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中山大學博士]

王冰[中山大學博士]

王冰,女,新聞學博士(中美聯合培養),社會學博士後,新聞傳播系講師。中山大學傳媒學院講師。2011年9月傳媒人石扉客,曝其論文抄新聞,當事者辯稱系初稿,學院學術委員會已啟動相關程式,儘快調查,維護學術道德。

基本信息

簡介

王冰王冰

王冰,女,1999年至2005年,在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院先後獲得新聞學文學學士學位和中西新聞比較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學位。現為專業博士(中美聯合培養),社會學博士後,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講師。曾在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香港《文匯報》、香港無線電視任過職。研究興趣為比較新聞學、跨文化傳播、媒介環境研究、影視媒介研究、媒介社會學

簡歷

教育經歷

1999年至2003年,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
2003年至2005年,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中西新聞比較方向,碩士研究生
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美國紐約大學(NewYorkUniversity),威廉·帕特森大學(WilliamPatersonUniversity)國家公派留學
2005年至2008年,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比較新聞學與跨文化傳播方向獲文學博士學位(中美聯合培養)

工作經歷

2008年10月至今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講師
2008年10月至今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後
2006年2月至5月,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訪問學者(博士項目)
2006年2月至5月,香港無線電視(香港廣播電視有限公司)新聞及資訊部記者
2004年4月至2008年10月,香港《文匯報》兼職記者
2002年2月至8月,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時空連線節目組實習記者、策劃

學術兼職

2009年,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廣州日報》聯合主辦“廣州地區新媒體產業發展研究”專家組成員
北美媒介環境學會(MEDIAECOLOGYASSOCIATION)會員

學術成果

學術論文

1、論文《媒介即控制及其理論想像》,發表於《新聞與傳播研究》(全國人文類新聞傳播一類期刊)2009年第6期
2、論文《新聞評論的輿情呈現:強市場“弱參與”環境中的公共意見表達》,載《公共立場:新聞評論與今日觀察研究》,時代文藝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
3、論文《災難視覺生產的倫理困境:一種媒介環境(mediaecology)的視角》入選“跨文化對話:媒介倫理與新聞專業主義”國際學術會議暨媒介教育聯合會(MEC)會議,2009年12月9日-10日,武漢
4、論文《強市場中的“弱參與”:虛擬社會網路的聯結矛盾》,宣讀於2009年11月20-22日“2009年中國新媒體傳播年會”,北京
5、論文《虛擬社會網路的傳播模式》,入選2009年廣東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
6、論文《多元網路媒介環境中對外傳播的偏向與路經:一個基於珠三角地區的考察》入選2009年11月26日至27日“全國第一屆對外傳播理論研討會”會議論文,北京
7、論文RepresentingthePublicandReconstructionofMediaEcologyinTransformationalSocietyofContemporaryChina:ACaseStudyofSocietyintheNews入選英國倫敦conference‘CreativityandInnovationinChinesemedia’attheUniversityofWestminster,會議宣讀論文,2009年6月,即將被2009年WestminsterPapersinCommunicationandCulture(WPCC)(hardcopyandonline)收錄
8、論文《在創新中建構和諧的博士後學術環境》,宣讀於2009年5月2009中國博士後創新論壇,入選《2009年中國博士後創新論壇論文集》,清華大學出版,2009年5月第一版。
9、論文《媒介即控制及其理論想像》,宣讀於2008年12月6日至7日香港中文大學“華人傳播想像”國際會議
10、論文《西方媒介生態理論的發展及其理論價值與問題》,2006年第3期,《新聞與傳播研究》(全國人文類權威期刊),被2007年1月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亦被《新華文摘》轉載
11、論文《在創新中建構和諧的媒介環境》,2007年第1期,《新聞前哨》(全國人文社科類核心期刊)
12、論文《大陸媒體關於連宋大陸行的話語置換》,宣讀於2005年11月“兩岸邁入二十一世紀學術研討會”
13、論文《<東方時空>的人文關懷》,宣讀於2005年4月英國桑德蘭大學小型國際會議
14、論文《中華媒介生態史的三個維度》,2005年4月《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5、論文《“自媒體”的歧路花園》,2005年第1期《學術論壇》(全國人文社科類核心期刊)
16、論文《全球化消費主義中的幾個當代傳媒問題》,2005年第6期《南方電視學刊》
17、論文《“百姓”敘事的迷途》,2004年第6期《南方電視學刊》
18、論文《西方媒介生態學研究的現狀與意義》,宣讀於2004年9月亞洲傳媒論壇,“新聞學與傳播學:全球化的研究、教育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
19、負責《客群研究讀本》(華夏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第六章和第十章的翻譯

學術專著

論著《北美媒介環境學的理論想像》,本人為唯一作者,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該論著獲得2009年教育部高校社科文庫出版資助。

學術訪問

1、2006年2月至5月,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訪問學者(博士項目)
2、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美國紐約大學(NewYorkUniversity),威廉•帕特森大學(WilliamPatersonUniversity)國家公派留學
3、2007年11月14至18日,入選全美國家傳播學會(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簡稱NCA)第93屆年會大會志願者
4、2007年11月間,以英語為紐約大學(NewYorkUniversity)媒介研究方向研究生講授中西書寫傳統比較專題(AComparativeStudyofWritingsystemsbetweenWestandChina)
5、2005年夏季和2006年夏季,兩次應邀為《長江航運報》記者、編輯和通訊員進行采編培訓和評稿工作,並作“深度報導如何深入”的報告。
6、2009年6月25日,參加廣州日報社“2009全媒體研修班”,並為記者編輯做了題為“媒介融合環境下的中西全媒體比較”的報告。
7、2009年7月-8月間選拔參加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承辦新聞傳播學及研究方法前沿暑期學校。授予結業證書。

研究項目

1)2009年12月-2011年12月,項目負責人,主持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2009年度項目“媒介融合趨勢下廣東新聞網站的國際傳播路徑研究”(項目編號:17000-4221002)
2)2009年10月-2011年10月,課題負責人,主持國家級縱向課題“媒介環境與中國社會變遷”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09-17000-4109008)
3)2009年3月—2009年8月 課題負責人,主持廣東省委宣傳部重大科研項目“國際視野下提升廣東對外傳播能力戰略研究”網路傳播課題(已結項)
4)2008年11月—2009年10月,項目負責人,主持中山大學青年教師起步項目“媒介環境建構的內在邏輯和路徑研究”(項目編號:1700-3171913)(已結項)
5)2009年6月—2011年6月,子課題負責人,200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媒體融合對新聞傳播的影響研究:新技術環境下如何提升中國新聞網站的國際影響力研究”(主要研究人員第三)
6)2009年10月至今,項目主要成員,參與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局委託廣州市數字出版產業狀況統計調研
7)2009年7月至今,“曲面造型新方法的研究與套用”,2009年度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啟動項目主要研究人員(第三)
8)參與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西方傳媒的社會控制研究”(04JJD860002),主要成果為:刊載於《新聞與傳播研究》2006年第3期的論文《西方媒介生態理論的發展及其理論價值與問題》,以及博士畢業論文《論北美媒介環境理論的建構及其問題》

獲獎情況

1)2009年8月獲中國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新聞學與傳播學類二等獎。授獎部門:國家教育部
2)2008年12月獲湖北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授獎部門:湖北省人民政府
3)2009年10月獲“中國經濟輿情與《今日觀察》現象”研討會論文優勝獎。授獎部門:中央電視台、中國社會科學院
4)2008年獲武漢大學第十一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授獎部門:武漢大學
5)擔任策劃、編導的多個電視節目多次獲獎

人物軼事

網爆論文抄新聞

網友報料:其在某周刊發表的14620字新聞報導除72字全被抄。網友報料:其在某周刊發表的14620字新聞報導除72字全被抄。

2011年9月26日凌晨1∶52,某周刊記者石扉客在其天涯部落格上爆料,稱其2008年4月29日撰寫發表在某周刊的深度報導——《一個非典型央視節目的消亡》,全文14620字除72字未被抄其餘全被完整抄進了一篇博士後論文中,占該論文的五分之一篇幅。石扉客認定“抄襲”的關鍵在於,王凍的報告大篇幅引用了他的新聞報導內容,而對該部分內容的來源,則稱對相關人員進行過深度採訪。而實際上,所用文本均為石扉客的報導原文。

26日上午11∶17,石扉客進一步在新浪微博報料,稱當事人王冰已主動與其聯繫,承認用了他的新聞報導,但辯稱該報告只是初稿。對此回應,石扉客並不滿意。

王凍的2010年度博士後出站報告題為《中國媒介環境變遷與傳媒行為——〈社會記錄〉的生存調查與控制》,是其博士後學位報告。論文分五部分,第二章“《社會記錄》的五年史及生存調查”中,石扉客2008年4月29日發表在《南都周刊》的報導《一個非典型央視節目的消亡》的確被大量引入。

26日下午6時許,王冰所在的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官方微博發出通告:“今天上午,我院獲悉王冰老師博士後出站報告涉嫌抄襲一事,院學術委員會已啟動相關程式,儘快調查,並公布結果。維護學術道德是我們的責任,感謝@石扉客網友提供的信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