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輝[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

李成輝,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博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

李成輝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博士生導師。1982年1月畢業於同濟大學數學力學系工程力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後分配到成都理工大學任助教,主講理論力學及工程力學,1985年考入西南交通大學工程力學系攻讀一般力學專業碩士學位,1988年獲工學碩士學位後留西南交通大學道路與鐵道工程系工作,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96年獲西南交通大學鐵道工程專業工學博士學位,1998年至1999年為英國愛丁堡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作訪問學者。現任中國鐵道學會鐵道工務委員會軌道管理學組委員,四川省鐵道學會工務委員會委員。

主要貢獻

1、主要研究方向:軌道結構與軌道力學、道路工程力學行為分析與評價。
2、主要代表性學術成果、獲獎、專著、論文、專利等:
既有線軌道不平順譜研究,鐵道部,2005-2007
道岔設計理論研究與動力仿真研究,鐵道部,2005-2007
時速250公里客運專線道岔國產化研究,鐵道部,2005-2007
時速350公里客運專線無砟軌道道岔研發,鐵道部,2006-2008
客運專線無砟軌道技術再創新,鐵道部,2006-2008
高速鐵路橋上有砟與無砟軌道過渡形式的研究,鐵道部,2008-2010
區域地面沉降對(京滬)高速鐵路工程的影響及對策研究,鐵道部,2009-2011
乾旱風沙地區混凝土和無砟軌道施工質量控制研究,鐵道部,2010-2013
無砟軌道線路鋼軌磨耗及軌道結構影響分析研究,鐵道部,2011-2012
嘉峪關穿越長城段無砟軌道減振技術研究,鐵道部,2010-2014
現代有軌電車軌道、路基新技術研究-軌道結構關鍵參數研究
《振動理論與分析基礎》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軌道》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鐵路軌道》中國鐵道出版社
3、主要完成的成果:(1)重載線路波形磨耗成因及預防減緩措施:省級二等獎(2)高速鐵路道岔設計關鍵技術理論研究及工程套用:省級一等獎(3)高速鐵路軌道設計理論體系及在關鍵結構中的套用:部級一等獎。
4、目前主要在研項目:(1)現代有軌電車軌道、路基新技術研究-軌道結構關鍵參數研究(2)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重載綜合實驗(3)聚氨酯固化道床實驗聚氨酯道砟膠固化道床關鍵技術深化研究。

論文成果

文章:
[60]韋有信,周建,李成輝,錢小益. 蘭新二線6.5m單元雙塊式軌道適應性分析[J] 鐵道學報,2013.
[59]陳伯靖,蔡小培,李成輝,安彥坤. 橋樑沉降對無砟道岔動力特性的影響[J] 鐵道學報,2013(10).
[58]陳伯靖,錢小益,秦超紅,李成輝. 鐵路鋼軌受力分析模型比較研究[J]. 工程力學,2013(06):93-97.
[57]陳伯靖,秦超紅,周建,李成輝. 大單元雙塊式無砟軌道溫度特性分析[J]. 鐵道建築,2013(02):88-91.
[56]韋有信,秦超紅,李成輝,楊斌. 雙塊式無砟軌道路基上單元道床板長度選取[J]. 西南交大學報,2013,48(02):21-26.(EI:20132116362772)
[55]陳伯靖,周建,李成輝. 浮置式梯形軌枕軌道減振器剛度對軌道動力特性影響分析[J]. 鐵道標準設計. 2013(01):5-7
[54]王豪,李成輝. Ⅱ型軌枕和Ⅲ型軌枕軌道動力回響特性分析[J]. 鐵道建築,2013(01)
[53]劉玉濤,李成輝,王豪,史青翠. Ⅰ型雙塊式無砟軌道傳力桿受力研究.[J]. 工程力學,2012,29(12):182-185.
[52]方利,王志強,李成輝. 簡支梁橋上CRTSⅡ型板式無砟軌道制動力影響因素分析[J]. 鐵道學報,2012,34(1):72-76.
[51]於進江,程謙恭,李成輝,文 華.超大面積深厚軟土樁_網複合地基現場試驗研究[J]. 岩土力學,2012,(10):2881-2889.
[50]楊斌,錢小益,秦超紅,李成輝. 溫度對雙塊式無砟軌道道床板及凸台結構的影響分析[J]. 鐵道建築,2011,(11).
[49]韋有信,錢小益,李成輝. 高速鐵路過渡段剛度最佳過渡方式研究[J]. 鐵道建築,2011,(11).
[48]方利,李成輝. 剛度折減對制動力的影響分析[J]. 路基工程,2011,(3).
[47]陳嶸,王平,李成輝. 75kg/m鋼軌12號重載道岔服役性能最佳化分析[J]. 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1.
[46]蔡小培,李成輝. 單元雙塊式無砟軌道道床板長度的確定[J]. 鐵道學報,2011,33(7):86-90.
[45]馬娜,李成輝. 梯形軌枕豎向振動模態分析[J]. 工程力學,2010,(5).
[44]方宜,李成輝,馬娜. 有砟軌道動剛度特性及影響因素分析[J]. 路基工程,2010,(4).
[43]方宜,李成輝. 有砟-無砟軌道過渡段動剛度研究[J]. 路基工程,2010,(4).
[42]陳楊,李成輝. CRTS Ⅰ型板式無砟軌道凸型擋台縱向力分析[J]. 路基工程,2010,(4).
[41]韋有信,李成輝,馬凱. 高速鐵路列車荷載下鋼軌平順性影響因素分析[J]. 路基工程,2010,(4).
[40]高志國,李成輝,肖慶彬. 客運專線彈性支承塊式無砟軌道動力分析[J]. 路基工程,2010,(4).
[39]馬娜,李成輝,方宜. 橋上梯形軌枕軌道結構的諧回響分析[J]. 路基工程,2010,(4).
[38]高志國,李成輝,韋有信. 橋上Rheda 2000無砟軌道軌下基礎模態分析[J]. 路基工程,2010,(4).
[37]秦艷,李成輝,蘇茂材. 城市軌道交通橋上梯形枕軌道縱向力研究[J]. 路基工程,2010,(4).
[36]餘澤西,李成輝,王小韜. 高速鐵路線路過渡段動態不平順研究[J]. 中國鐵路,2009,(4).
[35]高俊英,李成輝,蔡小培. 土質路基板式軌道結構溫度力學分析模型[J]. 路基工程,2009,(4).
[34]何樂平,李成輝. 雙肢彈性可彎心軌扳動力及不足位移控制研究[J]. 路基工程,2009,(4).
[33]陳楊,徐錫江,李成輝,李春霞. 盾構中鋼彈簧浮置板軌道結構高度探討[J]. 鐵道建築,2009,(10).
[32]孫漢武,佘振國,李成輝. 鐵路安全監督管理信息系統[J]. 中國鐵道科學,2009,(5).
[31]劉鈺,趙國堂,李成輝,韋有信. 高速鐵路橋上有砟-無砟過渡段動力學分析[C]. ICHRE,2009.
[30]蔡小培,李成輝. 高速道岔轍叉區輪軌接觸不平順[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8,(1).
[29]蔡小培,李成輝. 高速道岔心軌扳動力和不足位移控制研究[J]. 鐵道學報,2008,(2).
[28]蔡小培,王平,李成輝. 轉轍器軌距加寬對高速道岔動力特性的影響[J]. 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08,(4).
[27]蔡小培,李成輝,王平. 滑床板摩擦力對尖軌不足位移的影響[J]. 中國鐵道科學,2007,(1).
[26]井國慶,李成輝. 18號可動心軌道岔不足位移的ANSYS仿真分析[J]. 鐵道建築,2007,(4).
[25]車曉娟,李成輝. 無砟軌道軌道板配筋對控制溫度裂縫影響的研究[J]. 鐵道建築,2007,(10).
[24]井國慶,李成輝. 客運專線碎石道床室內物理力學特性研究[A]: 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5).
[23]萬軼,林紅松,劉學毅,李成輝,王平. 有碴軌道道床縱向阻力縮尺模型試驗研究[J]. 鐵道建築,2006,(5).
[22]何樂平,李成輝. 滑床台摩擦係數對雙肢彈性可彎心軌扳動力及不足位移影響的計算分析[J]. 鐵道建築,2006,(7).
[21]蔡小培,田春香,李成輝. 64m簡支梁橋鋪設無縫線路墩頂縱向水平線剛度研究[J]. 鐵道建築,2006,(10).
[20]李春霞,李成輝,寇忠厚. 土路基上板式軌道力學分析[J]. 鐵道建築,2005,(7).
[19]金學松,王開雲,溫澤峰,李成輝. 鋼軌橫向不均勻支撐剛度對鋼軌波磨的影響[J]. 力學學報,2005,(6).
[18]田寶華,高克軍,蔡小培,李成輝. 無碴軌道無絕緣軌道電路傳輸性能研究[J]. 鐵道建築技術,2005,(4).
[17]孫漢武,李成輝. 工務段—體化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J]. 鐵道建築,2004,(3).
[16]錢亮,賴乾濤,郭利康,李成輝. 車輛輪軌動力作用測試分析[J]. 四川建築,2003,(1).
[15]高峰,關寶樹,仇文革,王明年,李成輝. 列車荷載作用下捷運重疊隧道的回響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3,(1).
[14]李成輝,郭利康,高鋒. 黔桂線小半徑曲線換鋪60 kg/m鋼軌問題[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2,(6).
[13]王平,劉學毅,李成輝. 連續支承條件下軌道位移波的動力特性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1,(1).
[12]李成輝,於進江,仇文革. 深圳捷運道床動載荷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1,(2).
[11]李成輝,萬復光. 軌道結構隨機振動[J]. 鐵道學報,1998,(3).
[10]羅強,蔡英,李成輝. 高速鐵路路橋過渡段的動力分析與結構設計[J]. 路基工程,1998,(1).
[9]李成輝. 高底不平順不利波長及其與車速關係[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1997,(6).
[8]李成輝. 列車輪群激勵的頻譜[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1996,(1).
[7]李成輝. 軌道、車輛系統豎向振動模態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1995,(3).
[6]李成輝,萬復光. 接頭衝擊作用下軌道結構加速度譜分析[J]. 鐵道學報,1995,(4).
[5]李成輝,萬復光. 高速鐵路軌道位移波分析[J]. 鐵道學報,1993,(2).
[4]張寶珍,李成輝. 列車速度對軌道豎向動力特性的影響[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1993,(1).
[3]李成輝,萬復光. 軌道橫向動力特性振型疊加法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1993,(2).
[2]沈志雲,李成輝. 結構振動分析中的鍵圖法[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1988,(4).
[1]Shen Zhiyun,Li Chenghui, Bond Graphs in Vibration Analysis of Rail Vehicle Structures,《Bond Graphs》,Vol.1,No.2, November,1987;《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sl Conference on Mechanics 》, Shen Yang, 1987,ISBN 78100080244.

獲獎記錄

序號名稱獎勵級別獎勵等級時間
1重載線路波形磨耗成因及預防減緩措施省級獎二等獎2000
2高速鐵路道岔設計關鍵技術理論研究及工程套用省級獎一等獎2009
3高速鐵路軌道設計理論體系及在關鍵結構中的套用部級獎一等獎201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