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明[累世湘軍]

看王生明的從軍履歷,簡直是國民 假如王生明只有血斗日寇的經歷,該多好。 王生明最後,的確是用手榴彈自殺身亡。

一: 王生明,湖南祁陽人,累世湘軍,據守一江山的時候,年四十四,軍中生涯居然近三十年。
1927年,廣東革命政府出師北伐,一路勢如破竹,其中,南京之戰,是對軍閥孫傳芳的關鍵之戰,孫傳芳以白俄僱傭軍和北伐軍反覆爭奪要隘雨花台,北伐軍傷亡慘重,乃以擔任預備隊的學兵隊投入戰鬥,經一晝夜血戰終於攻占這座要塞,這一戰學兵隊中有一個十七歲的班長敢戰先登,生俘白俄僱傭軍兩名。此人,就是王生明。
雨花台之役後升任四十軍少尉排長,鏇即在中原大戰中立功升任中尉,此後參加對蘇區的圍剿,在紅軍損失最大的廣昌戰役中負傷入軍校訓練班。
一九三五年,他帶領所部包圍了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賀昌,黨史記載,作戰中賀昌身負重傷。國民 黨士兵向他衝去,大叫“捉活的”。賀昌把槍對準了自己的頭部,大聲呼喊“革命萬歲”的口號,用最後一粒子彈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年僅29歲。 1937年抗戰軍興,王率部參加淞滬戰役,死守蘊藻浜,待撤出陣地,所部只剩9人生還,此戰後王因勇猛受到胡宗南的賞識,自此稱為胡手下愛將,屢屢提拔,先後參加中條山戰役,朱仙鎮戰役,屢戰日寇,抗戰結束時以上校軍銜榮獲勝利勳章,隨即參加內戰,1949年胡宗南所部敗退西康,王當時以198師副師長身份駐防台灣,為了報答胡的知遇之恩放棄職務到西康軍中擔任135師少將副師長,胡宗南逃台後依然和羅列在西康打游擊,最後化妝逃回台灣。
看王生明的從軍履歷,簡直是國民 黨軍隊的一個翻版,作為一個出色的職業軍人,他的手上既有共產黨人的累累血債,也有內戰中的骨枯戰功,還有血斗日寇的盪氣迴腸,不禁令人慨嘆。
假如王生明只有血斗日寇的經歷,該多好。
願國家永不再內戰。
王既是胡宗南的愛將,也深受蔣氏父子的重視,王家客廳中有一照片,即王在蔣經國座後侍立,儼然當年蔣介石與孫中山合影的翻版。蔣家對王生明的確有知遇之恩,即便到幾十年後也未改變。王生明死後最初極盡哀榮,但隨著台灣社會的變化,國民黨舊人的失勢,漸漸被人忘卻,家屬生活亦成困難,也同樣漸漸被人遺忘的蔣緯國曾登門慰問,竭力幫助,曰:“我們有一口飯吃,你們就有一口飯吃。”
寫到此處,忽然腦子一轉,裝甲兵上將蔣緯國何等的雄姿英發?想到了紅樓夢中的那首好了歌:“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
和當時大多數國民黨將領不同的是,王不但作戰能力很強,而且治軍嚴明,生活清廉,他對部下說:如果發現我貪污,你們就可以把我扔下海。
所以,當一九五四年十月,王被調任為一江山防衛司令的時候,一江山守軍歡聲雷動,士氣高漲,十一月二日,鍾漢波送王上一江山,一天以後,台灣“國防部長”俞大維前往視察,便為守軍的士氣所驚訝。
將是軍中之膽也。
王生明是蔣經國點將守一江山的,如果他在原來的南麂山防衛司令的位置上,無疑他會和其他國民 黨軍一起撤回台灣,一江山之戰,或許也要順利得多。
而王生明顯然也深知此戰凶多吉少。千把人的守軍不可能再增加(一江山沒有淡水),陣地暴露在解放軍岸炮火力之前,更重要的,一九五五年的解放軍,已經不再是小米加步槍,國民 黨一度稱雄的空軍和海軍,在大陳已經威風不再,一江山的守軍,很可能從一開戰就只能依靠自己。
打了三十年仗,王生明不可能不明白。
所以,他到任後即命令部下中的獨生子從一江山撤離。
王生明,是抱著士為知己者死的決心去一江山的,戰鬥打響後,他向大陳報告 -- 我不會給你們丟臉,我準備了四顆手榴彈。
王生明最後,的確是用手榴彈自殺身亡。

二: 王生明
門源縣委常委、浩門鎮黨委書記.1969年出生,漢族,青海門源人,1992年入黨,本科學歷。
工作簡歷:
1989.07-2002.03 門源縣統計局幹部(1998.12任統計局 副局長);
2002.03-2003.05 門源縣東川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2003.06-2006.09 門源縣東川鎮黨委書記;
2006.09-至今門源縣縣委常委、浩門鎮黨委書記,
主持浩門鎮黨委全面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