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濟民[中國農科院博士生導師]

王濟民,人物名。知名人物有中國農科院博士生導師,華中師範大學副教授,焦作鑫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湖北省鹹寧市副市長等。

人物經歷

1998年11月到1999年1月曾到法國INAR(法國農科院)和CIRAD(法國國際農業研究中心)訪問。2002年該同志受澳大利亞肉類與畜牧協會和澳中理事會邀請到澳大利亞訪問,分別為澳大利亞肉類畜牧協會和南澳州政府經濟發展局做了中國畜牧業發展的專題演講,接受當地報紙和電台的採訪廣泛地介紹了中國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情況,讓澳大利亞政府、協會和企業更好地了解中國農業情況,併到中國投資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曾多次接受《經濟日報》、《人民日報》、《中國日報》和中央電視台第七頻道記者採訪。

王濟民[中國農科院博士生導師] 王濟民[中國農科院博士生導師]

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政策學科二級崗位傑出人才。現任農經所 副所長,現為農業經濟學會和農業技術經濟學會會員;北京市農業經濟學會理事;外經貿部中國加入WTO農業談判專家諮詢小組成員;北京市人民政府第八屆專家顧問團農業經濟顧問;農業部畜牧獸醫局畜牧經濟諮詢組組長;農業部畜產品質量與科技領導小組畜牧經濟組副組長。

主講課程

研究生兼任碩士和博士生的經濟數學授課。

主要貢獻

科研情況

先後主持和參加過30項課題研究工作,其中,20項為第一主持人,10項為主要參加人,完成研究報告100多萬字,累計公開發表文章50餘篇。目前主持的課題有:國家十五攻關課題“21世紀前期我國畜牧業發展戰略與科技對策”,農業部畜牧獸醫局和科技部農社司委託課題“退牧還草對牧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充分利用綠箱政策,加大農業科技支撐能力”等課題。主要研究領域為產業(畜牧業、種植業等)發展、農村金融和數量經濟。

所主持課題“我國貧困地區信用社可持續發展研究”,在對我國農村信用社進行詳細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首次對我國貧困地區信用社的存貸款總量、結構以及信用社資產、負債和經濟效益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我國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要想提高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能力,就必須學習印度尼西亞人民銀行的經驗,走小額信貸的金融創新之路,這一觀點在國際研討會一經提出,就得到了參會專家的一致肯定。

所主持“我國畜產品消費研究”課題,針對我國國家統計局畜產品統計中,居民消費量僅占畜產品生產量的40%的矛盾,組織了全國6省12地區、12縣、24鄉鎮、48個村,660戶城鄉居民畜產品消費的大規模調查,最後得出了比較準確可信的畜產品消費數據,並在此基礎上,對我國畜產品消費的內部結構以及居民畜產品行為進行了深入分析,最後給出我國畜產品在今後10年內的需求數量,目前該結果已被農業部畜牧業“十五”規劃所採納,也對我國畜產品市場的深入研究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我國大豆經濟研究”在主持人的帶領下,一改以往農業經濟研究中,只注重總量研究、巨觀研究和對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重點從大豆產業的生產、加工、流通、消費和貿易等環節入手,給出了我國大豆業供需變動的基本成因,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我國大豆業未來發展的戰略和對策,開單個作物品種進行深入微觀經濟分析的先河。

學術活動

先後為農業部畜牧獸醫局和政法司完成“我國畜牧業‘十五’計畫和十年遠景規劃”、“畜牧業行動計畫”、“我國畜牧業科技發展綱要”、“重大科技創新對我國糧食上台階的貢獻”、“重大科技創新對畜牧業增長的作用”、“畜牧業對農民收入增長的作用和對策研究”、“畜牧業產業化規劃”和“加快我國奶業發展思路”、“我國優勢農產品區域規劃”、“牛羊肉區域發展規劃”等檔案和政策性報告的起草工作。其中“我國畜牧業‘十五’計畫和十年遠景規劃”、“我國畜牧業科技發展綱要”、“畜牧業產業化規劃”和畜牧業行動計畫已被畜牧獸醫局採用,“重大科技創新對我國糧食上台階的貢獻”和“重大科技創新對畜牧業增長的作用”的研究結果已被萬寶瑞副部長採納,並提交給溫家寶副總理,報告本身已被作為背景材料。“畜牧業對農民收入增長的作用和對策研究”則供農業部領導在起草促進農民增收的檔案中參考。“我國優勢農產品區域規劃”已經得到溫家寶副總理的肯定,並進入落實階段。與此同時,也為河南唐河縣、山東淄博市、湖北棗陽市、廣東高州、北京大興縣和安徽阜陽作過農業規劃和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受到好評。

獲獎記錄

課題研究成果獲獎3項。

其中,主持課題“糧食生產波動規律及明後兩年生產前景預測”獲得農業部1997和1998年度軟科學成果三等獎,本人為主持人;

“我國通貨膨脹與糧食價格上漲的因果關係”論文獲1998年薛暮橋價格研究提名獎;

“21世紀國中國農業發展戰略”獲2000年度國家計委機關優秀成果一等獎,全國計畫系統2000年度優秀成果二等獎,本人參加了2個專題(1和21)的研究,第一專題排名第6,第二十一專題排名第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