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次回

王次回,是一名來自明末清初著名的女詞人。

人物簡介

明代王氏,是金壇望族。王彥泓祖上十分榮耀,王臬、王樵、王肯堂祖孫三代進士,皆為博學鴻儒,仕途政績也都十分顯著。王彥泓的祖父王啟疆,字宇定,是個貢生,王樵的長子,王肯堂的長兄,曾任平湖訓導、漳州教授、升涉縣知縣。王彥泓的父親王懋錕,字伯弢,改名立昌,曾任福建南安知縣。因此,王彥泓可謂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仕宦之家。他娶妻賀氏,與其同歲,夫妻恩愛,相敬如賓,生有一女王朗,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女詞人。
王彥泓一生仕途不濟,命途多舛。他36歲喪妻,至41歲還未中舉。崇禎時,以歲貢官松江府華亭縣訓導。但此時,他已百病纏身,崇禎十五年(1642),他50歲時就卒於任上。在明代,地方儒學府設教授(從九品)、州設學正、縣設教諭,各置訓導二三名以為輔佐。按現代的說法,王彥泓晚年僅做了個無品無級的縣學教官。

文學創作

王彥泓博學好古,工詩詞善書法,是個才華橫溢的詩人。《疑雨》詩集按創作年代編排,共收錄詩1372首、詞104首,其中描寫男女情愛的艷體詩就有一千首左右。這些作品、語言流暢、感情真摯、香艷流芳,且大多與詩人的身世有關。王彥泓把寫詩當作自己的生命,他採用典麗精工的情詩來化解自己的功名情結,用沉博絕艷的情詩來寄託對美好精神的嚮往,用深情綿邈的情詩來撫慰自己在科舉道路上飽受折磨的心靈。詩集中充滿了香艷、痴情、懊恨、追憶、憂傷的文字,例如,“水國不生紅豆子,贈卿何物助相思”、“明明可愛人如月,漠漠難尋路隔煙”、“由來半刻值千金,只得如花一黯然”、“幾層芳樹幾層樓,只隔歡娛不隔愁”。王彥泓的另一部詩集《泥蓮》現已散佚,無從查找,這不能不說是件遺憾的事。
王彥泓受晚明“前後七子”文學復古主義的影響,對唐代李商隱韓偓元稹白居易的詩詞風格進行了認真的學習和繼承,特別對李商隱深婉精麗的詩風進行了大膽的借鑑與發掘,充分表現了他善於言情的特長。《元明清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中評價說:“元明清詩人多人學李商隱寫愛情詩,以王次回成就最高。”

詩詞選摘

詩作

花燭詩
四月春蠶已剝綿,困人風日嫁人天。
不知織就鴛鴦錦,廢卻如花幾夜眠。
無題四首】
弄玉當年未嫁時,徘徊好影自矜持。幾從畫府回嬌靨,羞向花間曳綺綦。
千蝶帳深縈短夢,九雛釵重閒初笄。朝回夫婿鳴騶去,下卻珠簾不肯窺。
學書不學衛夫人,度曲惟教唱柳君。鸚鵡自將新律教,兒閒取練香熏。
鏡中鑄就嬌顏色,帳里驚回好夢魂。一榻茶煙清似水,金釵劃作斷腸紋。
瓊樹瑤枝分外清,雒川應是舊儀形。閣中碧玉誰人識,樓上羅敷只自名。
二尺吐雲嫌髻短,五銖含霧喜身輕。從來不作多情調,羞讀關雎第四聲。
栽培艷質向瑤階,取次簾櫳不放開。裹手倩人收寶鈿,含顰揀樣畫香煤
腰肢未許同行擬,性格還從夫婿猜。阿母錯憐教不嫁,幾回偷看畫圖來。
催妝詩六首】
嬌羞不肯下妝檯,侍女環將九子釵。寄語倦妝人說道,輕施朱粉學慵來
十步笙歌響碧霄,嚴妝無力夜迢迢。羞將雙黛憑人試,留與張郎見後描。
說嫁心驚驚日痴,尊前玉筯鎮雙垂。不知夫婿尤憐惜,卻憶嬌嗔阿母時。
羞向明窗結佩璫,穿衣寶鏡暗生光。生憎烏鵲來相噪,默默無言下象床。
當初忍笑畫鴛鴦,真箇如今擬鳳凰。別卻群仙拜王母,已聞青鳥報劉郎。
雲作雙鬟雪作肌,天教分付與男兒。轉身拭淚銀河畔,別卻鴛機再不歸。

詞作

【滿江紅】
春雨霃霪,正狼藉,落花堪哭。無聊賴,客窗滋味,幾宵殘燭?眼底乍拋人一個,眉尖壓上愁千斛。問斷腸詞為阿誰吟,樓東玉。出心裁 銀屏後,闌乾曲。偎素臉,頻叮囑。愛明眸秋剪,翠蛾嬌蹙。福薄苦無歡笑分,病身甘(一作終)守孤單宿。望天公鑒念一心人,成金屋。
念奴嬌·茉莉】
簾櫳午寂,正陰陰、窺見後堂芳樹。綠遍長叢花事杳,忽見瓊葩豐度。艷雪肌膚,蕊珠標格,銷盡人間暑。還憂風日,曲屏羅幕遮護。長記歌酒闌珊,微聞暗麝,笑覓衣沾露。月沒闌乾天似水,相伴謝娘窗戶。浴後輕鬟,涼生滑簟,總是牽情處。惹人幽夢,枕邊零亂如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