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之

王毅之

河南沁陽人,193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主編了84萬字的《當代中國輕工業》。

人物簡介

王毅之,1915年9月19日生,河南省沁陽縣山王莊人。原名王廷政。193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七大正式代表。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個人簡歷

早年經歷

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1922年起在本村私塾、高小讀書。畢業後考入本縣初級師範學校。1932年春因家庭經濟困難輟學。受進步思想影響,在青年中開展反帝愛國運動,組織成立進步團體太陽社、太陽讀書會。1933年參加反帝大同盟,發展黨的外圍組織。193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組建家鄉山王莊的第一個黨支部,發展黨員,擔任黨支部書記。1935年初任中共晉豫特委組織委員。同年7月任中共晉豫邊臨時工委組織委員。10月任中共沁陽中心縣委書記。參加開創早期的晉豫邊革命根據地。1937年2月率選派的18名中共黨員、民先隊員到山西太原參加由薄一波領導的軍政訓練班學習,被編入楊獻珍任指導員的第六隊。1937年5月奉命返回河南工作。

抗戰時期

1937年10月起任中共豫北特委組織委員,發動豫北地區的人民抗日游擊戰曺-恢傅建痢栃貢囘氧栃心縣委,任書記。1938年2月兼任豫北人民抗日游擊第三支隊政治委員。7月重建中共沁陽中心縣委,先後擔任副書記、書記。1939年春至9月進中共晉冀豫區黨委學習,任班主任。1940年4月至1941年5月任中共晉豫區第四地方委員會書記。秘密開展地下鬥爭。1941年5月至1942年5月任中共晉豫區第三地方委員會書記。組織人民自衛團,瓦解和爭取敵偽軍,建立抗日民主政權。1942年4月至1943年1月任中共晉豫區第一地方委員會書記兼任豫晉聯防區第一軍分區政治委員。1943年1月至3月任太岳區晉豫第一地方委員會書記、豫晉聯防區第一軍分區政治委員。3月至8月任中共太岳區第四地委副書記。8月作為太岳區黨代表到延安參加七大。12月到達延安,進中共中央黨校一部學習,參加整風運動。1945年4月至6月作為晉冀魯豫代表團成員出席中共七大。

解放戰爭

1945年8月帶領100多名在延安的晉豫幹部返回太岳區。同月至1947年9月、1948年1月至7月任中共太岳區第四地方委員會副書記。參與第一次解放沁陽的戰鬥。1946年1月至6月參加軍事調處執行部第十執行小組(新鄉執行小組)工作,任中共代表。11月任太岳軍區第四軍分區副政治委員。1947年7月至1948年春任太岳第四軍分區政治委員。1947年9月至1948年1月任中共太岳第四地方委員會書記。1948年7月至1949年8月任中共太岳區第三(王屋)地方委員會副書記。1949年3月任解放軍長江支隊第六大隊政治委員,率6700多名幹部南下,渡過長江,進軍閩東。

建國以後

1949年9月至1952年11月任中共福建省福安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治委員。1952年11月至1955年任輕工業部輕工業局副局長。1956年2月任輕工業部食品工業局局長。1957年2月至1960年3月任食品工業部部長助理、黨組成員。1960年5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輕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64年4月兼任中國菸草工業總公司第一任總經理兼黨委書記,並試辦菸草工業公司(托拉斯)。“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8年11月後被“解放”,負責抓生產。1970年4月至1982年4月任輕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82年5月任輕工業部顧問。1987年至1991年任中國造紙學會第二、第三屆理事長,中國搪瓷協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皮革協會名譽理事長及中國合作經濟學會顧問。1983年至1993年為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因病醫治無效,於2001年7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人物評價

土地革命時期為開創早期的晉豫邊革命根據地做出重要貢獻。曾參加延安整風運動和軍調處第十執行小組工作。1949年,任解放軍長江支隊六大隊政委率部南下閩東,後任福安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為鞏固閩東新生的人民政權做出了突出貢獻。建國後,歷任輕工業部副局長、局長,1957年任食品工業部部長助理、黨組成員。1960年任輕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82年任輕工業部顧問。曾兼任中國菸草工業總公司第一任總經理並試辦托拉斯。晚年主編了84萬字的《當代中國輕工業》,著有回憶錄《嚮往·追求·奮鬥》。 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