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濟民[華中師範大學教授]

王濟民[華中師範大學教授]

王濟民,男,1954年10月出生,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文藝學教研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學理論和中國文學批評史。

人物經歷

王濟民,男,1954年10月出生,博士,教授。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文藝學教研室工作。1982年1月華中師範學院中文系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留系任教。1984-1985年,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進修文藝學。1988年,華中師範學院中文系文藝學專業在職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1995年,南開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學批評史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到暨南大學工作。1996年初,回到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任教。1997年被定為湖北省普通高校跨世紀學術帶頭人。1998年11月到1999年1月曾到法國INAR(法國農科院)和CIRAD(法國國際農業研究中心)訪問。2002年該同志受澳大利亞肉類與畜牧協會和澳中理事會邀請到澳大利亞訪問,分別為澳大利亞肉類畜牧協會和南澳州政府經濟發展局做了中國畜牧業發展的專題演講,接受當地報紙和電台的採訪廣泛地介紹了中國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情況,讓澳大利亞政府、協會和企業更好地了解中國農業情況,併到中國投資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在中國農科院研究生兼任碩士和博士生的經濟數學授課教師。曾多次接受《經濟日報》、《人民日報》、《中國日報》和中央電視台第七頻道記者採訪。

主講課程

中國古代文論、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古代文論體系研究等。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學理論和中國文學批評史。

主要貢獻

先後主持和參加過30項課題研究工作,其中,20項為第一主持人,10項為主要參加人,完成研究報告100多萬字,累計公開發表文章50餘篇。目前主持的課題有:國家十五攻關課題“21世紀前期我國畜牧業發展戰略與科技對策”,農業部畜牧獸醫局和科技部農社司委託課題“退牧還草對牧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充分利用綠箱政策,加大農業科技支撐能力”等課題。主要研究領域為產業(畜牧業、種植業等)發展、農村金融和數量經濟。

所主持課題“我國貧困地區信用社可持續發展研究”,在對我國農村信用社進行詳細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首次對我國貧困地區信用社的存貸款總量、結構以及信用社資產、負債和經濟效益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我國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要想提高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能力,就必須學習印度尼西亞人民銀行的經驗,走小額信貸的金融創新之路,這一觀點在國際研討會一經提出,就得到了參會專家的一致肯定。

所主持“我國畜產品消費研究”課題,針對我國國家統計局畜產品統計中,居民消費量僅占畜產品生產量的40%的矛盾,組織了全國6省12地區、12縣、24鄉鎮、48個村,660戶城鄉居民畜產品消費的大規模調查,最後得出了比較準確可信的畜產品消費數據,並在此基礎上,對我國畜產品消費的內部結構以及居民畜產品行為進行了深入分析,最後給出我國畜產品在今後10年內的需求數量,目前該結果已被農業部畜牧業“十五”規劃所採納,也對我國畜產品市場的深入研究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我國大豆經濟研究”在主持人的帶領下,一改以往農業經濟研究中,只注重總量研究、巨觀研究和對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重點從大豆產業的生產、加工、流通、消費和貿易等環節入手,給出了我國大豆業供需變動的基本成因,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我國大豆業未來發展的戰略和對策,開單個作物品種進行深入微觀經濟分析的先河。

著作論文

(一)個人著作
1.中國古代文論陳述(教材)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2.9.
2.晚清民初的科學思潮和文學的科學批評(專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4.12.
3.清乾隆嘉慶道光時期詩學(專著) 巴蜀書社 2007.8
(二)參加編著
1.古代文論百家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2.9.
2.文化學通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0
3.文學批評術語詞典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9.2.
4.文學批評原理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9.7
5.毛澤東文藝思想與中國文藝實踐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2.10.
6.文學理論批評術語彙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
(三)譯文及參加譯著
1.大眾文化的具體化和烏托邦 (美)詹姆遜 通俗文學評論 1998.2.
2.快感:文化與政治 (美)詹姆遜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3.
3.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識 (美)詹姆遜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5.
(四)論文
1.談文學作品的主題——兼談高曉聲的幾篇小說 語文教學與研究 1983.2
2.春秋人的覺醒和春秋詩學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 1989.6.
3.開拓 建構 闡釋 文學評論 1990.2. 新華文摘 1990.5.(全文轉載)
4.從文化視角看梁啓超的小說理論 高師函授學刊 1990.5.
5.中國古代小說批評與傳統文化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 1990.6.
6.中國古代小說理論批評研究述評 社會科學動態 1990.10.
7.宋代以後的辨體批評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 1992.1.
8.詩言性情說 學術研究 1992.4.
9.中國古代語言批評中的言意模式 東方叢刊 1992.4.
10.毛澤東的審美趣味 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叢刊 第7輯 湖南文藝出版社 1992.5.
11.中國小說的文化研究概述 社會科學動態 1992.10.
12.文化視界的東方文藝美學研究 中國圖書評論 1993.5.
13.毛澤東的審美趣味 學術研究 1993.5.
14.中國詩學本體論:詩言性情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 1994.4.
15.文學與文化的建構 語文教學與研究 1996.7.
16.張際亮的詩學與創作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 1997.4.
17.關於中國古代文論的學習 高等函授學報 1998.1.
18.文化即是講究 政策 1999.5.
19.談中文系實習生講課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01年秋之卷
20.中國古代文論中的境、境界和意境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 2003.1.
21.“五·四”時期胡適的科學思想和文學批評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 2005.2.

獲獎記錄

課題研究成果獲獎3項。

其中,主持課題“糧食生產波動規律及明後兩年生產前景預測”獲得農業部1997和1998年度軟科學成果三等獎,本人為主持人;

“我國通貨膨脹與糧食價格上漲的因果關係”論文獲1998年薛暮橋價格研究提名獎;

“21世紀國中國農業發展戰略”獲2000年度國家計委機關優秀成果一等獎,全國計畫系統2000年度優秀成果二等獎,本人參加了2個專題(1和21)的研究,第一專題排名第6,第二十一專題排名第2。

1.

課題研究成果獲獎3項。

2.

其中,主持課題“糧食生產波動規律及明後兩年生產前景預測”獲得農業部1997和1998年度軟科學成果三等獎,本人為主持人;

3.

“我國通貨膨脹與糧食價格上漲的因果關係”論文獲1998年薛暮橋價格研究提名獎;

4.

“21世紀國中國農業發展戰略”獲2000年度國家計委機關優秀成果一等獎,全國計畫系統2000年度優秀成果二等獎,本人參加了2個專題(1和21)的研究,第一專題排名第6,第二十一專題排名第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