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官山村

王官山村

然而,1927年6月,因工會遭到破壞,王顯德被迫回鄉。 1930年3月,在陽新縣第二次工人代表大會上,王顯德當選為縣總工會委員長。 1934年4月12日,王顯德因叛徒告密,在突圍的過程中犧牲。

歷史

當年,王官山村的王賢德帶領著七十餘名熱血男兒投身革命,卻沒有一人返回。為了紀念這些英烈,人們稱王官山村為烈士村。
威震鄂東大地的烈士村------官山
官山村全景
在陽新縣太子鎮境內有一個名叫官山的村莊。村莊三面環山,只有一條小路通向村里。從軍事角度來看,官山地形進可攻退可守,正因為如此,官山成為了大革命時期理想的革命根據地。昨日時值建黨92周年,記者踏上了這塊革命沃土,去看看當年那個曾散發著紅色氣息的村莊。
鄂東特委設在官山村
官山村是一個居住著一千餘人的村莊。這裡不但環境優美,而且村民的生活富足,多數房屋都是近年新修葺的。就在這一排排漂亮的小樓間,有一座房屋顯得特別陳舊,從外觀看,這所房子是一座古樸的徽派建築,屋棱高高翹起,屋頂鋪有青色的磚瓦,大門是木製的,門上油漆的顏色經過歲月洗禮早已褪去,門鎖也已經布滿了鐵鏽,顯然這座房子已經很久沒人住過了。
“你可不要小看這座房子,這裡可是當年鄂東特委的指揮中心。”官山村村主任王功政說,革命年代,鄂東特委的許多重要指令就是從這裡傳達出去的。王功政告訴記者,1930年5月,全國紅軍代表會議在上海召開,李立三找鄂東代表滕代遠、何長工、吳致民、徐寧甲等人,專題研究成立鄂東特委的決定。6月29日,鄂東特委正式成立,組成由吳致民擔任書記的十人領導班子,而特委機關的辦公地點就設在官山,領導大冶、陽新、鄂城、通山、黃梅、蘄春、蘄水、瑞昌、武寧、德安、星子、鹹寧等地的革命。
王能治老人向記者講述往事
“官山村作為鄂東特委指揮中心的所在地實際上並非偶然。”78歲的官山村村民王能治老人說,從地理位置來看,官山在革命年代正好處於其他革命據點的正中心,所有周邊的武裝力量都會在官山聚集,為了方便部隊的指揮調度,革命領導人就將鄂東特委指揮中心定在了這裡。
在王功政的帶領下,記者走入了這座老房子的大廳。因為年久失修,房屋的屋頂已經坍塌了一大部分,屋內雜草叢生,有一些雜物被村民隨意擺放著。“這裡曾給我留下了一段最美好的回憶。”王功政說,解放後,這裡成了公屋,曾經開過黨校,做過大隊支部辦公點,甚至還開過小工廠。不過,令王功政難忘的則是在這裡度過的一段求學時光。王功政回憶,因為小時候沒有教室,所以村里孩子都會被集中在這裡上課。“那時的學生除了學習文化知識外,還會接受紅色思想教育。”王功政說,每隔一段時間,這裡都會迎來德高望重的老人講述革命故事。為了讓他們體會到革命時期的艱苦,長輩還會在這裡架起四口大鍋,添上柴加入水後將紅薯和紅薯葉一起煮,然後給每個學生盛一大碗吃。“這種苦我想現在的孩子肯定沒有吃過。”王功政笑著說,後來村裡面修起了學校,他們才從老房子裡搬出去。
村莊走出許多英烈
王能治說,官山村是有名的烈士村。“小小官山灣,敢造封建反,戶戶鬧革命、好似井岡山。”一時威震鄂東大地。解放前,雖然官山全村只有四百餘人,但參加革命的就達近百人,而且這些人大多都沒能回來。
在官山村村民的眼裡,烈士王顯德絕對是全村人的驕傲,因為他憑著一腔熱血,譜寫了對革命的忠誠。王顯德出生於1893年,父親在他還沒出生時便去世了,王顯德只能和母親一起,靠乞討為生。
1906年,13歲的王顯德進入煤礦當起礦工,十餘年的礦工生活讓他受盡了資本家的剝削。為和資本家作鬥爭,王顯德加入了公會,投身到工人運動之中。然而,1927年6月,因工會遭到破壞,王顯德被迫回鄉。
回鄉後,王顯德又在別人的擔保下進入了裕濟煤礦公司當礦工。一到礦區,王顯德就在工人中開展起革命活動。1927年12月,王顯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8年初,裕濟煤礦工會成立,王顯德被推舉為工會委員長。在他的帶領下,一些工礦區相繼建立了基層工會組織。同年春,王顯德受組織安排,前往金海一帶開展革命活動,尋找流散在農村的部分共產黨員和工農運動骨幹分子,恢復和發展農村基層黨組織及農會組織,團聚革命力量,並發動武裝鬥爭。
1930年3月,在陽新縣第二次工人代表大會上,王顯德當選為縣總工會委員長。同年5月,陽新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召開,成立陽新縣蘇維埃政府,王顯德當選為縣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1931年1月,王顯德當選為陽新縣蘇維埃政府主席。為了粉碎敵人的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王顯德帶領的縣蘇維埃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切合實際的方針政策,採取有力措施,繁榮蘇區經濟。
1932年4月1日,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在江西省修水縣上杉召開第二次執委擴大會議,會議推選王顯德為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在任職期間,王顯德簽署了一系列重要檔案,對土地、財政、經濟政策、地方武裝、文化衛生、司法裁判、行政區域劃分、建立根據地等方面的工作及相關條例通令、訓令政策作了決議,並建立了檢查和報告制度。
1934年4月12日,王顯德因叛徒告密,在突圍的過程中犧牲。
村民希望復原舊址 
“這裡是陽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如果荒廢掉確實可惜了。”王功政說,以前革命遺址保存得很完整,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革命老屋慢慢空了下來,村里也沒有派專人去保護遺址,老屋內一些革命文物也被小偷盜走。後來因為下大雨,大部分的革命遺址逐漸倒塌了。
“看著這樣的結果,我很痛心。”王能治老人一句話講出了全村人的內心感受,他說,這是老一輩革命家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就這樣消失了確實很可惜。全村村民曾謀劃將這些革命舊址修繕一遍,但希望縣裡有關部門能給予一些經濟和政策支持。“縣裡不是提出紅色旅遊的概念嗎?如果將鄂東特委指揮中心的舊址進行復原,那對紅色旅遊也會起到了促進作用。”王能治說。

地理環境

王官山在陽新縣太子鎮境內,坐落在夫子山下,三面環山一條道路,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區域優越,交通便利。從王官山村出發,步行經過半山董到達官路村只要半小時,乘坐汽車40分鐘即可到達大冶和黃石。
父子山俯覽

行政區劃

3個大隊:王官山 官山村 王贊陽

社會

鄉村尊老愛幼,團結一致。現在年輕人大多出去打工創業,只留有小孩、婦女和老人在家。每逢春節大部分在外地工作的年輕人都會回來和家人團聚。現在農閒時都大部分在家打牌、聊天等活動,農忙時大家相互幫忙。

經濟

通過農民不斷辛勤耕耘,現在基本家家都有餘糧,加上在外工作者,農民收入有很大提高。

文化

大革命時期,王賢德、王義和、王惠德等共產黨員和先進分子就在官山開展秘密活動。1927年,陽新發生二二七慘案,反動頭目夏斗寅奉命於6月6日竄到陽新瘋狂鎮壓革命人民,後敵十九軍胡宗鐸、川軍郭汝棟部來大冶、陽新進行血腥大殺戮。與此同時,敵視共產黨的國外敵人把軍艦開到陽新半壁山江邊,12月底萬耀煌部隊千餘人進攻鄂東特委,陽新、大冶及金海地區之民團、清鄉團土豪劣紳相互配合,對革命進行破壞。然而官山共產黨人毫無畏懼,堅持鬥爭,勇斗諸敵,開展秘密串聯活動。尤其是王賢德、王義和、王惠德等優秀黨員,始終站在鬥爭的前列。王義和(黨支部書記)在本村充分發揮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調動農民協會和赤衛隊的積極性,進行反剝削、反壓迫、反封建鬥爭,組織“四抗”(抗租、抗債、抗捐、抗稅)活動。王顯德在港湖窯、金海地區等開展活動,成立工會,組織工人罷工,向不法資本家和封建把頭進行宣戰,以達到不打罵工人、縮短工時、增加工資等目的。兩人一個在農村武裝農民,一個在工礦發動工人,配合得很好,時人稱為“二虎”鬧革命。
“小小官山土彎,敢造封建反;戶戶鬧革命、好似井岡山。”官山的革命活動一時威震鄂東大地,引起了省委巡視員吳致民的重視。他三上武漢,三下官山,了解考察革命發展情況。1930年5月,全國紅軍代表會議在上海召開,李立三找鄂東代表滕代遠、何長工、吳致民、徐寧甲等人,專題研究在黨中央領導下,成立鄂東特委。6月29日,鄂東特委正式成立,書記吳致民,王顯德當選為鄂東特委委員。而特委機關就設在官山,領導大冶、陽新、鄂城、通山、黃梅、蘄春、蘄水、瑞昌、武寧、德安、星子、鹹寧等地的革命。
在當時的《中共鄂東特委所轄區域示範略圖》上,鄂東有四個地區上標有紅旗和五星,一個是龍港鎮紅三軍團留守處,一個是大冶劉仁八紅三軍團成立地,一個是黃梅考田鎮紅十五軍成立地,一個是太子鎮官山村,而官山是四地之中心。
1930年10月5日,鄂東第一次代表會在官山召開,出席大會人員3000人,大會通過了《政治決議案》、《土地法》、《蘇維埃區域》、《紅色軍事組織大綱》、《宣言》等決議,正式成立蘇維埃政府革命委員會,曹玉階為主席。
1930年7月,紅十五軍軍長蔡升熙從蘄春過渡到黃顙口,步行抵達官山,與吳致民共商擴軍之大計,並在官山住了三個月,於10月上旬奔赴黃梅成立了紅十五軍。
1931年1月,王賢德任陽新縣蘇維埃政府主席,期間,鄂東特委及其所屬政權、軍事、群團、醫院、學校、藥店等機關單位共48個雲集陽新龍港鎮,使之成為鄂東南(鄂東鄂南改為鄂東南)革命根據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王顯德的領導下,陽新縣區、鄉、村各級蘇維埃政府工作人員,深入實際,密切聯繫民眾,紮實工作,被民眾稱為“提包政府”。陽新縣蘇維埃政府卓有成效的工作,使陽新蘇區連續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圍剿”鬥爭的勝利,打破了敵人的經濟封鎖,開創了蘇區的全新局面。
1932年4月1日,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在江西省修水縣上杉召開第二次執委擴大會議,改組蘇維埃政府,會議推選王賢德為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在任職期間,他簽署了《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對全省選民工作報告》、《湘鄂贛省蘇維埃執行委員會關於湘鄂贛省第一次執委對部分人選的決定》、《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通知(紅字第一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訓令(第一號)》等重要檔案,並主持召開省蘇維埃政府執委擴大會議,對土地、財政、經濟政策、地方武裝、文化衛生、司法裁判、行政區域劃分、建立根據地等方面的工作及相關條例通令、訓令政策作了決議,並建立了檢查制度與報告制度。
1934年4月12日,因叛徒告密,王賢德在九龍宮突圍戰中壯烈犧牲,時年42歲。
一唱雄雞天下白,解放了的新中國,人民重新作了主人。黨沒有忘記官山人民,在上世紀50年代初,中央南方革命根據地慰問團同陽新縣委縣政府到官山村慰問,發了慰問金和銅質紀念章,讚譽烈士村的人民為大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並鼓勵村民以烈士為榜樣,大搞農業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60年代初,縣委關心烈士村的建設,大搞農業生產,興建水庫,官山從此結束了幾年來“望天收”的歷史。如今的官山人民,正在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如火如荼地開展著新農村建設。
歷史名人 王賢德
王賢德(1893~1934),陽新縣金海區王官山村人。遺腹子,靠母親乞討養大。
1906年,進桐子包煤礦當童工。1923年轉源華煤礦,後加入煤礦工會,投身工人運動。1927年6月,工會遭破壞,被迫回陽新北鄉小煤礦做工,秘密進行革命活動。冬,任煤礦工會委員長,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遵黨組織指示,在韋源口、太子廟一帶從事農業工作,發展基層黨組織。1929年春,任金海區第七鄉農民協會主席。6月,率金海地區數千農民赤衛隊手持土銃、大刀、梭標,攻打大冶風暴港。後率部在長樂源、龍港、燕夏等地打游擊。1930年1月,當選陽新縣臨時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6月,當選中共鄂東特委委員。10月,被選為鄂東工農委員會委員。
1932年4月,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改組,王任委員和主席團成員。8月17日,參加湘鄂贛省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當選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9月,被補選為中共湘鄂贛省委第二屆委員。任省蘇維埃主席期間,簽署《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對全省選民工作報告》、《湘鄂贛省蘇維埃執委會關於湘鄂贛省第一次執委對部分人選的決定》、《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通知(紅字第一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訓令(第一號)》等重要檔案。
1933年秋,受“左”傾路線影響,王被撤職。不久,返回鄂東南任中共陽新縣委書記。1934年,率部堅持游擊戰爭。4月,在鄂贛邊界九龍宮開會時,因叛徒告密被敵軍包圍,突圍時犧牲。

交通

2007年回響溫家寶總理修路到村到家的政策,現在的馬路已經在2008年的時候已經修成。現在外出方便,到黃石只要1小時,到武漢只要三小時。2013年5月份太子鎮正式被黃石市接管,王官山村正式成為大冶湖生態新區的一部分,修建橫跨大冶湖的大橋將在十二五之前修成,到時候從王官山出發到黃石只要半小時左右了。

旅遊

父子山
站立遠處,隱約可見一個形似婦人蓬頭向南探望的山峰,這就是父子山。父子山高聳入雲,巍峨挺拔,位於陽新縣太子鎮境內。
關於父子山名字的來歷,還得從那個探頭眺望的婦人說起。
父子山風景
相傳很早以前,山腳下住著一對以打柴為生的夫婦。中年得子,夫婦倆喜出望外,取名貴兒。
轉眼間,貴兒到了十七八歲的年紀,眉清目秀,腰圓脖粗。老兩口想抱孫子,暗地裡與貴兒說媒提親。哪知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兩老暗中操持之時,老婦人得了一種怪病,先是雙腳浮腫,緊接著半身不遂,臥床不起。
不到一年功夫,家中所有積蓄,為老婦人治病消耗一空。現在,別說給貴兒提親,就算能揭開鍋蓋,也是一件樂事了。
不論是土法,還是便方,該試的都試了,老婦人的病還是無一絲好轉。老頭兒暗地裡以淚洗面,貴兒成日憂心忡忡。
就在老頭兒失去信心時,一游醫來至山腳,看了老婦人的病後,胸有成竹地說:“治好此病不難,但有一味藥難求。”游醫把話說到半中間就打住了,用神秘的眼光打量了老頭兒後,說:“現在,就看你有治病的決心沒有?”老頭搶過游醫的話說:“只要能治好老伴的病,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在所不惜!”“有這個決心,就不怕病治不好了!”游醫笑著說。
父子山風景
游醫說的這味藥,叫幽深草,長在深洞裡,終年不見陽光。據游醫判斷,只有對面山頂的一個深山洞裡才有此草。只要采來幽深草,婦人的病就有救了。游醫還說,他來這裡多日了,就是想從洞內采出幽深草。怎奈山洞奇深莫測,無從下去,才暫時作罷。
在這裡落戶已有好幾代人,老頭兒可從未聽說有人進入山洞過。大暑天在山頂上打柴,歇息在山洞邊,只覺有一股涼氣從洞內襲來,不稍一刻,人身上的汗立馬就沒了。有人曾往洞內扔石頭,只聽到一串串響聲連綿不斷地從洞內傳出,就是沒個底兒。但只要有一線希望,老頭兒也要作百分之百的努力。
謝了游醫,吃罷午飯,老頭兒就動身了,貴兒死活跟著去了,說是有個照應。
一路辛苦,自不必說。臨到洞口,貴兒要下去,這次,老頭兒說什麼也不讓,吩咐貴兒說:“爹這一去可能性命難保,如果起不來了,你就速轉身回去,好生待養娘。”貴兒含淚點頭。老頭兒腰系柴刀,布護雙膝,手戴套子,身輕如燕般地下了洞口。開始,老頭兒手攀洞壁,腳蹬孔眼,很順利地往下去。可後來,貴兒在上面再也聽不到洞內發出聲響了。無論貴兒嘶聲裂肺地呼喊,就是聽不到老頭兒的回應之聲。
父子山風景
救爹心切,貴兒忘了爹剛下洞時的忠告,竟擅自下了洞口,想救出老爹,不料,這一下就再也沒有上來。
天已漸黑,老婦人不見父子倆歸來,喊來鄰里。鄰里來至洞口,果真看出沿洞口的四壁有人留過的痕跡。怎奈洞口幽深,鄰里在聲聲哀嘆中,只好無果而返。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一日之間,痛失兩位親人,婦人受不了如此打擊,待鄰里散去,滾下床來,使出平生的力氣,手腳並用向對面山頂爬去。
人們很難想像,一個癱瘓的病人是憑藉什麼力量爬上山頂的。可能是過分的悲痛,對著深不可測的洞口,老婦人只喊了一句“我的夫啊,我的兒!”就氣絕身亡了。幾日後,鄰里尋來的時候,老婦人已化作山形,立於山頂之中,蓬頭垢面,向南張望,(南與男諧音)意在盼男(指兒子和丈夫)早歸。
父子山風景
為救父,兒子不顧個人的安危,捨身亡命,兒子的孝行感動了當地人。當地人為了讓尊老孝親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就把這座最高的山取名父子山。

名山禪寺

每逢月頭月尾和節假日這裡都會雲集四方信客來這裡還願、祈禱,這裡風景秀麗,這裡環境優美。
名山禪寺
名山禪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