個小時的演出,王田霞一氣呵成,展示了深厚的藝術功力。1998年,為抗洪賑災,她和郝艷霞等老藝術家舉行了義演,王田霞表演了自己的拿手曲目《打黃狼》。

1998年,她參加了天津市曲藝界為抗洪賑災舉行的義演,表現了老曲藝家強烈的愛國熱情。2011年,應邀在天津市圖書館舉辦講座,在講座中,她即興表演了《呼家將》的選回《呼延慶過黃河》。在長達一小時的演出中,81歲高齡的王田霞氣力充沛,字字珠璣,令觀眾嘆為觀止。

王田霞的嗓音條件並不寬裕,但她擅於亮巧藏拙,以貫口、閃板、搶板、快板發揮自己的特長,形成自己獨特的說唱風格。特別對於【二黃大反腔】、【一馬三跳澗】等大腔有自己獨到的處理。她的基本功紮實,造詣精湛,深得同行的讚許,艷桂榮的許多段子就是向王田霞學習的。除了說唱之外,她的三弦伴奏也有很高的水平,和郝艷霞一起成為西河大鼓女演員中伴奏的佼佼者。

作品

王田霞常演的曲目有大書《楊家將》、《薛家將》、《呼家將》、《前後七國》、《戰國春秋》等等,上演過的新書目有《戰鬥青春》、《鐵道游擊隊》、《平原槍聲》、《七七事變》、《風雷》等,她的伴奏早年為王田順(王田霞的弟弟),後期為程祥柱。

她脫離舞台時間較長,錄音很少,在2001年於天津人民廣播電台錄製了一批節目,由羅學發、何志遠(三弦)、張玉恆(四胡)為其伴奏,有《趙五娘尋夫》、《打黃狼》、《韓湘子度林英》、《小兩口爭燈》、《小兩口鬥嘴》、《朋友論》、《不孝子》、《包公夸桑》、《小兩口走親戚》和《楊家將》的片段《夸將賦》。

西河大鼓演員盤點

西河大鼓,前身為清代中葉流行於河北省中部的弦子書和木板大鼓。後經河北省高陽縣藝人馬三峰創新使這一曲種日趨成熟。20世紀20年代初,在天津被正式定名為西河大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