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奎

王應奎

號柳南,諸生,生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約卒於乾隆二十四、五年(1759—1760)間,年近八十歲。許廷錄在《王東漵詩集序》中稱:“其平昔研討典籍,探索經史,挹其華而摛其實”。工書法,初學顏真卿。亦善於山水畫,不落近人窠臼。著作除了《柳南隨筆》、《續筆》外,還有《柳南詩文鈔》、《海虞詩苑》十八卷。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王應奎王應奎

姓名:王應奎

性別:男

出生年月:1732年

國籍:中國

時代:清朝

籍貫:浙江嘉興

民族:漢族

身份:文人

人物簡介

王應奎王應奎

號柳南,諸生,

生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約卒於乾隆二十四、五年(1759—1760)間,年近八十歲。王應奎年少以詩名,後人評論他“古文博綜,典贍中有修潔之致。詩品更高,不拾人牙慧”。但他八入棘闈,都沒中式,退隱山居,“一堆書及肩,而埋頭其中”。許廷錄在《王東漵詩集序》中稱:“其平昔研討典籍,探索經史,挹其華而摛其實”。工書法,初學顏真卿。亦善於山水畫,不落近人窠臼。著作除了《柳南隨筆》、《續筆》外,還有《柳南詩文鈔》、《海虞詩苑》十八卷。

王姓起源

王應奎王應奎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後。後衍化為三支王姓族派。一是周文王弟15子畢公高的後裔,因本來是王族,所以他們以王為姓。二是東周靈王太子姬晉,因直諫被廢為庶人,世人稱為"王家",以後便以王為姓。三是魏國信陵君無忌,魏被滅後,其子孫被稱為"王家",隨以王為姓。

2、出自媯姓,為齊王田力的後代。舜的後裔媯滿被周武王封於陳,傳至公子完,避難逃到齊國,改姓田,其裔孫田和成為齊國國君,史稱"田氏代齊",齊被滅後,其後人以王為姓。

3、出自子姓,為殷商王子比干之後。比干被殺後,其子孫為了紀念他,改姓為王。

4、由北方他姓改王姓而來。如鮮卑族可頻氏、烏桓族回紇阿布思族。

5、出自賜姓或冒姓的王姓。如戰國燕王丹的玄孫喜被王莽賜姓王。

著述簡介

《柳南隨筆》、《續筆》仿宋洪邁《容齋隨筆》之例。內容大致可歸為兩類,一是讀書所得,隨手札記。凡經史子集,詩詞曲畫,文字音韻等,均有獵取。考詩的源流,究名物之根柢,訂正史實的謬誤,為文史研究,提供了許多線索。二是記自己所見所聞。王應奎廣聞多識,喜訪舊事軼聞,書中很大一部分是記士大夫文人的遺聞軼事,社會習俗,風土人情等。王應奎最宗仰王士,但對他著作中的失誤,也不為之隱諱,對名家趙執信、馮班、錢謙益等人也有評論。另外,關於復社、同聲社、應社、東林黨的史事,以及東湖書院、萬卷樓、絳雲樓、汲古閣、述古堂等藏書,也有涉及。這些史料均有參考價值。但因《隨筆》間有謬載誤書,《續筆》糾正了《隨筆》之誤,故兩筆中間有重複。

藏書之家

王應奎(1683~1760)

清初藏書家。字東漵,號柳南,江蘇常熟人。隱居於李幕塘之濱,百年地僻,柴門書掩,雖近市廛,如處岩壑,吳門沈確士題其藏書處曰“柳南草堂”,取王維詩句得名。堂中積書數萬,經史百家略具,房內堆書齊眉,埋頭其中,不知戶外,搜討既富,潛心著述,詩歌古文,少以詩名,後人評論他“古文博綜,典贍中有修潔之致。”但他八入棘闈,都沒中式,遂退隱山居,“一堆書及肩,而埋頭其中”。喜訪舊事軼聞,《隨筆》中很大一部分是記士大夫文人的遺聞軼事、社會習俗、風土人情等。宗仰王士禎,但對王士禎著作中的失誤,也不為之隱諱,對名家趙執信、馮班、錢謙益等人也有評論,以及東湖書院、萬卷樓、絳雲樓、汲古閣、述古堂等藏書,多有涉及。著《柳南隨筆》、《續筆》、《柳南詩文抄》、《海虞詩苑》18卷。有《隨筆》6卷、《柳南隨筆》、《續筆》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