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志[徐州市賈汪區董莊醫院紅十字會秘書長]

王承志[徐州市賈汪區董莊醫院紅十字會秘書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 徐州市中心醫院住院的四川傷病員。 從2000年起王承志積極參加無償獻血,在賈汪區排名第一。

人物簡介

王承志,男,1973年生,從事臨床醫療工作二十年。現擔任徐州市賈汪區董莊醫院紅十字會秘書長、外科主任等職,同時兼任徐州市紅十字會心連心志願者公益服務中心秘書長、徐州市紅十字會無償獻血志願者服務隊副隊長。他在工作中兢兢業業,謙虛進取,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無私奉獻,當地病人稱他“好心醫生”。他熱心於公益事業,通過多種渠道,在各個單位宣講無償獻血知識、捐獻血小板知識和捐獻骨髓造血幹細胞的知識。在他的帶領下,包括董莊醫院院長、書記在內,有數十人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被大家稱為“無償獻血宣傳員”。

先進事跡

捨己救人為哪般救危扶傷學扁鵲
2007年8月23日20時,董莊醫院來了一位家住紫莊鎮杜樓村姓王的女病人,54歲,自服農藥久效鱗約200毫升,恰逢王承志值班。經過洗胃、輸液、解毒、排毒、套用阿托品、解磷定等一系列措施後,患者病情基本穩定。22:40分患者突然出現面色青紫、呼吸困難等休克症狀。經檢查呼吸幾近停止,心率由120次/分鐘掉至60次/分鐘。看到這種情況,王承志首先予以氣管插管,套用呼吸興奮劑,但在插管過程中發現病人喉頭水腫,氣管插管無法進入。在這危急時刻,他不顧髒和臭,在只有一塊紗布隔離的情況下,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同時安排人員向主管院長李洪生匯報,請求支援。李院長來到現場後決定立即進行氣管切開。短短的5分鐘後,病人的面色逐漸由青紫變為紅潤,病情轉危為安。此時,王承志已是滿頭大汗。經過護士的提醒才想起來去洗臉、漱口。病人的家屬一邊流淚一邊握住王醫生的手說:“謝謝!謝謝……”為了病人的安危,王承志在病人的身邊守護了一夜。由於患者家屬意見不統一,最終病人在氣管切開十個小時後轉往賈汪區人民醫院。人民醫院的接診醫生在得知當時的搶救經過後,對王醫生當機立斷的搶救措施表示高度讚揚。這名患者在賈汪區人民醫院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平安出院。患者在出院後一提到這件事就說要不是王大夫救我,我早就沒命了。”
公益事業我做起身先士卒奉愛心
 王承志在做好醫療工作的同時還熱心於公益事業。2004年9月,王承志從中央電視台《女人半邊天》節目中看到廣西省南寧市的劉光華女士自費辦中學,資助山區的失學女孩後,很受感動。經過了解華光女子高中是廣西第一所民辦公益性女子高中。該校倡導並發起通過社會力量來幫助廣西邊遠少數民族山寨貧困女生圓求學夢的“金鳳工程”。八年來他堅持從微薄的工資中擠出錢來,向廣西省南寧市華光女子中學捐贈現金,資助那些失學的山區孩子,購買文學書籍,為她們送去精神食糧。
2008年11月17日,做為徐州市紅十字會心連心志願者公益服務中心秘書長的王承志親自押車,經過58小時的長途跋涉,把徐州各高校捐贈的一噸衣物、書籍等物資送到南寧市苗圃行動華光女高。捐贈儀式上,華光女高的學生們被這份來自千里之外的溫暖感動得熱淚盈眶。王承志也被同學們的熱情、好學、感恩深深感動。他表示,回到徐州,一定會繼續努力,影響更多的志願者關注和幫助這些可愛的孩子們,讓徐州市人們的心和華光女高學生們的心超越空間距離,連在一起。這次行動,解決了華光女高學生們轉季換裝所需和入冬防寒之急,使這些來自廣西各少數民族地區的貧困女童可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季,得以安心地進行學習生活。次年3月,王承志又聯繫各個高校的志願者募集衣物四千餘件自費託運送往華光女高。《南寧晚報》、南寧網、淮海網、徐州新聞廣播電台、徐州愛心廣播電台進行了跟蹤報導。現在這項工作已交由各個高校志願者服務隊進行。 07年12月8日,王承志在北京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取得初級救護培訓師師資資格後,針對鄉村醫生可能從醫一輩子都沒有做過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甚至不知道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是怎么做的情況。從市紅十字會借來模擬人,12月15日在董莊醫院為紫莊鎮近二十名村衛生室的鄉村醫生進行了現場救護培訓,並發放了口對口人工呼吸所需用的呼吸面膜,利於他們開展救護。培訓結束後又講解了無償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知識。請他們回到鄉村在農村向農民宣傳這些知識,使更多的人了解無償獻血、用血知識、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過程以及無償獻血“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宗旨。
他每年帶領董莊醫院紅十字會志願者到紫莊鎮敬老院為孤寡老人免費體檢,並為他們建立健康檔案,以便查詢。現在,為敬老院老人義診已經成為董莊醫院志願者服務隊的常規服務項目。08年4月,經過王承志不懈地努力,董莊醫院拆資五萬元,為紫莊鎮教師進行免費體檢。體檢後,他利用休息時間為紫莊鎮六所國小的教師進行了免費健康知識教育和現場救護培訓。以身說法宣傳無償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知識,無償獻血、捐獻血小板、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過程,消除他們對獻血的恐懼心理。講解現代救護中的止血、包紮、固定、搬運、心肺復甦理論知識,以及常見意外傷害,例如交通事故、觸電、溺水、中暑和急性中毒的現場急救處理等知識。即使在應賈汪區紅十字會邀請為權宇駕校的學員講授現場救護知識時,他也不會忘記在講課過程中穿插一些獻血知識。 在5.12四川地震後,王承志作為董莊醫院紅十字會秘書長義不容辭,及時組織全院醫護人員捐款,並將捐款送至賈汪區紅十字會。5月17、18日和徐州獻血狀元孔令喜一起組織各大專院校志願者服務隊的志願者在徐州市街頭為四川災民進行募捐。所得捐款兩萬餘元全部上交徐州市紅十字會。 08年5月30日上午和孔令喜等人帶領各大專院校志願者服務隊的志願者到徐州市福利院看望殘障兒童,和他們一起聯歡,共慶“六一”兒童節。下午,購買了禮物和鮮花到徐州市四院看望在徐州市中心醫院住院的四川傷病員。09年5.12前夕,他和孔令喜帶領徐州各個高校選拔、推薦的具有文藝特長的志願者在徐州泛亞大廈門前進行了三天紀念演出,緬懷那些在汶川地震中逝去的人們。晚會上用白色蠟燭在廣場上擺放成兩個心形,代表我們和四川人民永遠心連心。許多熱心市民駐足觀看並加入到紀念活動中。當晚,徐州電視台為此次活動做了專題報導。
獻血十載永不悔賈汪獻血第一人
 從2000年起王承志積極參加無償獻血,在賈汪區排名第一。共獻全血3000毫升,紅細胞懸液2單位(200毫升/單位),血小板33單位,按國家換算標準,捐獻1單位血小板相當於全血800毫升,累計達29800毫升,相當於七個成人的全身血量。2004年3月19日,賈汪區血站組織適齡青年進行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抽樣,進入中華骨髓庫江蘇分庫。他得知訊息後,立即放棄休息,驅車30餘里趕往賈汪留了血樣,光榮地成為一名骨髓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08年2月16日上午9點,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二院)一位骨髓移植的患者急需B型血小板搶救生命,遂與徐州市血液中心聯繫。輸血科李保林主任接到通知後,放棄休息時間,立刻趕到單位在獻血者名單中篩查起來。當他與王承志取得了聯繫時,已是中午11點多了。正在家中休息的王承志二話沒說,從100多里的董莊準時趕到了市血液中心,捐獻了兩個治療量的血小板,使病人的生命得到了及時的救治。
由於夏季酷暑炎熱,許多市民因天氣炎熱或工作不便,無法在白天參加無償獻血。09年7月,徐州市中心血站開展了“盛夏之夜納涼獻愛心活動月”活動。王承志正在徐州四院骨科進修,他深知血液對手術的重要性。在接到血站的通知後,便利用休息時間組織無償獻血志願者,每天下午五點半至九點半輪流在獻血屋幫助血站的工作人員向市民發放無償獻血知識、捐獻造血幹細胞知識等傳單。為獻血者進行無償獻血滿意度及無償獻血知曉率調查,並動員獻血者加入固定無償獻血志願者隊。獻血屋每天晚上人流不斷,活動常常要持續到10點以後才能結束。當他回到租住的小屋已是夜裡11點多了,第二天還要到醫院去上班,從沒叫一聲苦,叫一聲累。
王承志因無償獻血事跡突出,積極參加無償獻血和宣傳,熱心於公益事業,榮獲2005-2007年度江蘇省無償獻血促進獎,同時獲國家無償獻血金獎。08年底,賈汪區政府、賈汪區委為了表彰他在無償獻血中作出的貢獻,推選他為首屆賈汪區“信合杯”道德模範。他還被選舉為徐州市紅十字會第八屆代表大會代表,並當選為2002-2007年度紅十字會先進會員。2011年獲徐州市紅十字會優秀會員、無償獻血優秀志願者。2009年底,被評選為“徐州市我推薦、我評選我身邊的好人”。2010年獲徐州市優秀志願者稱號。2012年3月1日,他作為徐州市唯一一名代表,被評選為江蘇省十佳青年志願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