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縣

定安縣

定安縣位於海南島的中部偏東北,東經110°7′—110°31′,北緯19°13′—19°44′,東臨文昌市,西接澄邁縣,東南與瓊海市毗鄰,西南與屯昌縣接壤,北隔南渡江與海口市瓊山區相望,東西寬45.50公里,南北長68公里,疆界長251.50公里,全縣人口:31萬,面積:1189平方公里。定安縣具有臨空型、臨海型地理位置,具有發展熱帶高效農業、高科技產業、倉儲業、商住業和貿易項目的優勢,是瓊劇的發源地,名伶輩出,素有“無定安不成劇團”的民間流傳,被譽為 海南“瓊劇之鄉”,2011年11月文化部授予定安“中國民間文化(瓊劇)藝術之鄉”稱號。定安縣有古色古鄉“百里百村”、南麗湖名勝風景區、文筆峰道家文化旅遊區、海南熱帶飛禽世界、定陽古城(定城)、見龍塔、太史坊、八角殿、張岳崧故居、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等,許多古建築和革命紀念物被列為省、縣級保護文物,旅遊資源豐富。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定安縣定安縣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屬瓊山縣。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6月建縣,縣治設在南資都南堅峒(今龍門鎮西北),一說在今國營中瑞農場雙灶嶺,析瓊山縣南境置定安縣,以示安定本地區,定安縣以此得名。

天曆二年(1329年),升定安縣為南建州,直屬海北元帥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南建州為定安縣,隸屬瓊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屬瓊崖綏靖委員會公署,縣政府駐定城。

民國24年(1935年)6月,海南島中部地區增設3個民族縣,縣境五指山以南及以西地區被劃出歸保亭、樂東、白沙3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1950年初,劃楓木、烏坡、南閭地區給新民縣(今屬屯昌縣),劃萬泉河以南給樂會縣(今屬瓊海市),劃嶺門、思河地區給瓊中縣。

1955年5月,劃五區(石壁、文曲)13個小鄉給瓊東縣(今瓊海市)。

定安縣定安縣

1957年上半年,原龍門區羅陵鄉9個自然村被劃給瓊東縣(今瓊海市)。

1958年12月,定安、屯昌合併為定昌縣,縣政府駐在原屯昌縣城。

1961年5月撤銷定昌縣,恢復原定安縣,縣政府駐在定城至今。

海南建省前縣屬海南行政區,建省後直屬海南省。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定安縣轄定城、新竹、龍湖、黃竹、雷鳴、龍門、嶺口、翰林、龍河、富文10個鎮,下設15個居民委員,108個村民委員會,領導274個居民小組,1600個村民小組。共有935個自然村,3個國營農場和1個國營林場,行政區域面積1196.6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一覽
城鎮 轄區
定城鎮 13個社區、20個行政村:東北門社區、西門街社區、中南街社區、江南社區、沿江社區、大眾社區、南珠社區、後山社區、山椒社區、莫村社區、見龍社區、美釵坡社區、仙溝社區、春內村、 田洋村 、深田村、 下寨村 、高龍村、迎科村、仙屯村、美 南村 、龍嶺村、水沖坡村、桐卷村、平和村、 潔秀村 、巡崖村、潭 黎村 、龍州村、 西岸村 、美太村、茅坡仔村、羅 溫村 。
新竹鎮 8個行政村: 祿地村 、新竹村、大株村、祖坡村、卜效村、白墩村、卜優村、秀 龍坑村 。
龍湖鎮 11個行政村: 陳村村 、正桐村、桐樹村、坡村村、居 丁村 、安仁村、 石井村 、佳龍村、東埇村、 永豐村 、里變村。
黃竹鎮 8個行政村: 河頭村 、南保村、大統村、蓮堆村、周公村、 大坡村 、白塘村、黃竹村。
雷鳴鎮 11個行政村: 昌源村 、同仁村、 北斗村 、後埇村、雷鳴村、 石錦村 、龍梅村、南九村、 南安村 、山地村、石盤坡村。
龍門鎮 12個行政村:英湖村、 龍門村 、先鋒村、紅豐村、里沙 塘村 、石坡村、龍拔塘村、久溫塘村、大效村、雙塘村、 大山村 、紅花嶺村。
龍河鎮 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龍塘 社區、嶺寨村、南勛村、 西坡村 、茶根村、舊村村、平塘村、 石塘村 、鴨塘村、安良村、龍介村、綠林村、天群村、水竹村。
嶺口鎮 9個行政村:嶺腰村、封浩村、 群山村 、嶺口村、佳巷村、田堆村、魯 古井村 、大塘村、儒沐塘村。
翰林鎮 6個行政村:翰林村、沐塘村、良星村、 火星村 、章塘村、深水村。
富文鎮 10個行政村:石門村、 新聯村 、九所村、潭陸村、 大里村 、南埠村、 田頭村 、大坡村、高塘村、 白鶴村 。

地理環境

地形地質

定安縣地層主要有寒武系陀烈群、白堊繫上統報萬群、第四系下更新統湛江組和三迭系新昌群地層。寒武系陀烈群:主要分布在南部翰林鎮禮文盆地周圍的高山地帶,為一套變質岩,岩性較雜。東北部黃竹鎮白石嶺小面積出露。中部地區有零星分布下伏寒武——震旦紀變質岩,呈不整合接觸關係。

白堊繫上統報萬群:主要分布在定安縣中部地區,大致以定城鎮凸鼻嶺至雷鳴鎮下田村為界,西側岩性主要為淺紫色砂礫岩,傾向一般為325°—350°,傾角16°—26°;而往東側變為淺紫色中粗粒長石英砂為主,傾向一般為34°—65°,傾角14°—25°。斜層里發育,厚度不明,不整合接觸。

第四系下更新統湛江組:主要分布在北部北緯19°36′36″(即定城、仙溝、龍州等鄉鎮)以北為界和東側少部分地區。第四紀沖積與洪沖積層,地層傾向270°—344°,傾角9°—10°,沉積不整合。岩性為青灰色或雜色粉砂質粘土岩、淺黃色砂礫岩及礫岩。

三迭系新昌群:主要出露在翰林鎮禮文村北西側至翰林鎮農場一帶,形成低洼盆地,多為第四系沖積層(水稻田)復蓋。該地層上部由泥質頁岩、石英砂岩、薄層炭質頁岩組成,含植物化石,厚度大於310米。下部由復礦礫岩、砂礫岩夾石英砂組成,厚度大於102米。新昌群呈角度不整合復蓋在寒武系陀烈群之上,在禮文村向

斜西南端軸部揚起端,由於風化剝蝕作用結果,還可見下部的復礦礫岩呈弧島狀殘留頂蓋分布於陀烈群之上。定安縣地質主要由砂頁岩、玄武岩、火山灰岩、花崗岩等岩石構成。砂頁岩是由各種碎硝物質和膠結物組成,形成於新生晚代第三紀的上新世,距今220萬年,是全縣的主要成土母質,主要分布在雷鳴、富文、坡寨、新竹、居丁的全部和龍州、定城、仙溝、永豐的大部分。

定安縣地處海南島北部大地構造位置,屬華夏斷塊區華南斷坳中雷瓊凹陷部分,並位於太平洋地槽褶皺區,東南沿海褶皺系,海西冒地槽皺帶。境內斷裂構造比較發育,按斷裂的空間展布和方位,主要歸納為北東向、北西向、南北向、東西向四組。

氣候特徵

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24℃,年均日照1880小時,年均降水1953毫米。

人口

1990年7月1日,全國進行第四次人口普查,定安縣共有64727戶278950人,其中男146848人,女132102人。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34137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4599萬人,城鎮化率16%。另有流動人口4968人。總人口中,男性180641人,占52.9%;女性160738人,占47.1%;14歲以下61478人,占18%;15~64歲

242571人;占71%;65歲以上37330人,占1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34327人,占97.9%;有黎族、苗族、壯族、回族等12個少數民族,人口7052人,占總人口的2.1%。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黎族、苗族、壯族,其中黎族2782人,占少數民族總人口39.4%。2011年人口出生率18‰,人口死亡率9‰,人口自然增長率9‰。

至2014年,定安縣全縣107798戶341379人,農業人口242801人,占總人口的71.12%。住有漢、苗、黎、回、白、布依、滿、侗、瑤、土家、亻么 老等族居民,漢、苗族為世居民族,分別占總人口97.93%、0.81%。其他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3個國營農場。

2011年底,全縣歸僑僑眷及港澳屬10602人;海外華僑華人及港澳同胞13649人,其中海外華僑華人12091人,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17個國家和地區。

經濟

總況

2011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44.9億元,增長9.4%。全縣規模以上增加值21911萬元,增長3.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億元,增長35.2%。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1.7億元,同比增長15.4%。

2012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5.2億元,同比增長10.7%,增幅排名全省第4位;第一產業增加值22.87億元,增長7.1%;第二產業增加值9.48億元,增長15.1%;第三產業增加值22.85億元,增長12.6%。全社會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18億元,增長48.3%,增幅排名全省第6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億元,增長18%,增幅排名全省第3位。

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1.48億元,增長10%;地方公共財政收入5.05億元,增長16.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2.69億元,增長14.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02億元,增長16.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8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023元,分別增長11.2%和14.8%;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77.93億元,貸款25.29億元,分別增長7.8%和21.7%。

工業

至清末止,定安的工業生產,品種不多,幾乎都是古老的手工操作。辛亥革命後,開始使用機械電力這類先進的生產手段,品種也有所增加。

解放後,定安縣的工業開始有較大的發展。以國營為主體興建工業,1957年私有的手工業生產改造實現集體化,實行按勞分配,按件計酬,獨立核算,自負盈專。1961年消滅了私有制,集體和國營工企業全部納入統一計畫經濟體系。

1979年後,改革開放,國家實行多種經濟成分的市場經濟。定安迎來了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尼龍拉鏈廠,後來又相繼湧現出電子手錶廠、珠寶廠,以及一大批內聯企業。特別是1992年中美合資的高科技工業安美鐳射製造廠建成投產。企業的經營方式,從生產型逐步走向不斷完善經營型。

2012年,全縣工業完成總產值141248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2683萬元,同比增長15.9%;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58565萬元,同比增長3.1%。實現工業增加值42355萬元,同比增長11.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7895萬元,增長12.8%,規模以下工業實現增加值14460萬元,同比增長8.8%。

農業

解放前,定安縣農業因水利設施差,農業生產技術落後,糧食產量較低,農民種田糧食不能自給;解放後,興修水利,推廣科學種田,擴大種植面積,糧食大幅度增產增收。1952—1953年全縣開展土地改革後,農民獲得了新的土地所有權。

1953—1957年,全縣農民相繼組織互助組,成立初級、高級農業合作社,使個體經濟變為集體經濟,土地、農具等生產資料演變為集體所有,農民生活大為改善。

1961年以後,實行了國民經濟大調整,糾正“共產風”,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農業生產體制,分給農民少量的自留地,開放農貿市場,農業生產得以迅速恢復,農民生活逐漸好轉,1965—1966年是定安縣農業經濟較好時期。

1982—1983年,全縣農村落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及雜優水稻良種的推廣普及,糧食產量顯著增長,糧食實現自給並有餘糧,農村經濟穩定發展;進入90年代,以農業效益為中心,逐步向高效農業、生態農業和以市場為主導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發展。

2012年,全縣完成農業總產值373206萬元(現價),同比增長4.4 %。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28673萬元,同比增長7.1% 。其中,農業增加值118750萬元,同比增長8.3%;林業增加值16600萬元,同比下降3.9%;牧業增加值74243萬元,同比增長8.6%;漁業增加值4830萬元,同比增長9.9%;農林牧漁業及其服務業增加值 14250萬元,同比增長9.2% 。

資源

水力

水資源豐富,集雨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條,呈網狀分布,各類水庫87宗,山塘36宗,擁有瓊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南麗湖。水蘊藏量大,適宜發展淡水養殖。

礦產

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具有開採價值的主要礦產10多種:有金、銀、銅、鈷、鉛、鋁、鈾、鐵、石墨、石英石、高嶺土等。

植物

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其次是蕃薯、大豆(黑豆、黃豆、綠豆、紅豆)、粟、玉米等。油料作物以花生為主,次之芝麻。水果主要品種為荔枝、龍眼、香焦、鳳梨、西瓜、鳳梨蜜等,其次有芒果、橙、木瓜、油皮、山竹、石榴、楊桃等各類品種。熱帶經濟作物有橡膠、檳榔、胡椒。糖料作物主要是糖蔗和果蔗。瓜菜種類繁多,有聖女果、青龍絲瓜、大丁苦瓜、南瓜、冬瓜、豆角、尖椒、園椒等,種植生產以較有規模化,已趨基地化。

動物

已知的野生動物主要有坡鹿、刺蝟、果子狸、穿山甲、金錢龜、蟒蛇、鷓鴣等40多種,主要水生動物則擁有水獺、鱉、水龜等,經濟養殖動物主要有肉牛、三元雜交肉豬、山羊、家免、肉雞、四季鵝、櫻桃鴨等。淡水產養殖品種有四大家、羅非魚、攀鱸、尖嘴魚、角蝦、對蝦、淡水龍蝦等。

作物

定安縣素有“檳榔之鄉”美稱,至2014年,全縣現有檳榔4.7萬畝,嶺口鎮、龍門鎮和龍塘鎮等南部鄉鎮是海南省較大的檳榔初加工基地和乾果集散地,年加工檳榔10000噸,檳榔產業已逐漸發展成為定安縣的支柱產業,其他經濟作物植有橡膠9.1萬畝,胡椒1.6萬畝,荔枝2.33萬畝。冬季瓜菜9.4萬畝。

交通

海南東環高速公路從定城鎮東部穿過,境內路段32公里,仙溝、居丁、黃竹設有分道口。海榆東線、中線公路貫通全境,縣級公路286條,“五縱五橫”公路網路,四通八達,輻射全省各地,交通方便快捷。仙溝分道口離塔嶺新行政辦公樓0.6公里,縣城北距省會海口市中心34公里、美蘭機場40公里、海口火車站57公里,被譽為海口的後花園。

社會

科教

安定縣安定縣

解放前縣無科技機構,1946年11月,廣東省珠江水文站在定安縣城北門南渡江畔籌建定安水文分站,編制4人,其中技術員2人。1953年,在東門肚(今定城鎮白蒙村一帶)建立縣農業示範場,有農田120畝,由1名技術幹部和1名場長負責,18名工人,主要任務是引進新良種進行試驗推廣,研究新的栽培技術和新的耕作制度,指導農村的農業生產,搞技術革新。1961年5月,定安縣復設後,成立農業科學研究所。

清代,定安縣設教諭、訓導兩名官員,教諭署管教育行政,訓導管學校教學。辛亥革命後設勸學所管教育,民國縣政府成立後設定教育科,配備科長1人,科員2人,督學多人,督學定期巡察檢查全縣教育情況。

1950年5月,中國小校統歸縣人民政府接管,縣人民政府設文教科,全面管教育、文化、衛生工作。1973年6月恢復縣教育局,內設行政、人事、教育、工農教育股和教研室,人員編制仍為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兩種。1990年,縣教育局內設辦公室、人事股、中國小股、財務股、成人教育辦、體衛股、教研室、電教站、工會、紀檢組、高招辦、勤工辦、審計股。1995年7月改為教育與科學技術局。1996年,教育與科學技術局下設辦公室、中國小教育股、人事股、計畫財務部、成人教育辦、體育衛生股、教研室、電教站、教育工會、關工委、紀檢監察組、招生辦、勤工辦等。

2012年,全年中等專業技術學校在校學生260人,普通高中學校在校學生3166人;普通國中學校在校學生9216人;普通國小在校學生22904人。

文衛

定安縣早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已有人類活動,形成原始的文化。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縣的文化事業興盛繁榮。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瓊劇團先後被評選為省(部)級文化系統先進單位。一批文化工作者被評選為國家、省級先進工作者。有多名作者創作的作品榮獲業餘文藝創作評選的省級一、二、三等獎。

明清時期,定安縣的醫療業務均由民間私人營辦,縣衙僅設醫學訓科一員負責管理。民國26年(1937年),成立定安縣衛生院,1948年,成立南閭分院,其餘均為私人診所和中藥店。期間已開設西醫診所。1950年,人民政府接收了定安縣衛生院及僅有的10位西醫人員,同時改名為定安縣人民衛生院。

1983年,定城衛生院被改為定安縣中醫院。至1996年,全縣有縣級醫院2家,縣衛生直屬單位6所(站),鄉鎮衛生院14家,村衛生室98家,社會醫療機構(個體診所)82家,國營農場醫院3家。從事醫療衛生工作的人員1096人,其中高級職稱19人,中級職稱67人,其他醫務人員1010人。開放病床400多張,購置有X光機15部,日產B超機3部,生化分析儀1台,血液分析儀1台,尿液分析儀1部,還有A超機、心電圖機等一批醫療器械。

至2013年,全縣共有衛生機構(不含村衛生室)108個,同比增長0.9%;病床位566張,增長18.9%;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130人,增長6.6%。其中:執業醫師290人,執業助理醫師124人,註冊護士448人,藥劑人員64人,檢驗人員33人。報告甲、乙類傳染病發病人數816例,同比下降14.6%,其中報告死亡2人。

旅遊

定安旅遊可以概括為“定安八景”,即:①定安古城;②文筆峰;③南麗湖;④久溫塘火山冷泉;⑤海南熱帶飛禽世界及見龍塔;⑥母瑞山革命紀念園;⑦母瑞山革命老區“百里百村”文明生態村;⑧名人故里。

人物

王官

王官,元代南雷峒人,海南省定安縣嶺口鎮九錫山村人,元文宗為報答王官禮遇之恩,將定安縣升為南建州,封王官為世襲知州,任職十多年。王官辭世後葬在今嶺口鎮下山村東南,墓尚在。

胡濂

胡濂(1463—1542),字宗周,號一齋,廣東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縣定城鎮中街人,幼而好學,10歲能文,明朝成化丙午(1488年)科考中舉人,弘治癸丑(1493年)科考中進士。系著名理學家王陽明的門生,初任戶部廣西司主事。任滿升山東司員外,轉調雲南司郎中。正德辛未(1511年)年,流賊劉六做亂,胡濂在平亂中督運糧餉有功,朝廷賜金牌文幣,並加四品官銜,提升貴州參政。

王弘誨

王弘誨,(1541—1617),字紹傳,號忠銘,廣東定安人,現海南省定安縣雷鳴鎮龍梅村人,卒後被朝廷贈太子少保,賜祭葬。王弘誨是明代名臣、教育家。歷任庶吉士、翰林院檢討、編修、會試同考官、國子臨祭酒、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禮部尚書等。

莫魁文

莫魁文,字起梧,號印山,廣東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縣定城鎮排坡村人。少孤貧而勤學,清康熙丁酉(1717年)科考中舉人。辛丑(1721年)科考中進士,是清代瓊崖考中進士的第一人,最初在吏部觀政(見習)三年,後改授直隸慶和知縣。

梁漢鼎

梁漢鼎,定安縣人,清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陳德華榜進士,曾任山西沁原知縣。

莫陶

莫陶,字柳眉,號綠岩,廣東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縣定城鎮排坡村人。少年時就喜歡讀書,精於小楷書法。年輕時就考中了雍正癸卯(1723)年科舉人,丁未(1727年)科考中進士。授任四川銅梁知縣,任上頗有政績。

莫紹德

莫紹德,字衣堂,號雲庵,廣東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縣定城鎮南山村人。清乾隆己酉(1789年)科舉人,嘉慶丙辰(1796年)科進士,辛酉(1801年)殿試後,考選授任內閣中書,派充實錄館校對官。任滿議敘候選員外郎,因奔喪守制而不赴任。著有《石經堂集》,定安縣博物館收藏有他手書《波羅密多心經》經幢碑拓片一張,海口市府城的瓊台師範學校也有出土他手書之碑石一塊。

張岳崧

張岳崧(1773—1842),字子駿,又字翰山、瀚山,號覺庵,廣東定安人,現海南省定安縣龍湖鎮高林村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出生,上祖籍福建莆田縣,宋嘉定年間遷瓊,其祖為瓊山尹,故落籍瓊山。後遷定安。張岳崧自小聰明好學,十二歲應童子試,十六歲補弟子員,嘉慶辛西年(1801年)優引舉質。嘉慶甲子(1804年)科中廣東省舉人,嘉慶己巳(1809年)恩科進士,以一甲第三名及第,成為海南歷史上唯一的探花郎,歷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協修官、會試正考官、文穎館篡修官、武英館篡修、都習庶吉士、四川鄉試正考官、陝甘學政、文淵閣校理、大理寺少卿、詹事府詹事、湖北布政使、護理巡撫等職。

張鍾彥

張鍾彥,張岳崧次子,張鍾秀胞兄,字仲升,廣東定安人,今定安縣龍湖鎮高林村人。其妻符素文乃文昌縣符其珍(曾任知縣)之女,負才名,張鍾彥受其誨教頗多。由監生考中道光己亥(1839年)科舉人,繼而父喪歸家守孝三年,道光乙巳年(1845年)應禮部會試,考中進士,簽分河南即用知縣。由於他性好詩賦,授例改任吏部文選司郎中,兼稽勛司郎中,後調任戶部江南司郎中。後擢升浙江道兼監察御史,未幾奉特旨補任直隸知府,次年調任補任宣化知府。張鍾彥於任上索與所轄鹽司意見不合,被調任山西,忿郁得病,死於河北唐縣,時年54歲。縣博物館收藏有他的手跡遺物,與其父張岳崧是海南七對“父子進士”之一。

王映斗

王映斗(1797—1878),字運中,號漢橋、瀚嶠。定安縣定城鎮春內村人。官至大理寺卿(二品),是清代有名的教育家。藏有許多書籍作品,但遺世至今卻寥寥無幾。

王器成

王器成,道光十八年(1838年)生,王映斗次子,字公輔,號晚愚,定安縣定城鎮春內村人。少年隨父在北平(北京)生活,聰明好學,穎慧卓然,寫詩作文,落筆成章。清鹹豐壬子(1852年)舉優貢。戊午年(1858年)中舉人,當時就職刑部福建司主事。光緒六年庚辰(1880年)科進士。年近古稀卒於北平。與其父王映斗是為海南七對“父子進士”之一。今定安縣博物館有他的墨跡。

孫衍吾

孫衍吾,男,中共黨員,定安縣定城鎮多校村人。孫衍吾2003年被評為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先進個人;2006年被中央宣傳部、國家法務部授予2001年—2005年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個人稱號。

海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定安縣著名旅遊景點

簡介定安縣位於海南島東北部內陸,毗鄰省會海口市,史悠久,人傑地靈,具有燦爛的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是明代禮部尚書王弘誨、清代海南唯一探花郎岳崧的故鄉,也是海南著名的瓊劇之鄉。
景點解元坊和太史坊 南麗湖風景區 張氏宗祠 見龍塔 居丁珍稀動物園 母瑞山革命根據地 仙溝塔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