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端[元朝將領]

王慶端[元朝將領]
王慶端[元朝將領]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慶端,男,元朝時期人物,冀國公王善次子,真定藁城人。

生平經歷

王慶端,字正甫,冀國公王善次子,真定藁城人。初為郡筦庫,進水軍提領,訓練士卒,常如臨敵。敗李璮老僧口,以功佩金符,為千戶。監築大都城。移戍清口,宋兵來攻,守將戰死,城欲陷,慶端拔刀誓眾,裹創力戰,城得以全。群盜四起,復擊走之。進武節將軍、管軍總管,領左右中衛兵。
從世祖北征,還,遷右衛親軍副都指揮使,進侍衛軍都指揮使,建威武營,以處衛兵,經畫田廬,使各安業。別立神鋒軍,親教以蹶張弩技,作整暇堂、犀利局。浚渠構室,如治家事。至元十九年,改詹事丞。時有司欲就威武貸粟數萬石,濟饑民。裕宗在東宮,以問慶端,慶端對曰:“兵民等耳,何間焉!”即命與之。帝嘗遣近侍夜出伺察,為邏卒所執,近侍以實告,卒曰:“軍中惟知將軍令,不知其他。”近侍以聞,帝賞以黑貂裘。
及親征乃顏,命慶端以所部從。時年六十餘,與士卒同甘苦,晝則擐甲執兵迎敵,夜臥不解衣,暇則俾士卒為軍市,自相懋遷。征東之功,慶端贊畫居多。成宗即位,論翼戴功,拜金吾衛上將軍、中書右丞,行徽政副使,兼隆福宮左都威衛使,進階資德大夫。大德二年,加榮祿大夫、平章政事、僉書樞密院事,兼使如故。以疾卒。

重要建議

元大都城是用土夯成的(上古叫做“版築”),下寬上窄,巍然屹立。開始建築於1267年(元至元四年),完成於1276年(至元十三年),整整十個年頭。因為是用土夯成的,於是產生了如何防止雨水沖刷城土的問題,後來用千戶(官名)王慶瑞建議,“以葦排編,自下徹上”。就是用葦帘子自下往上覆蓋,像人穿蓑衣一樣,簡稱葦城或蓑城,並在文明門外設立了陰場。《析津志》載:每年都要“收葦以蓑城”,達“百萬”(擔)之多。今天崇文區內的草廠頭條到十條,南、北、中蘆草園(原名蘆葦園)等地名,都與元朝的收葦場有關。後來由於元朝發生皇位之爭,守城一方恐怕對方用火攻城,乃撤去葦簾。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