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奎---潤肺湯

”筆者於多年臨證實踐中,總結出此養陰潤燥、利痰止咳之方,經數十年驗證,治療陰虛肺燥型咳嗽,確有良效。 諸藥配合起到養陰潤燥、利痰止咳的作用,使陰虛肺燥之咳得以速愈。 筆者套用本方治療陰虛肺燥型的急、慢性支氣管炎數千例,療效顯著。

王有奎簡介

王有奎, 1938年11月出生。1963年天津中醫學院畢業後,在太原市中醫研究所從事醫療、教學、科研工作,主任醫師。歷任太原市中醫藥學會副理事長、山西省中醫藥學會常務委員、全國老年病學會委員、山西省老年病學會常委、《山西中醫》雜誌編委、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肺系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山西中醫學院兼職教授。在臨床上善於通過醫療實踐總結經驗,勇於創新,尤其擅長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對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能較快控制症狀,顯現療效。研製出專治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阻塞性肺氣腫的咳速平、哮喘平等中藥製劑,經十餘年的實踐證實療效顯著。在國家及省級雜誌上發表論文50餘篇,並著有《症狀鑑別治療手冊》、《王有奎四十年臨床經驗集錦--呼吸病特效療法》等著作,主持參加“208例支氣管哮喘的臨床觀察“及“利痰扶正法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觀察”等多項科研課題並獲得獎勵。

組成:

款冬花24g,百部18g,桑皮12g,五味子12g,花粉24g,麥冬24g,冬瓜子24g,黨參24g,知母12g。

功能:

養陰潤肺,利痰止咳

主治:

陰虛肺燥之久咳,常見乾咳無痰,或痰少色白黏稠,咯吐不利,咽乾口渴,舌苔薄白,脈細。對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具有陰虛肺燥症狀表現者有良好的療效。

用法:

每日1劑,早晚水煎服。

方解:

咳為肺病,咳嗽日久不愈,必然耗傷肺氣與肺陰。肺之氣陰不足,肺失所養而上逆為咳。明代張景岳曰:“內傷之咳陰病也,陰病受傷於內,故宜甘平養陰,陰氣復而嗽自愈也。”又云:“內傷之病多不足,若虛中挾實,亦當兼清以潤之。”筆者於多年臨證實踐中,總結出此養陰潤燥、利痰止咳之方,經數十年驗證,治療陰虛肺燥型咳嗽,確有良效。
本方以潤肺止咳的首選藥物款冬花、百部為方中的主藥;桑皮降氣肅肺;五味子上補肺氣,下滋腎陰,並可收斂肺氣以增強止咳的作用;黨參補益肺氣;麥冬、花粉、知母生津潤燥以補養肺陰,更配以善於利痰的冬瓜子,可使痰飲爽利地排出。諸藥配合起到養陰潤燥、利痰止咳的作用,使陰虛肺燥之咳得以速愈。

臨床運用:

本方的特點有三:一是本方用潤肺止咳作用強的款冬花、百部為方中的重藥,其他藥物協同配合也能止咳,如桑皮清肺降氣止咳,五味子斂肺止咳,花粉、麥冬生津止咳,知母滋陰止咳,黨參補肺止咳,冬瓜子利痰止咳。因此本方止咳作用強,見效快。二是陰虛肺燥咳嗽的特點是痰液黏稠,咯吐不爽,是病人頻繁咳嗽、影響療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方中用花粉、麥冬等生津之品,配以利痰的冬瓜子,可使痰液稀釋而被爽利排出,氣道通暢,咳嗽緩解。三是本證的病機為肺之氣陰兩虛,方中重用了花粉、麥冬、知母、五味子等大量生津、滋陰、潤肺之品,以改變陰虛肺燥,再加入補肺氣、斂肺氣的黨參、五味子,使肺之氣陰充盛,宣通肅降有力。因此,本方不但可使咳嗽迅速緩解,而且咳止後不易再發,達到根治的目的。筆者套用本方治療陰虛肺燥型的急、慢性支氣管炎數千例,療效顯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