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年[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明年[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明年,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黨委委員、教師,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 1988年、1991年、1999年分別獲得西南交通大學工學學士學位、工學碩士學位、工學博士學位。成都市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隧道及地下空間運營安全與節能環保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長期主要從事大型及複雜隧道工程施工力學;隧道及地下工程抗震及減震理論;隧道通風、防災及節能;地下鐵道近接施工技術教學與科研工作。近五年負責和參與了國家973計畫、國家863計畫、高速鐵路基礎研究聯合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鐵道部重點科技計畫項目等科研項目3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全國優秀設計工程銀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5項,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1項。申請專利13項。參編規範5部。主編專著6部。發表論文160餘篇。《隧道建設》、《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編委。

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主持和參研的科研項目有:

(1)交通部西部建設科技項目“大相嶺泥巴山深埋特長隧道關鍵技術研究”

(2)交通部西部建設科技項目“公路隧道抗震及減震技術研究”

(3)交通部西部建設科技項目“高速公路螺旋型曲線隧道營運安全控制技術研究”

(4)鐵道部重大課題“隧道圍岩變形破壞機理及分級方法研究—隧道圍岩分級方法研究”

(5)鐵道部科技計畫項目“長大隧道通風關鍵技術研究”

(6)鐵道部科技計畫項目“大斷面黃土隧道施工方法與監控技術研究”

(7)鐵道部科技計畫項目“大斷面黃土隧道合理支護參數及地表沉降控制技術研究”

(8)國家973計畫“複雜環境作用下地下結構的長期安全性及其預測方法”

(9)國家863項目“大型跨江海隧道結構力學特徵及整體化設計方法研究”

(10)交通部西部建設科技項目“汶川地震公路震害評估、機理分析及設防標準評價研究”

(11)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科技項目“巴朗山單洞超特長隧道通風與防災救援技術研究”

(12)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項目“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穿越斷裂專題研究”

(13)鐵道部科技計畫項目“蘭新第二雙線防風明洞研究”

(14)鐵道部科技計畫項目“高岩溫、高水溫隧道襯砌結構關鍵技術研究”

(15)鐵道部科技計畫項目“高原特長隧道(關角隧道)運營安全、通風與防災救援技術研究”

(16)新疆自治區科技項目“中天山隧道敞開式TBM關鍵技術開發”

(17)廈門市路橋建設投資總公司科技項目“廈門東通道海底隧道土建結構維修養護技術研究”

(18)廈門市路橋建設投資總公司科技項目“廈門東通道海底隧道施工階段圍岩分級研究”

(19)廈門市路橋建設投資總公司科技項目“廈門東通道(翔安隧道)長期監測研究”

(20)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科技項目“盾構法重疊隧道設計方法及施工技術研究”

學術論文

代表性專著及論文:

[1] 《高速公路隧道及隧道群防災救援技術》,人民交通出版社

[2] 《大型複雜海底隧道全壽命安全監控量測技術》,人民交通出版社

[3] 《公路隧道通風節能技術及地下風機房設計》,人民交通出版社

[4] 《隧道及地下鐵道預製化技術》,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5] 《公路隧道圍岩亞級分級方法》,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6] 《卵石地層中地下鐵道施工力學的顆粒離散元法模擬技術及套用》,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7] 《地下工程施工與管理》,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8] 高烈度地震區隧道設定減震層的減震原理研究,土木工程學報

[9] 曲線公路隧道行車間距對活塞效應的影響研究,工程力學

[10] 成都捷運卵石層中盾構施工開挖面穩定性研究,岩土力學

[11] 高速鐵路大斷面黃土隧道二次襯砌施作時機研究,岩土力學

[12] 公路隧道圍岩亞級開挖及支護設計參數研究,岩土力學

[13] 客運專線機場路隧道下穿高架橋近接樁基施工位移控制技術,中國鐵道科學

[14] 汶川地震區典型公路隧道襯砌震害類型統計分析,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15] 捷運車站隧道群施工相互影響範圍及套用研究,工程勘察

[16] 大斷面海底隧道CRD法絕對位移控制基準建立及套用研究 ,岩土力學

[17] 土質圍岩開挖破壞模式研究 ,岩土力學

[18] Computational study of effects of jet fans on the ventilation of a highway curved tunnel,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19] 捷運隧道豎井位置最佳化數值模擬研究,計算力學學報

[20] 高烈度地震區隧道減震模型的建立及其減震效果模型試驗研究,岩土力學

[21] 大斷面海底隧道施工安全判定基準及套用,岩土工程學報

[22] 高速鐵路大斷面黃土隧道深淺埋分界深度研究,岩土力學

[23] 大跨淺埋黃土隧道中系統錨桿受力機制研究,岩土力學

[24] 公路隧道岩質和土質圍岩統一亞級分級標準研究,岩土力學

[25] 海底隧道鋼拱架鏽蝕對支護體系安全性的影響,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26] 預加固措施對隧道開挖穩定性的影響研究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7] 廣州捷運西村站近接高架橋樁基影響分區及套用研究,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榮譽獎勵

1、大型及複雜水下隧道結構分析理論與設計關鍵技術,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東通道)建設與運營成套技術,2011年度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3、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建設與運營管理關鍵技術,201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4、大型跨江海隧道結構理論及設計關鍵技術,2010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5、高速鐵路超大斷面黃土隧道修建關鍵技術研究,2009年度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6、山嶺隧道施工管理安全控制新技術研究,2010年度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7、高速鐵路大斷面黃土隧道工鐵立交淺埋段地表沉降控制研究,2009年度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

8、高速鐵路超大斷面黃土隧道襯砌設計及工法研究,2009年度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科技進步特等獎

9、長大公路隧道智慧型控制系統及防災新技術研究,2007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10、高速公路隧道智慧型監控技術及工程套用研究,2007年度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11、通隧(2005)0201 時速250公里客運專線鐵路雙線隧道複合式襯砌,2006年度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銀獎

12、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控制新技術研究與套用,2010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13、高速鐵路超大斷面黃土隧道修建技術,2010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14、連拱隧道設計施工技術及推廣,2009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15、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專項基金獎,2007年度詹天佑科學技術發展委員會獎

16、《時速250公里客運專線鐵路雙線隧道複合式襯砌》通隧[2005]0201,2007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第九次鐵路工程建設優秀標準設計一等獎

17、超大跨度多變斷面燕尾式隧道綜合施工技術研究,2005年度中國鐵道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18、相鄰隧道安全施工技術研究,2004年度中國鐵道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19、時速250公里客運專線鐵路雙線隧道複合式襯砌,2007年度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一等獎

20、捷運重疊隧道設計方法及施工技術研究,2005年度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科技進步特等獎

科研團隊

團隊組成:

(1)教授、博士生導師3名

(2)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名

(3)講師、博士5名

(4)博士研究生10名

(5)碩士研究生20名

團隊研究:

(1)在山嶺隧道運營節能和安全方面,基於特長隧道分段通風特點,以及隧道群交通的分段分區控制特徵,建立了特長隧道及隧道群節能通風和防災救援模式,為艱險山區高速公路和鐵路隧道運營節能及安全提供了理論支持。

(2)在地下鐵道重疊隧道設計和施工方面,基於重疊隧道(盾構法、礦山法)施工的相互影響,建立了重疊隧道施工影響程度的橫向和縱向分區標準及方法。為複雜城市環境下地下鐵道重疊隧道設計、施工提供了技術支撐。

(3)在海底隧道結構安全和風險控制方面,基於大斷面海底隧道所處的複雜地質和水文環境,以及施工、運營結構安全風險極高的特點,建立了大斷面海底隧道結構全壽命安全監測及控制方法,為海底隧道結構安全和風險控制提供了理論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