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早榮

王早榮

王早榮,男,1962年生,中共黨員,原江西省東銅學校校長,現江西省東鄉縣職業教育中心校長。他先後把兩所學校辦得紅紅火火,享譽一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僕本色。

主要事跡

不等不靠、銳意進取,羸得領導之垂青。2000年左右,王早榮同志為了扭轉企業學校的困難處境,就曾頂著巨大壓力,在東銅學校進行了股份制改革。這場改革在當時,取得了巨大成功,並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2003年,東銅學校劃歸地方政府管理。東銅學校劃歸地方政府管理後,縣委縣政府看準了東銅學校精誠團結的班子隊伍和精幹的師資力量,決定利用江銅集團的資源優勢和東鄉銅礦學校良好的社會聲譽,於2007年5月在東鄉銅礦學校組建東鄉縣職教中心,並將原東鄉銅礦學校與職教中心剝離,原東鄉職技校併入職教中心。

職教中心成立後,王早榮同志以百倍的努力忘我地工作。為擴大職教中心在縣內的影響,王早榮同志經多方協調,組織全縣中考生參觀職教中心實訓設施設備。由於原東鄉職校的設備陳舊,勢必影響參觀效果。更新設備已迫在眉睫,等政府投資到位,必定錯失良好的宣傳時機。王早榮同志迅速組織教師籌資,一周內籌資100多萬元,購置了電工電子、機械加工等專業的設備。中考生參觀後反響很大,當季招收新生397人,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王早榮同志不等不靠、銳意進取的精神感動了縣委縣政府領導。近幾年,縣委縣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於職教招生和發展的傾斜政策,並加大了對職教中心的投資力度,共投資8000餘萬,征地100餘畝,拆遷房屋20餘棟。新建了一棟教學大樓、兩棟實訓大樓及其它附屬設施,購置了數控、電子電工、機械加工、計算機等設施設備。

省政府孫剛副省長、省教育廳虞國慶廳長、撫州市劉菊嬌副市長都曾到學校考察調研,市教育局李晶局長和縣各級領導更是經常蒞臨指導工作。王早榮說:領導的信任和支持,是對學校工作的鞭策,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力量源泉。

工作紮實、業績突出,璞玉經礪澤自顯。職教中心成立後,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實行工學結合、校企結合辦學模式。王早榮同志遍訪本縣及周邊企業,進行廣泛調研,開設了電子電工、機械加工等人才緊缺的專業,聘請了企業優秀師傅為校實訓教師,將十多家大企業作為學校實訓基地。

學校為農村富餘勞動力、失業人員開展食用菌栽培、生豬養殖和防疫、桑樹管理等短期實用技術培訓。針對我縣農民工多,技術人員少,企業用工難的現狀,成立了東鄉農民學院,2007年以來,共培訓了農民工9000多名。每年為園區企業培養輸送近千名技能型人才,為東鄉縣域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為了職教中心的長足發展,王早榮同志不辭辛苦,跑資金,爭項目。王早榮自擔任職教中心校長以來,爭取項目建設資金近2200萬元。通過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2007年重組以來,學校建設投入達1.4億元。如今,職教中心辦學條件邁入了全省同類學校的先進行列。2011年成為撫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技能競賽基地。2012年在撫州市中等職業學校第三屆技能競賽中,學校派出47名選手參加十大類22個項目比賽,摘取了11項個人一等獎,12項個人二等獎,15項個人三等獎、8項團體一等獎以及1項團體三等獎。18名學生在全省第九屆技能競賽節中,榮獲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在全省同類縣級職業學校里為佼佼者。2008年東鄉縣被撫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職業教育先進縣”稱號。2008年12月學校高標準通過省示範職業學校的評估。2009年,學校被評為全省招生工作先進單位、全省資助工作先進單位、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2010年被評為全省德育工作先進學校,2011年被評為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全省職業教育宣傳和信息報送先進集體。

理念先進、多管齊下,細微之處抓德育。自1993年擔任起,王早榮同志就非常重視德育工作,極力構築文明班級創建、寢室文化建設、校園文化薰陶三個文化陣地,打造全員育人的立體德育網路。學校無小事,事事都育人;學校無閒人,人人都育人;學校無空地,處處都育人,是王早榮同志的辦學理念。

學校積極為學生搭建平台,為讓學生樹立理財觀,開辦“模擬銀行”;為讓學生樹立法律觀,開辦“模擬法庭”;為讓學生樹立愛國觀,開闢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力展開“家校同創程”“社區聯防行動”等。在制度上,將“三好”學生評選制度改進,每月推選單項積極分子,推行“整體千分制”“優生優推制”,舉辦“技能大比武”等,實施激勵性的科學管理。

嚴謹辦學,突出特色,教育教學結碩果。在王早榮擔任校長的十幾年裡,規模上並不起眼的東銅學校高考升學率良好。學校培養出兩名撫州市高考狀元:文科考生李騏列全省第九名,理科考生王小三列全省第二名。培養出九名東鄉縣高考文、理科狀元。在全市38所普通類高中高考質量評估中,躋身前6位。2005年,學校被評為“江西省重點建設中學”。

教學成績遠近聞名,特色教育錦上添花。自任校長以來,王早榮同志就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走一條特色之路為出發點,全面開展學校各項工作。學校的文體、小製作小發明、計算機等教育十分鮮明。

在第九屆全國信息技術(高中提高組)奧林匹克大賽中,王龑同學榮獲全國一等獎,全省第一名。在第十四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計算機)奧林匹克分區聯賽中,丁夢蕾同學榮獲提高組二等獎。學校的“小銅花”藝術團,多次代表撫州參加全省藝術節並獲大獎。學校多年被評為江西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單位,男籃、女籃多次代表撫州市參加省全運會和全省中學生籃球賽並進入前四名。在科技創新大賽中,谷思辰、游軍茂同學榮獲全國一、二等獎;王超博同學的作品《江西瑞昌商周銅礦遺址的現狀考察與保護對策研究》在第25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榮獲全國總決賽二等獎。《方便膠水瓶》、《線卡裝訂器》、《組合蚊香分割器》等獲國家發明專利。

以人為本、情系師生,構建和諧新校園。2005屆學生張永健父親病故,母親沒有工作,家庭生活困難,考上北京信息學院即陷入了無錢上學的困境。王早榮同志在署假赤熱的烈日下積極為其奔走,聯繫資助人,江西雨帆化工馮少豐老總被深深感動,當場答應每年資助張永健同學學費4000元。如今,張永健同學已勝利完成學業,並考入中科院研究生。為了幫助更多的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王早榮同志組織成立學校扶貧基金會。自己掏出2000元作為首批扶貧基金,並利用學校行政撥款、社會各界贊助、師生捐贈等形式廣泛籌集資金。目前,已資助在校貧困學生2萬餘元。

王早榮同志雖然工作繁忙,但他仍然經常抽時間熱情接待民眾來訪,虛心傾聽民眾心聲,急民眾之所急,想民眾之所想。原紅星職校移交到職教中心之後,36名農工的社保問題一直沒有著落,農工們憂心如焚,王早榮同志多次跑相關部門,找領導協調,要求政府支持,終於在2008年底妥善解決了這一歷史遺留問題。

王早榮同志心裡裝著全校教師,時刻不忘教師的冷暖,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2007年,為德高望重的退休老教師李昌熾隆重慶祝九十壽辰,2011年陪同李昌熾老師在省一附醫院檢查、辦理住院手續等,讓膝下無兒女的兩位老人備受感動。

一身正氣,民主治校,黨政配合傳佳話。王早榮同志給自己約法四章:“勤奮學習不偷閒,認真工作不馬虎,爭創一流不落後,嚴於律己不鬆懈”。他以身作則,嚴於律己,要求學校領導幹部嚴格執行上級關於廉潔自律的規定。重大項目邀請部分普通黨員和職工代表參與採購過程,進行公開監督。工作中,他從不計個人得失,不計報酬多寡,不謀取私利,始終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始終保持好廉潔自律的良好形象。

學校雖然實行校長負責制,但王早榮同志能團結、信賴並依靠學校黨總支的同志。1993年,他與校黨總支書記谷健同志同時上任,從東銅學校走到職教中心,十七年來,黨政密切配合,互為表里,民主治校,兩人亦友亦同志的關係在當地傳為佳話。如今,王早榮同志身兼職教中心黨總支書記、校長職務,他更注重班子團結。

所獲榮譽

王早榮同志本人得到了上級領導部門、廣大師生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多次榮立江西銅業公司新時期勞動立功競賽一等功,2005年,榮獲“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個人”“江西銅業公司勞動模範”“撫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撫州市職業教育先進工作者”等光榮稱號。2009年,在首屆“江西十大人民滿意校長”評選活動中,榮獲提名獎。2010年被評為“全省第二屆中國小優秀校長”。2011年擔任東鄉縣教育系統宣讀報告團團長,並榮獲縣首屆“新苗獎”。

他是一位優秀的數學教師,是東銅第一位輔導學生獲全國高中數學組一等獎的殊榮者;他是一位優秀的校長,在普教校長位上一乾就是15個春秋,把一所不起眼的子弟學校辦成名揚江西銅業公司、享譽撫州市乃至全省;他更是一位優秀的職校校長,五年時間把在全市落後的職業學校帶入全省先進行列,正攜手東職人為創“全國一流”的職教中心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