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不老草

王屋不老草,又名冬凌草、冰凌草。 王屋不老草性味苦、甘、微寒。 王屋不老草的抗瘤作用,在民間主要用來防治食管癌。

簡介

王屋不老草,又名冬凌草、冰凌草。指中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極頂――天壇山原始森林秘境野生冬凌草。道家追求長生不老,洞天福地王屋山風光秀麗,地貌獨特,拔地如雲,幽谷飛瀑。“人在名山總為仙,草生福地皆為藥”,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王屋山植物種類繁多,中草藥資源極為豐富,王屋不老草便是其中之一,每霜降後,該草掛著冰霜,薄如蟬翼,遇陽光而不化,遇風沙而不落,其獨特的植物學現象至今仍是科學界的難解之謎。司馬承禎在《服氣精義論》中將“天壇山冬凌草”稱之為“王屋不老草”。王屋山冬凌草資源豐富,種群獨特,品質地道,其抗癌成分甲素含量較其它區域冬凌草高50%以上。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定義

王屋不老草,特指“天下第一洞天” 王屋山極頂――天壇山原始森林秘境野生冬凌草,王屋不老草有極佳的消炎去火、防癌抗癌、延緩衰老之效,乃道教茅山宗(正宗)第四代宗師、唐玄宗尊為全國道教首座之王屋高道司馬承禎修仙煉丹親自採集的重要原料,司馬承禎在《服氣精義論》中將“天壇山冬凌草”謂之“王屋不老草”。

王屋不老草的由來

王屋天壇山歷代高道輩出、名仕雲集。天下名山眾多,為何王屋山為“天下第一洞天”?莫非山中有修仙煉丹不老之草?道教鼻祖的老子李耳,曾入王屋山修煉,天壇山絕頂至今尚有“老子煉丹池”遺蹟。
《真誥》(南北朝著名道教理論家、醫藥學家、茅山宗第一代宗師陶弘景著)云:“天壇山,下生泡濟之水,中有不老草,人得服者長生耳。”(摘自唐o杜光庭《天壇王屋山聖跡記》)
道教茅山宗第四代宗師、唐玄宗尊為全國道教首座之司馬承禎結廬王屋山,熔煉不老丹,他在《服氣精義論》中將“天壇山冬凌草”謂之“王屋不老草”。

“不老”傳說

中國九大名山之首、天下第一洞天、愚公故里、世界地質公園王屋山,歷來為道家採藥煉丹、修身養性、長生不老、得道成仙之地。愚公常飲王屋不老草年且九十而挖山不止;藥王孫思邈深得王屋不老草藥力,年過百歲仍採藥行醫王屋山;唐玄宗胞妹玉真公主修道王屋山,常飲王屋不老草而風華絕代,姣顏永駐;張三豐修道王屋山,211歲無疾而終……黃帝、老子、列子、河上公、李世民、李隆基、張果老、李白、杜甫、高適、白居易、王維、劉禹錫、王重陽、丘處機……王屋天壇山歷代高道輩出、名仕雲集,以求長生不老。

在王屋山的意義

王屋山集雄、險、奇、秀、幽於一體的自然風光和以王屋不老草為代表的天然藥庫,成為中國古代崑崙山之所在、我國九大古代名山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之首。
王屋山位於河南西北部濟源市境內,東依太行,西接中條,北連太岳,南臨黃河,是江、淮、黃、濟“四瀆”之一的濟水發源地。因王屋山位居天下之中、大地之心,為古代崑崙山之所在,為人類始祖伏羲至黃帝3000多年100多代帝王生活及歸葬之聖地,故稱王屋山。王屋山絕頂海拔1715.7米,相傳為軒轅黃帝祈天之所,名曰“天壇山”。
王屋山是一個以道教文化為特色的道教聖地,為歷代道家人物的主要活動場地之一。唐著名高道司馬承禎在其所著《上清天宮地府經》中,把天下名山分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其中王屋山被列為“天下第一洞天”,號“小有清虛之天”,奠定了王屋山洞天福地的宗旨地位。
王屋山的興盛和道教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相傳軒轅黃帝大統天下後,於八月十五在天壇山重會西王母,欲求得道成仙之術,並在此建上訪院,訪尋四海仙人。以後每年的八月十五,四方善士、各路神仙皆雲集王屋山。被稱為道教鼻祖的老子李耳,也曾入王屋山修煉,天壇山絕頂至今尚有“老子煉丹池”遺蹟。道教早期的著名人物,如仙人王子晉、清虛真人王褒、著名方士于吉、南嶽夫人魏華存、道教理論家葛洪等都曾修道於王屋山。被稱為我國“藥王”的醫學家孫思邈是唐代著名道士之一,晚年結廬於王屋山翠微庵,採藥行醫,濟世救人,直至仙逝於此,現孫真人墳尚存。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唐玄宗李隆基命司馬承禎在王屋山自選形勝,建觀而居,後又派胞妹玉真公主拜司馬承禎為師,入王屋山修道,自此道風大盛。
由於玄宗皇帝特別青睞王屋山,撥付大量資金在王屋山修建了全國最大的皇家道觀建築群,為三清、四御、三官、十方、雷祖、西王母等先天元神均建立了宮殿,從天壇山的三清殿、玉皇殿、軒轅殿、王母洞到十方院、陽台宮、紫薇宮、清虛宮、迎恩宮、三官殿、玄台殿等方圓數十里,組成了龐大的道教宮院。千百年來,王屋山不僅是道家人物修身、煉丹、成仙之所,還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來此尋幽探勝,陶冶情操。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韓愈都先後來王屋山遊歷,並留下了許多名篇佳句。
王屋山下的濟瀆廟,全稱濟瀆北海廟,是“古四瀆”中唯一一處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我省現存最大的一處古建築群落,被譽為中原古代建築的“博物館”。

植物學特性

王屋不老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或亞灌木,一般高30~3250px。葉對生,有柄,葉片皺縮,展平後呈卵形或棱狀卵圓形,長2~150px,寬1.5~75px,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驟然下延成假翅,邊緣具粗鋸齒,齒尖具胼胝體,上表面為棕綠色,有腺點,疏被柔毛,下表面淡綠色。莖直立,莖高30~2500px,最高3750px,地上莖部分木質化,中空,基部淺褐色,上部淺綠色至淺紫色;無毛縱向剝落,莖上部表面紅紫色,有柔毛;質硬脆,斷面淡黃色。根系龐大,單墩毛根達200~1000條,可有效地固結土壤。冬凌草的根係為淺根系,多分布在0~500px的土壤表層中,呈水平狀縱橫交錯,構成密集的根網,根長為0.3~0.7m,野外單層根幅25×750px,幼根黃白色,老根黑褐色。聚散花序3~5花。花冠淡蘭色或淡紫紅色,二唇形,上唇外反,先端具4圓裂,下唇全緣,通常較上唇長,常呈舟狀,花冠基部上方常呈淺囊狀;雄蕊4,2強,伸出花冠外,花柱先端相等2淺裂,花盤杯狀。小堅果倒卵狀三棱形,褐色無毛。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全國藥材大普查,河南省醫學研究所張覃沐教授在濟源首先發現冬凌草後,會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孫漢董教授,河南中醫學院,河南醫科大學,河南生物研究所等科研單位進行多學科的研究。1977年,冬凌草被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並編入《全國中草藥彙編》。《中國土特產大全》將冬凌草列為濟源王屋山唯一特產。

主要功效

王屋不老草性味苦、甘、微寒。冬凌草有良好清熱毒、活血止痛、抑菌、抗腫瘤作用,主治咽喉腫痛、扁桃體炎、感冒頭痛、氣管炎、慢性肝炎、關節風濕痛、蛇蟲咬傷。全株對食管癌、乳腺癌、直腸癌等有緩解作用”。王屋不老草的煎劑和醇劑可有效地抑制甲型、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從而提高肌體抵抗力,迅速降低因炎症引起的白血球增高。王屋不老草與化療、其它抗癌藥物配合治療癌症有明顯地增效作用,這是一般抗癌藥物所不及的。
據《現代中藥學大辭典》記載,王屋不老草的性味和功用為:苦、甘、微寒,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用於咽喉腫痛、扁桃體炎、蛇蟲咬傷、風濕骨痛等。主要成分有揮髮油和二萜類、冬凌夏草甲素、乙素、丙素、丁素、戊素、辛素以及α一香樹脂醇,還有5個未知結構成分。還含有無機元素鐵、鋅、硒等。主要作用有:抗腫瘤、抗菌作用和解熱降燥等功效。
王屋不老草的抗瘤作用,在民間主要用來防治食管癌。但是當地長期很少有患這種疾病的。實驗動物移植性腫癌,如艾氏腹水癌、肝癌、網狀細胞肉瘤等均有抑制作用;能防止亞硝酸胺所引起的大鼠食管上皮增生轉變為癌;對多種球菌及桿菌有明顯的抗菌作用臨床實驗證明,冬凌草對食管癌、賁門癌、原發性肝癌及乳癌等有明顯緩解症狀作用,有穩定和縮小瘤體及延長病人生命的效果。與化療合用,可減輕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提高療效,對食管上皮重度增生也有一定的療效。另外,對急性喉炎、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有顯著療效,對慢性支氣管炎及慢性咽炎等也有良好效果。
研究發現王屋不老草還具有解熱、降燥潤喉、降血脂、降血壓等功效。對感冒發熱、口舌生瘡、焦熱上火等都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可作為中老年人和一些特殊人群,如教師、演員、播音員等日常保健飲品,且有延緩衰老之功效。

適宜人群

王屋不老草具有明顯的清咽利喉功效,對急慢性咽喉患者咽痛、咽癢、灼熱、多言加重、咽異物感、咽乾澀、咳痰不爽等症狀吸咽部充血、水腫等均有明顯治療作用。適合以下人群和患者:
1、吸菸、飲酒人群;
2、高溫、粉塵、化學污染等高污染地區人群;
3、教師、播音員、演員等嗓音工作者;
4、高原、風沙、乾燥地區居民5、中老年人及咽喉炎患者。
每逢冬春二季,由於各種病菌肆虐,容易誘發各種病症,急慢性扁桃體炎症是其中的常見多發病,尤其以婦女、兒童、老人發病率較高。呼吸不暢,甚至危害生命,嚴重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經臨床證明,冬凌茶適合各種年齡階段的人群,無毒副作用,是治療急慢性扁體炎的理想飲品。

資源現狀

王屋高道司馬承禎修仙煉丹之王屋不老草,潛藏於天壇山極頂原始森林秘境,大多生長於高岩峭壁之上,岩頂有濟水之源太乙池流泉浸潤。由於野生生長,區域有限,數量稀少,採摘困難,限量採摘,彌足珍貴。據2012年12月份資源普查,王屋不老草資源嚴重匱乏,需要進一步加以保護和培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