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玲

王新玲

王新玲, 女, 漢族,中共黨員,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現任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高血壓診斷治療中心副主任。

新疆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王新玲, 女, 漢族,中共黨員,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現任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高血壓診斷治療中心副主任、新疆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1984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現新疆醫科大學) 獲醫學學士學位,1984年8月至1992年12月在新疆紡織職工醫院從事內科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工作。1993年1月至1997年5月在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腎內科從事主治醫師工作。期間1994年3月至1995年3月在南京軍區總醫院腎臟病研究中心進修一年。1997年5月至今在自治區人民醫院高血壓科歷任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工作。2001年始任高血壓科副主任。同年在新疆醫科大學完成臨床研究生全部課程並獲得新疆醫科大學研究生同等學歷。工作以來長期從事臨床一線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熟練掌握高血壓及相關心腦血管併發症的診斷治療,尤其擅長高血壓病因的診斷、鑑別診斷及高血壓並發腎臟病的診治。在高血壓科工作以來協助科主任開展了多項繼發性高血壓的檢測項目,解決了大量複雜、疑難高血壓病人的診斷治療問題,共篩檢出600餘例繼發性高血壓患者,並多次參與搶救危重高血壓患者。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被中央組織部、新疆組織部選派以西部之光訪問學者身份在國家一流的心血管病專科醫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研修學習一年。
除日常臨床工作以外,本人承擔了新疆醫科大學、石河子大學醫學院、衛生廳職大的教學工作及實習生、研究生及進修醫師的帶教工作。還積極參與舉辦了十期全疆高血壓心腦血管病防治學習班,培訓基層醫務人員1000餘人。同時本人參加了多項國家及自治區級臨床課題的研究。共發表論文20餘篇,參與編寫醫學論著1本。曾先後7次獲自治區人民醫院院級“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優秀支委”稱號。獲自治區人民醫院院級科技進步獎及診療獎4項,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四項。

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

個人簡介

王新玲,女,1963年8月出生,河南省新鄉市人。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碩士,博士生導師。 主要致力於結構工程,新型結構體系性能研究,結構可靠性鑑定及加固研究;以及結構動

王新玲教授王新玲教授
力分析及性能評價。截止2012年,發表論文共80篇,其中核心期刊45篇,3篇EI收錄,1篇SCI收錄。個人經歷

1981年9月—1985年6月, 鄭州工學院土建系,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5年9月—1988年6月, 鄭州工學院土建結構工程碩士學位;
1988年7月— 今鄭州工學院、鄭州工業大學、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任教,
2002年10月評為教授。
2002年9月—2006年4月:東南大學在職攻讀博士,獲防災減災及防護工程博士學位。

主持項目

1.1999年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GRC加保溫隔熱層屋面板的試驗研究;
2.2001年河南省自然基金項目(0111041500):罕遇地震作用下支撐體系的塑性極限分析;
3.2001年鄭州大學骨幹教師項目:高效預應力複合樁的最佳化選型和施工力學問題的研究;
4.2004年河南省自然基金項目(0411050900):新型住宅結構體系的研究;
5.2005年河南省自然基金項目(51105400):多層住宅新型複合結構的試驗研究;
6.2005年河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200510459055):多層住宅新型複合結構體系試驗研究。
7.2007年橫向項目:不同損傷鋼筋混凝土框架加固新模式及抗震性能研究。
8.2010年國家高新技術863計畫項目子課題(2008AA030704):高鐵用細晶粒鋼筋混凝土構件疲勞性能研究。
9.2009年河南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092102310036):大震後損傷混凝土框架加固新模式和抗震性能研究。

論著

1.《鋼筋混凝土結構》教材,1991年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ISBN7-5349-061-7/T216
2. 結構體系概念和設計(著作),2001年6月黃河水利出版社,ISBN7-80621-479-8/TU·16
3. 砌體結構 (國家十一五統編教材)2001年8月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ISBN7-5629-1736-1/TU·136
4. 工程項目系統評價(著作),2002年9月 黃河水利出版社,書號:ISBN7-80621-605-7/F·35
5.Concrete Structural Fundamentals(雙語教材),2004.7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ISBN7-5629-2110-5/TU·244
6. 混凝土結構原理(教材),2010年8月,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ISBN978-7-5629-3286-4

科研成果

1.“鋼筋混凝複合受力構件的塑性極限分析研究” 1995年河南省科委鑑定為國內領先水平。
2.“工業建築結構系統最佳服役效益的過程最佳化控制” 2001年河南省科委鑑定為國際先進水平。
3.“複合地基變形預測與控制理論及套用技術” 2002年河南省科委鑑定為國內領先水平。
4.“碳纖維布加固損傷混凝土框架的試驗研究”2009年河南省科委鑑定為國內領先水平。

科研獎勵

1.“黃河淤泥節能承重多孔磚產品的研究” 2008年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罕遇地震作用下支撐體系的塑性極限分析” 2003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3.“多層住宅新型複合結構的理論分析及研究”2007年河南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二等獎;
4.“鋼筋混凝土開洞深梁的試驗研究”1991年獲化工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5.“高層建築框架-桁架抗震體系理論與套用研究”1994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6.“面向21世紀土木工程專業各門主幹課程教學內容和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2001年獲河南省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7.“鋼筋混凝土深、短和淺梁受剪承載力研究”1999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8.“GRC加固磚砌牆體受剪性能研究” 2000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9.“超高壓送電線路高強預應力混凝土電桿研究”2000年獲河南建設科技進步三等獎;
10.“靜壓預製砼小樁複合地基新技術試驗研究與套用” 河南省建設科技進步二等獎。
11.“新型人字支撐複合結構用於多層住宅結構體系的研究”獲2010年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成果一等獎。
12.“混合配筋預應力混凝土管樁試驗研究”獲2011年河南省建設科技一等獎;河南省標準圖。
13.《混凝土結構課程建設的系統化改革》獲2009年鄭州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榮譽稱號

1. 1991年9月,鄭州工學院三育人優秀教師;
2.2001年3月,獲河南省“三八紅旗手”稱號;
3.2000年12月,獲鄭州市“十大傑出青年科技人才”及“新長征突擊手”稱號;
4.1997年9月,獲鄭州市“優秀教師” 稱號;
5.1997及1999年9月, 兩次被評為鄭州工業大學“優秀教師”;
6.1997年4月, 獲鄭州工業大學“本科教學質量優秀獎”;
7.1998年1月, 鄭州工業大學跨世紀骨幹教師;
8.2004年11月, 鄭州大學學生最滿意的教師;
9.2005年6月, 鄭州大學三育人優秀教師;
10.2004年, 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
11.2007年9月, 河南省優秀教師;
12.2008年4月, 鄭州大學教學名師;
13.獲鄭州大學2007-2009兩學年教學優秀一等獎;
14.獲鄭州大學2008-2009年教學優秀教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