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省

王建省

王建省,男,土木工程與力學工程教授,力學與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系副主任,學術委員。指導研究生15人,2名考取同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博士。研究領域為土木工程古建與道橋領域,國家及兩省一市自然科學基金委評審專家,科技獎勵評審專家,多家學術期刊特約審稿人。發表論文127篇,主持及參加北京市青年科技骨幹項目、北京市教委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10餘項,指導北京市大學生創業、科研訓練、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開放實驗室項目等,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專家,中關村新城鎮房建技術中心首席專家。

基本信息

個人資料

1982.9-1986.9北京工業學院,基礎科學部,本科,學士,1986.9-1989.4北京理工大學,理學院,研究生,碩士,2001.9-2003.12北京理工大學在職博士研究生。

兼任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北方工業大學選拔賽、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北方工業大學選拔賽、力學與結構拓展大賽等負責人,教學設備招標、投資效益評估專家,中國城市公益傳播聯盟中華大學生就業扶持計畫公益文化傳播大使,北京徽瑞博達科技有限公司-智贏天下、節能創富匯顧問,中國科技論文特聘專家。任多家學術期刊特約審稿人,發表科研教研論文127餘篇。多篇發表在ISTP、EI等期刊上。主持或做為主要成員參加北京市青年骨幹項目、北京市教委重點及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10餘項。指導北京市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畫課題、北京市大學生科研訓練計畫深化項目、北京高等學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畢業設計(創業類)支持計畫、古建結構、地下空間工程實驗室開放項目等20多項。

主講課程

核心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力學、彈塑性力學、結構非線性分析。其它課程:材料力學提高、工程力學提高及套用、科學文明與技術進步、科學探索與發現。

工作經歷

1989.4-1997.4北京鋼鐵學院分院,機電系,講師,1997.4-至今北方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教授。

研究方向

力學與結構工程,古建結構與抗震、道橋結構工程。

主要成就

教材專著

建築力學,中國社會出版社。

榮譽成果

1.力學系列課程改革實踐,北方工業大學2000年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001

2.北京力學會第五屆學術年會青年優秀學術論文,1998

3.力學教學與工程結合的新模式研究,2003年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003

4.力學系列課程群,北方工業大學校級優質課,2004

5.北京市力學教學優秀教師,北京力學會

6.全國力學教學優秀教師,中國力學會

7.理論力學精品課負責人2005

8.建築力學,中國社會出版社

9.優秀班導師,北方工業大學,2011

10.十佳班導師,北方工業大學,2011

11.中國大學魅力老師排行榜第11名

12.地道橋CAD設計系統的研發及套用研究,2014年度石景山區科學技術一等獎。2015

13.故宮太和殿結構研究,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畫項目二等獎。2016.06.13

14.基於認知規律的力學教學體系構建實踐,北方工業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16.07.7

15.台階式力學教學體系構建實踐,北方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16.07.10

16.2016年北京市屬高校“創想杯”多媒體課件製作與微課程套用大獎賽,三等獎。2016.11.17

科研成果

1. 項目名稱:瞬態熱載荷下多孔介質中力學行為動態描述,項目來源:北京市青年科技骨幹基金項目,項目主持人,項目編號:19990301,起止時間:1999.09-2001.09

2. 項目名稱:基礎力學CAI模式構建及實踐探索,項目來源:北方工業大學教研教改課題,項目主持人,起止時間:1997.5-1998.8

3. 項目名稱:考慮滲流作用的流固耦合課變形多孔介質動態邊界問題研究,項目來源:北方工業大學科研基金項目,項目主持人,起止時間:1998.5-1999.10

4. 項目名稱:熱流固耦合作用下多孔介質的熱彈塑性動力特徵研究,項目來源:北方工業大學科研基金項目,項目主持人,起止時間:2000.10-2001.12

5. 項目名稱:新型建築材料在強熱動力影響下的特性研究及套用,項目來源:北方工業大學科研基金項目,項目主持人,起止時間:2001.10- 2002.10

6. 項目名稱:工科類基礎力學課程《工程力學》課程內容體系整合與各類人才培養研究,項目來源:北方工業大學教研基金項目,項目主持人,起止時間:2002.09-2003.10

7. 項目名稱:力學系列課程改革實踐,項目來源:北方工業大學教研基金,項目第2完成人,2等獎,起止時間:1998.02-2000.09

8. 項目名稱:熱衝擊動力下的建築材料力學特性理論與試驗研究,項目來源:北方工業大學科研基金項目,項目主持人,項目編號:20020304,起止時間:2002.10-2003.10

9. 項目名稱:複合材料結構巨觀力學性能反分析方法研究,項目來源: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組成員,起止時間:2000.10-2003.10

11. 項目名稱:從生活廢水中提取餘熱的綜合技術開發,項目來源: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科技發展項目,項目組成員,項目編號:2002KJ025,起止時間:2002.10-2003.10

12. 項目名稱:力學教學與工程教育結合的新模式研究,項目來源:北方工業大學教改基金項目,北方工業大學2003年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起止時間:2001.02-2003.09

13. 項目名稱:力學系列課程群,北方工業大學2003校級優質課程

14. 項目名稱:校園力學工程與力學文化建設研究, 項目來源:北方工業大學教改基金項目,項目負責人,起止時間:2004.11-2005.05

15. 項目名稱:力學創新與綜合性實驗及與教學結合研究,項目來源:北方工業大學教改基金項目,項目負責人,起止時間:2004.11-2005.05

16. 項目名稱:力學綜合與設計性實驗研究,項目來源:北方工業大學教改基金項目,項目負責人,起止時間:2005.9-2006.9

17. 項目名稱:理論力學精品課程建設實踐,項目來源:北方工業大學教改基金重點項目,項目負責人,起止時間:2006.9-2008.9

18. 項目名稱:新疆尼勒克神話園項目,項目來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人民政府,起止時間:2016.9-2026.9

個人作品

科研項目

1. 項目名稱:青藏鐵路工程與多年凍土相互作用及其環境效應,專題:土體凍融過程中水、熱、力三場耦合機理研究,項目來源: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項目編號:KZCX1-SW-04,起止時間:2002.10-2005.10

2. 項目名稱:複雜載荷作用下大跨度梁力學特性模擬與實驗研究,項目來源:北方工業大學學生科技項目,2004.09-2006.09

3. 項目名稱:大型地下室頂板結構熱彈塑性動力模型及套用,項目來源: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科技發展計畫面上項目,項目負責人,2006.01-2007.12

4. 項目名稱:自主轉向懸掛式獨軌車實驗研究,項目來源: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科技發展計畫重點項目,項目成員,2006.01-2007.12

5. 項目名稱:理論力學精品課程建設實踐,項目來源:北方工業大學教育改革(課程建設)研究重點項目,項目負責人,起止時間:2006.10-2008.10

6. 項目名稱:複式鋼管混凝土鋼樑節點設計方法及節點性能控制研究,項目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要成員(第二),項目編號:51478004,起止時間:2015.1-2018.12

7. 項目名稱:故宮太和殿結構研究,項目來源:北京市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畫,負責人(指導教師),項目編號:2015002,起止時間:2015.1-2015.12

8. 項目名稱:綜掘巷道超前支護裝置及圍岩控制技術研究,項目來源:山西潞安環保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分項目負責人,起止時間:2015.6.18-2016.6.18

9. 項目名稱:光孝寺祝聖殿結構基本力學性能研究,項目來源:2015年度北方工業大學實驗室開放項目,負責人(指導教師),項目編號:2015011,起止時間:2015.1.1-2015.9.30

10. 項目名稱:下穿式鐵路框架橋結構的力學特性研究,項目來源:2015年度北方工業大學實驗室開放項目,項目負責人,項目編號:2015002,起止時間:2015.6.1-2015.10.30

11. 項目名稱:某元宮結構特點及抗震性能研究,項目來源:2015年北京高等學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實培計畫”項目,北京市大學生科研訓練計畫深化項目,負責人(指導教師),項目編號:XN003-29,起止時間:2016.1-2016.12

12. 項目名稱:鐵路連續梁施工過程線型監控設計系統,項目來源:北京交達工程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分項目負責人,起止時間:2014.5.31-2015.12.31

13. 項目名稱:力熱光壓多場耦合的太陽帆太空飛行器框架-薄膜結構穩定性研究,項目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要成員(第二),項目編號:No.11572001,起止時間:2016.1-2019.12

14. 項目名稱:力學與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實踐教學基地,項目來源:北京市級教學專項,項目第二負責人,起止時間:2015.10.10-2016.10.31

15. 項目名稱: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教學促進-雙培計畫虛擬教學團隊建設,項目來源:北京市級教學專項,項目負責人,項目編號:16007-6,起止時間:2016.1.10-2016.12.31

16. 項目名稱:黃驊至榆林公路(G337)肅寧繞城工程下穿京九鐵路框架橋工程設計,項目來源:企事業單位委託項目,分項目負責人,起止時間:2016.4.1-2017.4.1

發表論文

[1]王建省,邊界單元法在熱彈性方面的一種套用,熱應力,雲南科技出版社,1996(3):89-93

[2]王建省,考慮熱影響的彈塑性蠕變問題研究,現代力學與科技進步,莊逢甘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3):1243-1244

[3]王建省,接觸問題的高階彈塑性數值分析,現代力學與科技進步,莊逢甘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3): 1405-1406

[4]王建省,三維瞬態熱彈性問題的自適應網提煉技術,上海力學,1997(18):78-83

[5]考慮蠕變效應的N組裝體荷載傳遞研究,套用力學與工程科學,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5):77-81

[6]Wang JX,Approximation Technique of Specially Boundary Values In Using of The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Proceedings of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Rol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in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s.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 1998,10:22-27

[7]Wang JX,An Investigation To The Theorization of 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For Engineering Mechanics,Proceedings of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Rol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in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s.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 1998,10: 181-185

[8]Wang JX,Wang XC,New-Style Constitutive Relation For Thermo-Elasto-Plastic Dynamic Problems Of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Medium,Micro structures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ew Engineering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1999,9:75-78

[9]Wang JX,Wang XC,Researchon Harmonic Thermo-Visco-Elastic-Plasticity Waves In Porous Medium,Micro structures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ew Engineering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1999,9: 431-434

[10]王建省等,邊界積分方程的一種高階估算技術,工程力學,1999(10)(SUP): 267-271

[11]王建省等,組裝結構中的混合邊界積分方程模型,工程力學,1999(10)(SUP): 272-275

[12]王建省,嚴抓技術基礎課教學實踐體會,北京高教研究,1996,5:34-36

[13]王建省等,熱流作用的多孔介質突變面梯度分布模型,工程力學,2000(10)(SUP)Vol.1:389-393

[14]Wang JX,Wang XC,Research On Thermos Quality Transmission Problems For Porous Medium Of Permeate Flow With Creep,in: Modern Mathis and Mechanics, Zhongshan University Press, Guangzhou, 2000,11:415-421

[15]王建省等,具有流固熱耦合影響的可變形多孔介質動態物質面分界特徵,中國力學學會,力學2000,氣象出版社,北京,2000,8:242-243

[16]王建省,基於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靜力學教學,中國力學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世紀之交的力學教學,姚振漢主編。民族出版社,2000,12:205-208

[17]王建省等,高階邊界元法處理瞬態熱彈塑性問題的新格式,塑性力學與工程,楊桂通等主編,萬國學術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2,7:130-134

[18]王建省等,新型混合邊界積分方程模型研究,力學與工程套用,杜慶華主編,中國林業出版社,2002,8:190-193

[19]王建省等,多孔介質的一種流-固耦合動態邊界理論,工程力學,2002,19(1):97-102

[20]Wang JX,Ning JG,A New Theory Of Constitutive Relation For Thermo-Elasto-Plastic Problems In Porous Medium,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onlinear Mechanics, Editor in Chief :CHIEN Weizang, Shanghai 2002, Shanghai University Press, 2002,8:364-367

[21]Wang JX,Wang XC,Study on Elasto-Plasticity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by a New Self-adaptive Mesh Refinement Technique, Boundary Element Techniques,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oundary Element Techniques, Editor in Chief : Zhenhan Yao, M. H. Aliabadi,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and Springer, ,2002,8:389-392

[22]王建省等,基礎力學教學改革探索,北方工業大學教改文集,海洋出版社,2002,3:306-314

[23]Wang JX,Wang XC,Constitutive Relation Of Thermo-Elasto-Plastic Impact Problems For Frozen Soil Porous Medium,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 Springer-Verlag, 2003,10:69-75

[24]Wang JX,Wang XC,Numerical Analysis Of Contact Thermo-Elastic-Plasticity Problems With Creep For Frozen Soi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 Springer-Verlag,2003,10:63-68

[25]Wang JX,Ning JG,A New Format of 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Relation for Frozen Soil Porous Medium,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 Springer-Verlag, 2004,9:401:1-7

[26]王建省等,校園力學科學文化建設實踐,CCTAM2005論文,北京,中國力學會,2005,8:631-632

[27]Wang JX,Wang S,Studying On Constitutive Equations Of Thermo-Elasto-Plastic Evanescence Impact Problems For Large-Scale Slab,Proceedings ofInternationalSymposiumon Modern Applied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cience, Journal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8:774-779

[28]Wang JX,Ning JG,Numerical Analysis Of Contact Thermo-Elastic-Plasticity Problems With Creep For Large-Scale Slab,Proceedings ofInternationalSymposiumon Modern Applied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cience, Journal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8:810-816

[29]王建省等,力學素質培養與力學文化建設,工程力學教學與工程套用學術會議論文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1:67-72

[30]Wang JX,Wang XC,Research on Thermo Quality Transmission Problems for Large-Scale Slab of With Creep,C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 Springer-Verlag, 2006,8:666-672

[31]Wang JX,Wang S,New Constitutive Expression of Thermo-Elasto-Plastic Impact Dynamic Problems for Large-Scale Slab,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 Springer-Verlag,2006,8:398-404

[32]王建省等,邊界積分方程的一種估算方法研究,力學與工程套用,中國林業出版社,2006年7月,第11卷,128-131

[33]王建省等,大型平板滲流場中熱粘彈性波理論研究,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5月,22(s1):8-10

[34]王建省等,熱流固耦合動態邊界理論研究,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3月,22(2):119-122

[35]王建省,力學素質與力學教育實踐研究,力學課程報告論壇2006論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152-154

[36]王建省,工程力學系列精品課程建設,力學課程報告論壇2007論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284-286

[37]王巧玲,肖成安,肖競,徐子亮,王建省,型鋼—混凝土組合梁的數值模態分析,工程質量,第七期,2009年7月:68-71

[38]李志衛,王建省,福建省屏南千乘橋主體結構安全性分析,第三屆中國廊橋國際學術(屏南)研討會文集,133-137

[39]王建省,鞏曉花,側腳對某佛光殿木結構的動力特性影響研究,中國科技論文,2016,11(1):35-37

[40]王宗澤,王建省,代金潔,典型3層中空樓閣形式的仿古建築模態分析,中國科技論文,2016,11(1):96-99

[41]王建省,杜自芬等,古建磚塔砌體結構抗震性能模擬分析,中國科技論文,2016,11(13):1470-1473

[42]王建省,康怡揚,白雪悅,殿堂木結構與仿古結構對比研究,建築結構,2016,46(s1):253-257

[43]王建省等,下穿式高鐵橋蓋板涵設計及研究,中國科技信息,2017,2,15(2/3/553):61-62

[44]王建省等,穿越管道發生蒸汽雲爆炸時的模型分析,中國科技信息,2017,2,15(2/3/553):95-96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