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勤

王大勤的愛人劉寬大她9歲多,身體一直不好,腰、胃都有老毛病,家中里里外外的事情都要靠她。 愛人劉寬的弟妹家中經濟條件都不很好,多年來,劉寬從來對此沒有要求過王大勤什麼,但她總是想到做到,默默的做好了一切。 劉寬的弟弟已59歲了,從20歲起,這么多年來,她都毫無怨言,不定期的寄錢過去。

1951年,王大勤正式參加工作,她先後在重慶、北京工作,後來調到寧夏,一直乾到退休。從小家境的貧寒,使她知道母親養育的艱辛和恩情。雖然因工作和地域原因,她一直不能在母親身邊服侍,但自從有了工資收入,她就擔負起了母親的全部生活費用,一直到1995年母親去世,52年如一日。每月,她都準時把錢寄去,每年只要能回去,她都想辦法探望,平時不忘噓寒問暖,關照弟妹替自己服侍好母親。母親患有高血壓,她隨時了解病情,把藥寄過去,並開導老人,穩定老人情緒,雖然她不在身邊,但她對老人身體情況,甚至比老人身邊的親人都熟悉清楚。在她無微不至的照顧下,老人生活安定,心情開朗,直至95歲高齡去世。
王大勤是位好妻子。兩口子1952年結婚,多年來一直相濡以沫,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幫助。王大勤的愛人劉寬大她9歲多,身體一直不好,腰、胃都有老毛病,家中里里外外的事情都要靠她。年齡大的同事們都知道,那時在上下班的車上,她總是一上車,就抓緊時間為家裡人織毛衣。為了能照顧好老伴,她訂了保健方面的報紙,遇到有用的,就剪貼下來,積累了不少保健方面知識。前幾年,由於劉寬眼壁出血導致視力下降,於是每天給老伴念報就成了她的必修課。相互理解,是他們這么多年夫妻恩愛的心得。愛人劉寬的弟妹家中經濟條件都不很好,多年來,劉寬從來對此沒有要求過王大勤什麼,但她總是想到做到,默默的做好了一切。愛人的妹妹遠嫁到青海,其丈夫去世早,家庭經濟十分困難,她經常寄錢過去,過年過節決不會忘記,30多年從未間斷。愛人的弟弟家在山西農村,其小孩上學,乃至上大學實習費用,都由她寄錢資助。其弟家維修房子缺錢,她都盡其所能地給予了幫助。劉寬的弟弟已59歲了,從20歲起,這么多年來,她都毫無怨言,不定期的寄錢過去。王大勤是位好母親。她愛人說,在教育子女方面,她從來都是身教大於言傳,需要子女懂得的道理,她都早已經做到了。孩子們都向她學習,也都很懂事,省心。王大勤是個好鄰里。從1984年居住到現在的小區里,三十多年來,她始終做到助人為樂,與鄰里和睦相處。小區院子的花草,她總是不忘澆灌。退休後,她主動堅持清掃小區門前的小巷,數年不間斷,並幫著維護小區院子的環境衛生。誰家有了糾紛、煩心事,總是喜歡找她解決訴說。在她所住的小巷裡,人們稱她為活雷鋒。
王大勤家裡並不富裕,老兩口靠退休工資生活。但是,在關心下一代、捐資助學上,即使自己再難,老兩口總是省吃儉用,盡其所能。在“希望工程”活動中,王大勤從1998年到2005年先後資助了8名學生,其中有一名叫馬麗花的女孩一直資助到國中畢業。馬麗花在一封信中說,不管以後乾什麼,她一定好好做人,有能力的時候也去幫助別人,以此回報王奶奶、劉爺爺的資助和關愛。中國南方遭受百年不遇的冰凍災害,她與老伴劉寬又通過寧夏紅十字會向災區捐款800元,向災區人民民眾獻上了一份愛心。汶川地震災害期間,她又毫不猶豫地捐款800元。王大勤雖然已年近八十,但仍然熱心參與社會福利事業。在“恆愛行動”----尋找百萬愛心父母的活動中,她不顧自己年老體弱,為孤殘兒童親手編織了4件愛心毛衣,並於2007年元旦把溫暖送到銀川兒童福利院,為孤殘兒童福利事業獻出了一份愛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