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水[烏蘭察布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王玉水[烏蘭察布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王玉水,男,漢族,1955年9月出生,河南澠池人,198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4年4月參加工作,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函授中文專業,大學學歷。現任烏蘭察布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是內蒙古《草原》文學刊物理事、烏蘭察布市作協主席、內蒙古作協會員,中國作協會員等。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1974.04--1979.09 巴盟烏拉特前旗西山咀公社塔布學校民辦教師

1979.09--1981.07 烏盟師專上學

1981.07--1984.06 烏盟師專教師

1984.06--1986.03 烏盟盟委政研室工作

1986.03--1993.03 烏盟盟委辦公室秘書、副科長、科長

1993.03--1994.08 烏盟盟委督查室主任(副處)

1994.08--1998.06 烏盟盟委宣傳部副部長

1998.06--2002.06 烏盟盟委副秘書長兼政研室主任

2002.06--2003.11 涼城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

2003.11--2004.04 烏盟盟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正處級)

2004.04--2006.11 烏蘭察布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正處級)

2006.ll--20l0.12 烏蘭察布市政府秘書長、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黨組書記

2011.01-- 烏蘭察布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

文學成就

王玉水長期在黨政機關工作,崗位不謂不重要,工作不謂不繁忙,但他始終沒有忘記他所鍾情的文學事業這塊聖土。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他已開始發表作品,期間有詩歌、散文、小說和報告文學見諸於報紙和文學刊物。1999年12月由中國作家出版社結集出版小說散文集《尋找真誠》。2000年12月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小說散文集《玉兔》,這是作者第二部文學作品集。《玉兔》與《尋找真誠》相比較,顯得底蘊更為厚重,題材挖掘更為深邃,表現手法上也更為成熟一些。兩部集子多以表達親情、友情和鄉野童趣為主要題材,突出表達了對人情美好的回憶和嚮往,以期對普通人性真善美的謳歌和張揚。綜觀玉水兩本集子,文筆直朴寬厚,不事雕琢,不做鋪排。不尖刻,不嘲諷,也不一本正經,詼諧調侃中的人物勾勒,三筆兩筆形神俱足,表現出作者良好的題材駕馭、形象塑造、情節組織和語言表達諸方面的功底和實力。著名作家扎拉嘎胡先生曾對王玉水這兩本集子給於了很高的評價,且從中斷言“現實主義依然是創作領域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認為,“玉水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都有強烈的個性特點和揮之不去的藝術風格。”他在評價玉水作品時說,“玉水的創作,絕非傳統寫法的照搬和臨摹,而是基於傳統意義上的創造和開拓,這與一度文學創作中的浮躁和奢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扎拉嘎胡先生還認為,“玉水該是一個很有希望的文學新人。”

2003年12月,玉水與作家谷豐登先生合作的長篇報告文學《青青原上草》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8月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作者以“雨水”為筆名的長篇政論性報告文學《真情敕勒川》,兩部長篇以洋洋數十萬言和殷殷赤子之情,表達了對他生活和工作,而且還在生活和工作的烏蘭察布大地的一往情深。尤其在《真情敕勒川》中讓讀者又清晰地看到了玉水創作的另一層面。這部作品“一反常態”,與他以前的創作風格大相逕庭。作品思想深邃,言辭犀利,雖長於敘事,但論起“理”來亦縱橫捭闔,磅礴大氣。

近年來的創作中,可以看到,玉水在有意識的從兒時的鄉野情懷中大步流星地走出來,開創了一片更為廣闊的天地。他不無憂慮地表現出城市的喧囂和紛擾、山川原生態的壯美和失落、文化層面的窺探和思考,在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極盡描繪和感懷中,免不了談古論今,從而在古今文化、東西文化的比較和抑揚中,去尋覓撞擊後的火花,去讓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中的文化意蘊在自己的作品中大放異彩。《雲之南河之北》便是作者近多年走訪燕趙三晉、雲貴川陝和江浙湖廣的“副產品”。整部作品都是對自然的崇尚和尊重,對原生態困擾的擔憂和疑慮,以及對古今文化力所能及的甄辨和思考,而不是簡單意義上的遊記和筆記之類。

2004年和2005年,玉水先後隨團對日本、韓國和歐洲八國進行工作考察。兩度出國加起來不足一個月的時間,但回國後卻創作了一系列以文化視角為落點的散文筆記,其中一些篇目發表在《草原》和《敕勒川》上。最近,作者已將這些文稿編纂成集,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書名為《東邊太陽西邊月》。自治區文聯黨組書記、著名作家裡快激情洋溢地為這本書作了《序》。里快先生坦言,在眾多考察歸國者所撰寫的散文、隨筆、遊記等作品中,王玉水的《東邊太陽西邊月》在他“心頭激起的渤漪最深,因而值得格外推崇。”之所以值得格外推崇,是玉水在操作文本時“運用的是一種完全意義上的文化目光”,這個與眾不同的表達指向,使這部作品在立意建章初始,就站在了一個與眾不同的高度。用玉水的話說,“文化居然是隱匿在幾乎所有事物背後的“生命之本”,而用文化的目光居然可以將一切困擾人類的東西看透,並讓它們裸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人類活動的每一項行為,人類歷史的每一個連結,都是文化的結果,都可以用既虛無又實在的‘文化’來釋疑解惑,文化當之無愧地統領著人類文明進程的每一步。”這種文化的目光決定了《東邊太陽西邊月》構建創意上的高屋建瓴。里快指出,與全面深刻的文化目光相匹配,是玉水彰顯在作品中的辯證思維和對作品語言的精心打造和組織。作品集敘述、說明、議論、抒情於一體,各種不同色調的語言,相互滲透,有機融合,共同為作品製造著靚麗和精彩。里快評價,“就文化散文的綜合因素運用而言,《東邊太陽西邊月》的確不失為一部出類拔萃的文本。”

留心一下玉水的創作路程,便可發現,他的每一部作品的問世,都是他文學創作的一次突破,而每一次突破都讓他在前進的路途中變得穩健,變得成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