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發

王永發

王永發,男,字鴻壽,1958年5月生,河北深州人,中國北京市人,中國榜書協會會員。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王永發,
字鴻壽,男,北京市人,中國榜書協會會員,1958年05月生於河北深州。
近半個世紀,他從未停止追尋中國傳統詩書畫印藝術真諦的腳步。自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接觸王遐舉、郝景晏、李鐸、孫毅、李真、魏傳統、崔子范、廖靜文、趙朴初、文懷沙、魏巍、李燕、王十川等著名書畫篆刻家,還得到著名書畫家謝德萍老師、著名雕塑家、書法家、畫家錢邵武老師的悉心點播。種種機遇對王永發先生探索中國詩書畫印傳統藝術之路的影響頗深。他取眾家之長,廣泛涉獵古今名碑名帖,大膽體悟“屋漏痕”、“錐劃沙”之氣韻,隸書取《曹全》、《禮器》之神韻,航書集《蘭亭序》、《黃庭堅行草》、《西安碑林大觀》之神韻,篆書匯漢隸、漢簡之筆韻。墨池耕耘不跌,汗水點墨成金,他在書畫創作中,筆筆力求傳統與時代交相輝映之美,力求注入美妙的鏇律和鮮活的生命。逐漸形成書情懷寫心源之獨特的藝術風格。

個人榮譽

王永發先生始終堅持誠信、謙謹、低調做人。相關媒體對其藝術成果進行採訪宣傳時,他常說:藝無止境,還不到宣傳的程度,還是踏踏實實把創作搞好,有待探索的東西還很多,有待提高的空間還很大。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先後被《人民日報》、《解放軍報》、《金融時報》、《中華老年報》、《中國鄉鎮企業報》、《名人亞洲》等媒體的人物專訪,2010年02月香港科榮出版社出版發行《鴻壽藝術》王永發書畫專集(溫家宜先生題寫書名)。世界華人文化名人協會、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著名研究員高湘榮先生撰寫專題文章對《鴻壽藝術》藝術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刊於(2010年8月號)《名人亞洲》雜誌。
中國書畫聯誼會在日本舉辦的書畫聯展上,其書法榮獲一等獎並被日本書道院和釣魚台國賓館收藏,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以及在釣魚台國賓館慶香港回歸大型筆會上,其創作的書畫作品分別被新華通訊社和釣魚台國賓館收藏。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其創作的書畫作品被軍隊、地方企事業單位以及國際友人收藏達1400餘幅。

成就及榮譽

工作分工:協助專員、常務副專員做好扶貧開發工作,重點負責全地區扶貧開發項目的爭取和吉木乃縣、青河縣的脫貧工作
王永發1940年1月生,四川樂山人。四川省樂山市通濟堰管理處農田灌溉試驗站農藝師。主要學術成果:負責水利科研工作,研究了22個項目,如“冬水變乾田”試驗,“搶時炕田”、“新法滄田”、“合理淺灌”、“適時退水”、“適時適度曬田”、“水稻、小麥、油菜噴灌和免耕試驗”等,1988年編入《全國灌溉試驗資料彙編》;撰寫了論文44篇,其中《通濟堰的節水成套技術》、《下濕田打鼠道為什麼能增產》等7篇在《四川水利》、《四川農業科技》等刊物上發表,《雜交中稻曬田技術調研》獲省科技情報行業成果三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